解析互联网金融的侵蚀态势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比较迅猛,出现了多种新型投资模式,对传统金融业的运行格局及经营模式产生强大冲击。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期间缺乏统一化标准体系,导致其呈现出混乱发展态势,因此需要寻找转型与创新发展路径,并且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应对措施。此次研究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基本运行模式和侵蚀态势,并且从当前运行模式中探索出新型发展途径,希望以此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侵蚀态势 商业银行 融资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数据呈现出海量增长趋势,相应产生了多种数据信息获取与分析技术,其中以大数据技术发展最为迅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逐渐改变了传统生产关系,并且衍生出新型行业规则和产业生态。大数据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互联网金融,从根本上促进了金融创新改革,并且提出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尽管互联网金融发展比较,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限定及运行模式还缺乏统一化标准,再加上不同领域所出现的新型投资模式,对傳统金融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基于以上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发展期间需要与传统金融业共同探索转型发展路径,深入剖析互联网金融的侵蚀态势。
一、互联网金融侵蚀态势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影响
(一)对银行支付中介的影响
传统银行核心业务中就包含支付结算业务,但是此种业务正在面临互联网支付金融支付影响。由于互联网金融不再依赖于传统金融机构,可以使交易双方直接进行资金交易。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发展下,以通讯设备为主的在线支付方式迅速占领市场,严重冲击了银行支付系统平台,并且互联网支付结算系统逐渐垄断了传统商业银行结算体系。
(二)对银行融资格局的影响
在利率市场化发展中,存贷款利差不断收窄,因此对其微小型企业来说,信贷资金获取难度不断加大。然而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海量客户信息,优化整合电商融资平台和融资服务平台,降低客户开发成本。其次,网络融资平台能够以市场价值促进交易成功,影响削减了银行资源配置能力。网络融资平台可以按照融资金额及利率促进交易成功,严重影响了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传统融资格局。
(三)对银行分销渠道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金融不依赖于物理渠道进行交易,可以向客户提供组合型产品,此种经营理念对银行零售营销模式的影响比较大。对于客户锁定来说,互联网金融通过系统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批量化分销,并且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客户筛选,以及客户行为分析等方式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实现精细化市场管理。此外,互联网金融能够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通过多层分销模式抢占银行物理营销渠道客户。
二、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应对措施分析
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能够看出,其对整个金融业态的影响不容忽视,也会引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侵蚀态势不断严峻,分析互联网金融业态可知,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互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从根本上优化和调整经营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业务创新以及风险防控等。此外,还应当注重结构转型发展的调整,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并且将金融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作为目标,这样才能够促进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一)建立互联网思维,注重用户体验
首先,传统商业银行应当注重转变运营思维,有效集合互联网用户体验和传统产品销售模式。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并且通过互联网思维加强用户体验,最大限度提升用户粘性。由于客户金融需求不断辩护,要求传统商业银行强化服务意识,能够积极转变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将客户中心作为核心要点,不再过度依赖于传统网点推销方式,积极应用互联网平台开发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传统商业银行可以按照数据信息对目标客户进行分类,并且在移动互联客户端开发多样化和个性化金融服务项目,这样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金融需求,使其可以利用移动金融服务系统选择自身所需要的体验方式。
(二)通过互联网开发多种服务渠道
传统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转变营销渠道,有效结合互联网用户体验和传统产品销售模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模式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分销模式,开发和应用互联网整合力,有效对接移动互联网和核心业务,开发线上服务和营销渠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约化管理。传统商业银行在开发新型服务营销渠道时需要全面展现出自身社会认知价值,物理网点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等,加强联动运营效果。在信息技术统一设计数据处理功能,产品营销与应用功能以及风险管控功能等。通过以上技术改革能够使虚拟网络销售与物理网点销售同步进行,同时开发线上客户和线下客户张中,实现双赢。
(三)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业务体系创新升级
传统商业银行应当转变业务体系,在线集中金融工具,并且结合于金融产品。传统商业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侵蚀时若仅仅将业务产品投放至互联网上,将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注重开发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产品,并进行业务体系创新升级。其一,传统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应用综合资源,以此融合电子商务模式、在线,移动金融模式,融资平台模式等,这样能够形成在线020业务经营管理模式。其二,积极融合线上与线下信息,并且集中网络信贷功能,投资理财功能和网上支付功能,建立与网络银行贴合的业务体系,注重创新和升级业务流程,有利于开展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四)深入解读互联网思维,建立专属架构体系
传统商业银行应当转变现有组织架构,结合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组织架构。由于互联网金融属于系统性发展战略,因此必须按照互联网金融思维进行,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互联网特点。互联网金融属性导致组织架构必须集合信息技术管理及创新研发管理部门,分离对私业务和对公业务,将专营银行作为组织架构目标,这样能够有效促进传统商业银行向网络营销方向转型。其次,互联网思维模式组织转型必须考虑互联网金融功能,并且详细划分网络信贷部门、移动支付部门和互联分销部门等,积极发挥出银行资源优势,逐步向网络金融服务,产品营销和推广等方向发展。 (五)利用互联网技术管理数据信息
传统商业银行注重转变数据管理模式,结合信息综合处理和数据库建设。由于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连接金融、用户和平台,因此银行转型发展必须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管理数据信息。首先,建设数据库。传统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关注协议签约信息,交易记录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还应当收集商户经营信息,商品订购信息及新颖评价信息等,有效处理结构数据和非结构数据,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其次,加強信息融合水平。按照客户金融需求和消费习惯建立综合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中包含详细的产品条件和客户条件,并且将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作为数据模型的参考依据,以此提升产品特征与客户属性之间的匹配度。
(六)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风险防控力度
传统商业银行注重转变风险防控机制,有效结合交叉金融风险防范和网络业务创新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期间所遇到的风险不会因产品创新、开展网络金融业务而消失,因此必须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金融创新,加强风险防控效果,并且分类管理不同风险事件。对于平台客户违约风险,则需要加大惩罚力度:对于利率市场化发展中所产生的风险问题来说,则需要通过差异定价方式解决:对于互联网效率提升所致风险来说,则需要减慢发展速度,并且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缩小风险蔓延范围:对于操作期间所产生的技术风险来说,则应当强化操作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七)加强管理客户信息,实现安全管理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需要全面重视网络金融安全。通过各项有效技术和措施,强化客户安全意识,提升操作技能,因此需要从客户,银行以及网络等层面对网络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在全面梳理直销银行动账类,手机银行和网银,对投资理财产品签约进行排查,认证资金住处安全。按照监督管理要求并联合商业银行网络金融实况可以看出,制定和完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注重识别客户身份,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客户身份与硬件设备特征绑定问题,强化投资理财产品签约安全认证等级。其次,对账户信息进行优化升级,客户可以从微信银行当中开设账户信息,在将短信验证码发送至客户手机时,需要做好风险提示,并且告知收款人交易信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互联网金融侵蚀发展还没有完全阻断传统商业银行发展道路,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能够促进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冲击时,需要建立互联网思维,注重用户体验、借助互联网开发多种服务渠道、深入解读互联网思维,建立专属架构体系、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业务体系创新升级、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风险防控力度,通过以上有效措施可以建立全新的网络运营体系和金融生态系统,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全面促进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6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