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小额信贷公司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结合内蒙古地区小额信贷公司的特点,分析内蒙古农牧区对于小额信贷的供求现状和小额信贷公司在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内蒙古小额信贷公司在精准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小额信贷;精准扶贫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小额信贷公司作为不同于正规金融的特殊风险管理机制,其主要服务群体是农牧民等低收入人口,通过向其提供小额信贷等各类金融服务,在推动农牧区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农牧产业生产的特殊性使得很多农牧民因为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导致非自身可控范围内或多或少都存在过信用违规现象,这使得他们无法从传统正规和金融机构再取得贷款投入农业成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额信贷凭借债务人无须提供实物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通过个人信誉作为抵押即可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利率取得小额贷款的优势特征打破传统金融机构懒得贷款屏障,为农牧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但是小额信贷公司如何与农牧民精确对接做到精准扶贫仍是一大难题,笔者从内蒙古地区农牧民对小额信贷公司的供求现状和精准扶贫背景下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瓶颈进行分析,为促进内蒙古小额信贷公司在精准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提出政策建议。
一、内蒙古地区农牧民对小额信贷的供求现状
2005年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主张通过建立可持续的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为传统的渠道所排斥的地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随着国家的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城乡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农村贫困问题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中央政府出台多项“三农”政策鼓励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出于金融服务谨慎原则和控制风险的需要,我国农牧区金融领域普遍存在农牧民“难以贷款”而信用社却“难以放贷”的两难问题。随着近年来农牧区经济建设巨大变化的条件之下,通过农牧区小额信贷这一具体问题的引入,为农牧民提供平等的信贷服务,为解决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提供新路径。
二、内蒙古农牧民的小额信贷需求现状分析
(一)小额信贷资金需求逐步提高
农牧民是农牧区小额信贷的主要需求群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小额信贷公司以其面向“三农”和中小公司提供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贷款手续简单便捷、利率较为合理的特点在贷款市场脱颖而出,为农牧民融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开辟了新路径。
(二)小额信贷需求趋于多样化
根据农牧民年家庭人均收入的不同,可以将农民大致分为贫困型农牧民(年人均收入位于贫困线以下,属于精准扶贫对象)、温饱型农牧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谋求更高层次需要)、发展型农牧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具备一定经济实力)。这三种类型的农民有不同的小额信贷需求偏好,小额信贷的额度和资金开支去向也有明显不同,贫困型農牧民多用于基本生活开支和维持生产经营,温饱型农牧民贷款资金多用于扩大生产和医疗教育支出,而发展型农牧民的贷款开支多用于投资。
(三)小额信贷借贷有明显周期性,还贷风险高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亚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农牧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这使得农牧民小额信贷的贷款期存在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再加之农业的自然生产风险与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其生产销售周期一般在生产之前难以有一个准确的预计产量和截止日期,同时牧业的常年牧养特征也导致了信贷需求的随意性很高,增加了农牧信贷需求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和农户的还贷风险。
三、内蒙古小额信贷公司供给现状分析
(一)小额信贷公司产品类别单一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牧民对资金的使用需求趋于多样化,但是市面上大多数小额信贷公司的产品供应还是主要放在农牧民的基本生产需求上,无法满足农牧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二)小额信贷公司资金供应有限
由于农牧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素,导致小额信贷的需求也存在明显淡旺季,在每年开始农业生产的时间段内农牧民的生产需求大幅度上升,再加之部分小额信贷公司缺乏公共资金支持,只能依靠外部有限的资金流入,缺乏可持续的资金来源,一旦短时间内供应链出现缺口会直接影响贷款资金的供应。
(三)小额信贷公司供给目标群体偏移
小额信贷公司给予其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通常会把资金贷款给低风险、高收益、生产有保障的生产大户,供给目标的偏向性使得真正需要资金保障基本生活和生产的农牧民享受不到本该平等享有的服务和机会。
四、精准扶贫背景下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瓶颈
(一)农牧小额贷款普及程度不高
大部分农牧民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对于外界新型事务的接收能力比较弱,尤其是需要精准扶贫的农牧民更是如此,对于涉及贷款业务的金融服务机构大都只知道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等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而对小额贷款公司了解甚少,所以小额贷款在农村普及不是很广泛。
(二)小额信贷公司后备资金薄弱
当前,现有的小额信贷公司主要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自发投资设立商业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尽管小额信贷公司在短期内作为传统正规金融机构的补充辅助机构在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小额信贷公司由于无法吸收公共资金,后备资金薄弱, 面临资金制约,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小额信贷公司营利性目标和政府扶贫工具的矛盾
小额信贷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机构其主要目的是盈利,但是由于小额信贷在我国发展初期就被赋予了扶贫的职责,这使得小额信贷无法保障自身运营。农村小额贷款对象的特殊性加剧了其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压力,而当前贷款风险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也使得小额贷款的风险成本大幅上升。
农村小额信贷的出发点是作为国家和政府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鼓励农民创业和精准扶贫的金融辅助服务,在此政策下的小额信贷几乎“无利率,无抵押”的为农牧民提供服务。短期内看似有助于农牧民贷款生产经营,但是长远来看,这让完全独立于政府成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小额信贷公司不堪重负,既降低了贷款效率,也阻碍了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发展,甚至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 五、内蒙古小额信贷公司助力精准扶贫的建议
(一)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对接有效需求
农牧区因所处地区偏僻,经济不发达,信息较为闭塞,所以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很少甚至一无所知,所以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牧民的金融知识教育,宣讲形式可多种多样,使农牧民能更深入地了解金融知识和贷款渠道,对接有效需求,小额信贷公司进驻拟放贷的村镇和嘎查,与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建立各村各户的贷款需求明细清单,统筹协调贷款资源你分配,为更科学的农牧生产提供贷款服务。
(二)创新信贷产品服务模式,满农牧民多样化需求
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农牧业分布广泛,农牧民对于贷款的需求大且需求多样。小额信贷公司在推出小额信贷产品时只注意到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共性问题,缺乏与放贷当地具体情况的结合,由此造成的借贷供需信息不等会在徒增小额信贷的经营成本,因此小额信贷公司在设计信贷产品前要深入农牧区调研,结合当地农牧业发展情况、农牧民年收入水平、贷款用途、农牧民信用评级等因素,为不同信用层级的农牧民设计不同贷款金额等级、不同贷款利率期限、不同贷款风险的信贷产品,更好的适应当地农牧民需求的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其多样化需求。
(三)政府指导规范金融市场,探索新型风险保障机制
一些小额贷款机构通过提高利率来减轻小额贷款成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混乱,不仅不利于政府的监管,也会给需要贷款的农牧民带来压力。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政府除了对农牧区贷款给予一定的生产经营补贴以外,更需要建立一种推动资金向农村的长效流入机制,比如可以通过给予参与农牧业融资的企业优先放贷、減低贷款利率等优惠条件来鼓励企业参与农牧业融资,也可以鼓励发展型农牧民参与其中进行同村或同乡内部帮扶,充实小额贷款机构的贮备资金。地方政府牵头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使用风险补偿基金弥补农牧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小额信贷损失,缓解不可抗风险给小额信贷公司和农牧民带来的损失。探索建立“政府+小额信贷公司+保险”的合作型农牧区保险制度,通过签订政府下发特殊扶贫基金、小额信贷公司下调贷款利息、农业保险转嫁部分生产经营风险,扩大承担风险的主体,提升农牧民的抗风险能力,减轻农牧民还贷压力,从而提高政府精准扶贫的有效性。
结束语:
小额信贷公司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作为正规金融性机构的辅助机构更贴近基层农牧民的要求。尽管当前内蒙古小额信贷企业在精准扶贫上的金融服务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通过小额信贷的不断发展,创新融资渠道,探索新型的风险保障机制,一定提升其金融服务能力,为精准扶贫的推进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汤洪平.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调研报告[J].重庆行政,2019,20(03):110-111.
[2]徐杰,贾丹妮.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19,(05):28-30.
[3]韦晓英.新时期普惠金融背景下小额信贷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研究——基于“中和农信”的案例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9,(02):66-71.
[4]雷雨箫.湖北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8,(24):259-260.
[5]马安妮.依托小额信贷实现精准扶贫实证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步昌村为例[J].农银学刊,2018,(02):39-44.
[6]王长庆.小额信贷公司参与金融精准扶贫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经贸实践,2016,(20):4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22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