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循环经济的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阐明了循环经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探讨了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相互关系,从西部地区的地域特色和农业发展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包括西北的新疆、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六省区和西南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六省区(市),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第一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的基础,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挖掘农业资源潜力,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当今世界农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目前西部农业面临的挑战
  
  1.西部山区、农牧区等生态脆弱地区受到严重的生态破坏,其地域面积在不断增加,并且生态破坏的速度还在加快。近年来西部每年新增沙化土地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由于生态破坏,农业灾害发生日趋频繁,受灾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2.在西部农业主产区,由于发展农业带来的资源使用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了较严重的生态失衡、环境退化等破坏性后果。农药、化肥用量总体上接近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氮素有效利用率只有35%。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流失,危害了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质,同时还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肥沃程度退化严重。
  3.随着乡镇企业蓬勃兴起,造成外源性污染加剧,目前西部受“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 约5%的农田受到影响,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5亿元。面对种种严峻形势,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提出,它是指在人类、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中,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及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耗竭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产物。其主要特征如下:
  1.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像传统经济那样,把自然当作取之不尽的“原料场”和天然的“垃圾场”,而是将其视做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和保护的生态系统;对于科学技术,不仅要考虑它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并且要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尽可能采用有利于环境的科技;对人类社会及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更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能力。
  2.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类、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它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消费时不再置身事外,而是把自己纳入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等生态建设,就是为了促进整个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新的生产观。传统经济的生产观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则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循环加以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4R”原则:(1)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的流量,对废弃物的产生是以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2)产品再使用(Reuse)原则。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周期,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在不同场合使用物品,避免其过早地变成废弃物。(3)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无害化排放,实现资源再循环。(4)再回收(Recovery)原则。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尽量分类回收,并加以利用。
  4.新的消费观。传统经济一面刺激消费,一面拼命生产,而循环经济则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经济要求从三个维度来构建产业体系,(1)企业内部循环的维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2)企业之间循环的维度,大力发展产业生态链,实现企业间的物质、能量流的循环;(3)整个社会循环的维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和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通过宣传增强消费者购买再生产品的环保意识。
  
  三、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
  
  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我国的西部区域,使农业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并使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既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求;既能满足西部地区人群对农产品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群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终总要落脚到一个特定的空间或区域――如西部地区,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复杂系统,即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这个系统强调西部农业经济、西部农业资源与环境、西部农业生产、西部农业技术和西部农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和发展。
  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食品安全保障的提高,农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是一系列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仍然是发展经济。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全新的农业发展观,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以有远见的宏观调控政策、先进的生产管理机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手段,因地制宜地确立农业发展的战略。具体来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1.经济持续性。经济持续性指农产品的产量和农业生产者的收益的稳定增长,但经济持续性不是孤立的,它与生态持续性及其他持续性有密切的联系: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后果会体现到经济上来;而资源利用的收益及分配,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生态和社会问题;环境保护需要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也会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2.生态持续性。生态持续性指维护农业资源的质量,维护永续生产力,尤其是维护土地的持续产出功能。生态持续性要求保护自然环境,特别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循环和气候条件。生态持续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现代农业对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影响。现代农业的特点表现为频繁耕耘,集约栽种,高化学试剂投入,机械化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板结、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土地的生产能力。
  3.社会持续性。社会持续性是指持续不断地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满足社会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要,最起码的是解决温饱,避免饥荒,更高层次的则是满足安全、平等、教育、就业、休闲等社会文化需要。
  
  四、基于循环经济的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技术,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优质高产、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它既是农、林、牧、副、渔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三位一体,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值得大力提倡。

  2.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机产业是指有机农业、有机农产品加工业、有机农产品贸易及服务业、有机农产品消费系统所构成的生态产业链。有机农业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不采用基因工程,不使用化肥农药,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农业。有机农业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的土地生长健康的农作物,养育健康的家畜和人。有机农业采用的耕作技术有:种植覆盖作物、秸秆还田,生物防治病虫害,用有机饲料喂养家畜等。有机农产品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有关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开发有机农业,发展有机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效防治污染,促进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志文等: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4
  [2]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3]马慧姜 云吴益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北方环境,2004年2月,第1期,第29卷:28~29
  [4]吴涛龚海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循环经济[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6月,第2期,第16卷:71~72
  [5]李忠波黄素文:盘锦市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J].环境保护科学,2003年4月,第29卷,总第116期:51~52
  [6]Wang Rusong and Jingsong Yan, Integrating hardware, software and mindware for sustainable ecosystem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1998, 11:277~290
  [7]Vellinga P. and N.Herb,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 IT Science Plan. , IHDP Report No .12,Bonn, Germany,199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2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