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大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是开展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为了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大部分企业都加快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设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但由于我国在财务共享服务方面的研究还不成熟、对财务共享服务的认知不全,使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中的难点,研究优化共享中心构建的思路。
关键词:财务共享;财务管理;新模式
一、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必然性
在我国市场不断开放、市场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再加上企业的业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多元化,使企业经营中潜在的风险不断增加,同时风险的危险性也不断增加。所以,企业一方面需要寻求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经营效益、管理效益。通过对财务管理运转模式的分析,财务管理转型的基础是将原本的核算工作简化、提高企业数据收集、加工的准确性,即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实现财务数据共享。故而,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是企業实现现代化管理、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也促使企业不断拓展自身经营规模,企业管理层级不断增加,管理模式“臃肿”,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难以得到保障。而且,企业不同区域的分支机构面临的市场环境不一致,大部分企业存在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制度不一致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带来的业务流程标准化、数据信息标准化、管理模式精简化等多方面的便利成为企业修正、完善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1]。
二、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难点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不断上涨
在落实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中,企业建设了相应的财务共享服务系统,通过在各部门设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但企业想要获得高效的财务共享服务则势必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同时企业还要聘请专业团队改良系统程序。对企业来说,改良技术带来的成本远比增加劳动力带来的成本高很多。另外,信息化系统将企业各部门业务连接在一起,一旦系统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业务链的稳健。为了控制过程中企业发生经济损失的程度和概率,企业还必须在监督机制的建设中投入资金,便于企业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二)对信息收集完整性的依赖度升高
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后,极大地便利了财务部门收集、加工企业经营数据,但同时也减少了财务人员和外界的接触,财务人员在工作的开展中过度依赖数据信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以税务风险为例,不同地方政府对企业提供的税收优化政策并不相同,而在信息共享中心建设后,总部负责统筹税务管理的财务人员对当地具体的税收政策缺乏全面的掌握,制定的税务管理方案并不符合分公司的实际需求。当企业内部滋生“抱团”、“裙带关系”等现象时,企业税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使企业利润减少[2]。
(三)资金安全风险增加
企业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收集、整合相关数据开展资金结算。但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被篡改、攻击,导致财务部门获得的数据失真。另一方面,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一旦某个子系统出现问题,整个系统运转得出的结果就会丧失权威性。另外,虽然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实现了各部门数据的共享,但数据的输入仍然需要人工录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权责不明都会使系统的安全防护罩存在漏洞,从而威胁到企业资金的安全。
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一)调整企业财务部门组织架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财务转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传统经营模式的改革。新的模式变动需要企业调整财务部门的组织架构,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格局。企业在调整财务共享时一般自上而下进行,呈现“1+n+m”的格局,如中国石油在财务部门架构上就是采用“1+3+N”的区域布局。其中,“1”主要指企业总部的财务部门,是总的财务管控中心、操作中心,负责财务共享运营的总管理职责。“n”主要指分公司、管辖区域的财务部门,是中转财务管控中心、操作中心,负责分公司财务共享运营工作,同时也承担地方预算管理、成本管控以及税价管理等。“m”主要指企业相对集中区域设置的各服务部或基层按照需求设置的财务岗位,负责基层财务共享运营管理工作。通过优化财务部门组织架构,为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内部环境。
(二)建设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用来调整自我管理的重要举措,财务共享中心作为新兴事物,相关研究并不成熟,在构建中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建设时,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财务共享中心潜在的风险,及时提出预警,便于管理人员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风险预警机制的具体流程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风险识别分析出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存在的风险;第二步,通过风险识别对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潜在的风险进行危险性分析;第三步,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导致企业经营发生损失的风险反馈给相关管理人员,督促管理人员改进,并对管理人员采取的措施开展有效性进行监管,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健全监管制度
在企业建设内部控制时,为了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需要健全监管制度。一方面对企业管理、运营等各环节实施监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对内部控制的具体运行流程进行监管,及时发现阻碍内控制度运行的因素,并采取措施排除。一般来说,企业组织架构中负责监管职责的部门是审计部门,故而企业要加强内审机制的建设,同时调整企业权限划分,避免出现领导者的权利凌驾于监督权利上的现象,保障内审效果的权威性。
(三)加强资金安全管理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帮助企业实现了资金的集中管理,虽然规避了分散管理带来的风险,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风险。通过对上面企业在财务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难度分析,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资金安全的管理[3]:
第一,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数据的录入还需要人工输入。另一方面,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运转也需要操作人员的协助,所以企业要明确各人员职责,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规避或减少人员失误导致的经济损失。
第二,建设安全防护网。企业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后,整体经营数据、信息都处于开放状态,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企业可以通过加强防火墙等方式加强系统外部防护措施,避免企业经营信息、转账信息等被不法分子窃取,从而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使企业的资金安全也得到保障。
第三,提高员工专业能力。由于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理念并不完善,所以建设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不断完善,为了保障系统的契合度,企业要培养多功能性人才完善系统建设。一般情况下,企业培养人才的投入较大,需要专业人士教学、继续深造等,故而企业要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专业开展员工培训。
四、结束语
新旧事物的更替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即便之前经历了电算化时代,但企业在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时还存在较多问题,这也是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难点。通过本文的分析,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财务部门组织架构、建设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等措施,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探究具体的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路。
参考文献:
[1]何玉冰.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 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8 (3).
[2]王恺悦,薛辉.基于财务共享服务在我国企业集团应用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3]张托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8,No.977 (22):149-1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26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