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国际结算课程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层次的教学中,学生对外贸易实际业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专业主干课,国际结算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业务能力作用突出。教学中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考核方式等多角度出发,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贴近业务实际为抓手,以学习过程为主线,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国际结算;教学设计;业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08-0151-03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level for majo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is a significant target. As the professional backbone courses,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plays a outstanding role for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operate foreign trade business. So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goal, the teacher should reasonably desig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inspection way by tak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as the core, taking the closing to the business communities in actual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tak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as the main line.
  Keywords: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Teaching Design; Business Ability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西方的教育理念比较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如项目活动是 18 世纪源自欧洲的概念,意思是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行为主动的、联系社会和整体性的学习。美国的教育态度是设法教学生们自己去思考,教他们问问题、探讨和发展自身的创造力。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Spady正式提出OBE教育理念,随之被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ABET) 接受并实施。OBE 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教学,重视教师教学全过程中的设计,重视学生所学即所得的成果产出,是一种关注社会与企业现实需求,结合不同层次学校学生培养目标与要求,从而决定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活动安排的思路。加拿大针对就业进行的实践教学近些年一直为教育界所称道。加拿大的教师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得到清楚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外经贸人才。因此,对本专业的对外贸易实际业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的国际结算被归为国际金融课程的一部分,理论化色彩浓厚,高职院校贸易类专业以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取代了国际结算,造成学生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因此,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结算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外贸单证实践能力的国际结算人才,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国际结算课程进行改革,尝试将传统的国际结算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有机结合,开设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同时,双语教学适用性强,师生互动性强也是该课程的特点所在,课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国际商会出版的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公约,包括国际结算过程中使用的大部分单证和文件都是通过英文来表述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师生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英语能力突出的学生开展双语授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与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共同架构出本专业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就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而言,其课程本身实务性强,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多,内容枯燥,不仅国际惯例多,而且单据的实際要求精确,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来消化吸收课程内容。而在教学运行中,由于目前企业接纳学生专业实习的能力极为有限,一般企业出于商业机密等原因不愿让在校学生到企业去,为了使本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校内设置大量的实践课时,给学生更多模拟实际业务的机会非常必要。模拟操作的真实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到学生是否能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应用,因此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在实践教学资料的使用中要特别注意选取真实、有代表性的材料,使学生能够从这些情景的操作中学习最前沿的知识,了解最前沿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布置项目、下达任务的方式使学生带着问题探索学习,带着任务动手操作,真正形成“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边做边思”的教学模式,很好地把人才培养直接与国际结算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水平高、英语功底好、操作能力强、创新意识浓的“产成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形成完备的教学资料体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资料的选用应遵循时效性、代表性、启发性兼顾的原则。首先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的,选取合适的案例,从而结合有关知识点,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本质和解决办法。其次,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案例,对案例的性质、内容及分析要求做相应的说明,防止出现学生在思考和讨论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再次,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在整个讨论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充分思考,积极讨论,除关键问题外,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交流和讨论,通过不断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做更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形成课后作业资料—课内实验资料—集中性实践环节资料组成的完备的学生实践资料体系,为学生实践过程提供操作性、时效性较强的相关资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最新的国际结算形势、理解最新国际结算知识、缮制最新版本的国际结算单据提供有力帮助。
  (二)应用最新资料,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单证部分内容主要是处理外贸业务流转及结汇过程中的各种单据,这部分教学内容特色突出,实践性极强。教师首先简要介绍单据的主要项目和常用格式,再选择近几年在我们身边企业业务中发生的真实资料,设计一个具体的情景,准备一张空白单据或是让学生根据信用证内容设计一张适合的单据,由学生独立制作出符合交单要求的单据。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更好掌握制作单据的要领,而不是仅仅会在单据上机械地“填空”。最后由教师进行批改、讲解、分析和总结。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最新的国际结算知识,了解最新的国际结算技巧。比如,在学生的实验资料里加上对商业发票的更多要求,让学生了解detailed invoice,在信用证里插入软条款,让学生们进行分辨。
  (三)开设集中性实践环节,制订《外贸单证模拟与审核》实验指导书
  开设为期一周的集中性实践环节,按照《指导书》要求,每2名学生组成一个仿真小组,分别模拟出口方和进口方。每组学生需要在课程设计期间完成至少2笔以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的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具体要求是:2人共同拟订贸易合同一份,作为结算业务的基础材料。出口方需要完成审证报告、制作全套结算单据,进口方需要填制开证申请书、完成审单报告。2人共同完成一份实验报告。之后,双方交换角色,再进行另一笔信用证结算业务。
  (四)开设国际结算(双语)课程,提高学生双语适应性
  鉴于课程负责人已连续多年主讲了本科生的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对于国际结算内容有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在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国贸全英班開设国际结算双语课程。
  国际结算(双语)可选取国外原版教材,也可选用国内高质量的国际结算(英文版)教材,并以教材为基础,制作英文课件,学生作业内容、课内实验、集中性实践环节全部以双语方式开展,期末试卷为全英文试卷。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原汁原味的国际化教学内容和方式。
  (五)加强学习的过程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部分的考核主要通过期末考试这种传统方式进行,在试卷中增加应用能力的测试,加大应用型题目的比例,更好的突出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部分的考核主要是将学生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实验教学和集中性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其中,课后作业每次满分5分,每名同学可根据自己历次作业的成绩选取较高的两次进行加总计入期末总成绩,课内实验满分10分,按照所提交的全套单据缮制情况给定分数计入总评成绩。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考查和监督,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六)采用有效的教学监督措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效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和教学评价系统,通过学生座谈会和学生网上评教情况了解学生的总体接受情况;通过督导听课评价制度、院系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师相互听课评价制度,了解专家和同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听取专家和同行的意见及建议;认真完成期末考核结果分析工作,从中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具体程度,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等。
  其次,要建立自我监督机制,采用更直接具体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课程的接受情况做深入了解,以此作为学校已有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可以采用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大胆表达对该课程教学的感受和接受程度,对课程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式的具体要求等。
  (七)推动研究成果在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延伸
  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与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共同构架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性课程体系,本方法对该类课程均具有适用性,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教学可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结算课程教学设计改革[J].长春大学学报, 2018 (2).
  [2]李果.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进展与评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7(6)
  [3]龚锋,曾爱玲.以OBE 理念完善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8(24)
  [4]肖杨,刘秀玲,王志永,黄凌宇. “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的教学研究—“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中国市场,2012(6).
  [5] 宋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国际结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 1).
  [6]邓晓红.基于产教融合的国际结算课程开发研究[Z].201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Research(EER 2018) .
  [7] 王芳.跨境电商时代下《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4).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47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