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晟鑫

  [摘 要]本文较深入地研究了产业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较优势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有关理论,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在理论和政策方面对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农业经济;融合发展;发展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0.059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0-0-02
  0     引 言
  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农业资源在新时代有待进一步丰富,国际农产品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基于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确保有效供给农产品和食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政治任务。对农民增收可采取很多有效的方式,使农村人口提高就业,不只保持农村社会发展稳定,更能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于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概述
  产业主要指经济活动由同类属性的集合或系统统一构成,主要结构是充分结合经济活动属性差异不大的产业内容、顺序及过程,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分为一产、二产和三产。产业链主要指在产品生产中参与的行业或社会单元及组成的相关次序。政府应进一步利用利益关联机制,充分借鉴农业生产各环节,积极与一二三产业等发展过程相结合,进一步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提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是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起源,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后,农村生产力逐渐恢复并进一步提高。这3个产业在农村融合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是产业链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拓展了产业范围、在功能方面使产业实现转型,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使农村需求得到集成和优化,科学合理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空间布局,对农业经济的传统模式进行深入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3个产业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以有效配置资源、有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及公平分配利益等方面为基础,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在产业之间实现有机衔接和融合为核心,接受各方利益分配机制。此外,基于农产品加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符合产业发展需求。
  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被视为行业或单元在同产业或有关产业之间的综合,在微观上,行业或单元可代表独立的生产者或企业家等;在宏观上,可代表为共同目标而协作的部门、企业、政府部门等。这3个产业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刚刚起步,农村与城镇及农村之间达不到较高的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政府应结合产业链理论的方式,向上下合理延伸,通过整合产业链,创新经营模式或连接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或溢出效益。
  2.2   比较优势理论
  在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利用有效配置和利用合理的资源,理性人尽最大努力在目标实现方面具有一定目的,通常利用对边际利益与成本比较确定采取的决策。一个对该物品生产的人可采用的投入较少称为绝对生产优势,但较小成本的同类产品由很多生产机会的企业,尤其是在传统产业领域和群众日常必不可少的食品产业领域,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供给侧方面进一步深化结构性改革。购入者对于产品需求具有决定性作用,卖者对于产品供给将产生重要影响。物品实际需求量主要指购入者具有较强意愿同时能够购买的实际数量,在经济需求定律方面能够发现在任何条件未发生变化时,物品升高价格、需求量减少,物品降低价格,需求量增加。市场经济对稀缺资源配置利用供需量,并在需求变化中使供给结构进一步提高适应灵活性,能够提高生产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不同于供给学派,不仅对供给比较重视,也对需求具有一定关注,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突出,加强完善生产关系,在资源配置中使市场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也愈加明显体现。针对目前发展实际并有长远的眼光,需要改善商品和服务供给,还应改善体制机制和供给制度,采取改革措施使存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方面的一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体现出基于人民的发展思想,本质是供给能力使人民美好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需要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主义生产目标得以实现。对合理配置资源进行优化,为有效供给产品提供保障,重点是在开发产品、升级质量等方面实现调整经济结构,进而实现由现有供需平衡程度提升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程度。
  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只能夠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在经济内在关系中,供给和需求作用十分重要,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种对需求具有导向型的经济方式。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渐深入实施,正由于需求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供给结构及总量应适应于不断变化的需求发展。有效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实施使总需求更加稳定,不断增长的总需求适应于预期增长的经济目标。进行供给侧改革能够使农村地区精准脱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持就业稳定、改善消费环境、有效保障民生等,对增长的消费需求进行抑制使其呈现出放缓的态势,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稳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重点领域和项目财政支出的支持力度得到有效保障,对于有效投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应保持相对合理,使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进而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质量,推动多元化出口市场形成,促使进口扩大、国际收支保持相对平衡状态。   2.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链理论通常与有关行业相结合,体现出新优势及融合发展企业内外优势。比较优势理论,不只在投资方向、开发产品及拓展市场等过程中有所体现,更在企业发展中贯穿始终。以乡镇特色产业及产品优势为基础,将特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建设绿色高效生产基地,结合乡镇特色推进农业与各产业之间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农业生态、休闲及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各产业之间逐渐形成联系密切、依存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链。
  积极扶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农村经济产业,发展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农业产业链条的生产性服务组织,打造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对接引进和壮大一批产业基础好、发展前景足、引领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基于此,积极引导各地与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进行深入结合,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并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建设突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
  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得到了良好发展,如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作为国家龙头企业,随着农村改革大潮得到迅速发展,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影响,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持续提供支持,在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拓展。集团采取合作社股权联盟的支持方式,进一步扩大种植业的经营规模,通过组织有关培训,使农民种田实现较高的科学水平,从而使農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得到明显提高,逐渐延伸到规模化农作物种植业。此外,集团还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实践,采取股份制方式,与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合作,将小麦收储企业建立在小麦主产区和粮食加工区,合作运行第一年收入实现较大幅度盈余。集团经过30年的不断努力,初步形成粮食种植、收储、加工制造、物流及市场的三产融合产业体系,在产品质量保障、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面貌改变及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充分表现出三产融合的优势,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成为一个重要典范。
  4     结 语
  在新时代,提高农村人口的就业率,不只能够保持农村社会发展的稳定,更能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新的产业体系、需求及发展模式离不开积极探索产业理论及推进融合模式的具体实践,在理论和政策方面对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乐君,寇广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7(10).
  [2]唐润,关雪妍,于荣.“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协同平台建设[J].中国科技论坛,2018(7).
  [3]姜长云.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8(5).
  [4]李明贤,唐文婷.地域特点、资源整合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来自湖南省涟源市的经验[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16).
  [5]项继权,周长友.“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17(15).
  [6]闫林楠,雷显凯,范旭丽,等.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
  [7]姜长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3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