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列举项目投资中的风险点,并对项目投资中的风险点进行分析,随后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和应对措施。通过分析和提出解决的方案,希望给参与项目投资的企业提供参考借鉴,保障经济利益的最终实现,减少由于风险应对不利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浅析
  众多企业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积极走扩张式的发展道路,投资一些项目是企业扩张式发展的形式之一,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企业选择项目投资,通过投资获取长远且较高的经济利益,但是企业要清醒的认识到高收益是时刻伴随着高风险,所以风险管理是自始至终贯穿于项目整个投资中。在项目全过程投资中,要对项目投资中的风险认真研究把握,如果能够将风险控制在所接受的范围之内,将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项目风险的定义及有可能产生的影响
  项目风险是指一切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如果对风险控制不到位,可能造成企业既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将受到巨大损害,造成巨大的人、财、物资源的浪费,给企业带来重大的负债和索赔。
  二、项目投资中风险点及分析
  企业项目投资管理一般按照项目进展情况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投资前期、建设期、运营期、投资退出期。由于在每个投资阶段可能有不同的风险点,所以应对的策略各不相同。风险企业只能采取有力措施规避降低,不能彻底消除,一般项目存在以下风险点。
  (一)项目立项风险
  项目立项就是对某一拟建项目提出的总体设想,主要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以及投资收益。也就是要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相关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反复论证,主要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项目评估。如果缺少项目立项风险管理意识,会造成在项目前期规划对投资项目所属相关行业的市场现状、未来发展前景等没有进行有效的综合评估与预判,导致项目中后期对存在的风险不能进行有效合理控制。
  (二)项目资金风险
  有很多企业的项目是与当地政府合作(或受政府委托)开发的项目,地方融资机构(城投公司)与政府是分开独立经营的,为了项目的落地实施,一般要求企业先行垫付项目建设资金,等项目完工交付之后采取回购的方式支付企业的垫付工程款和相关投资收益。近些年来国家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严防隐形政府债务发生,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任何形式为当地融资机构提供担保。此外,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切实加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管理,地方政府不得将公益性资产、储备土地注入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承诺将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作为融资平台公司偿债资金来源,不得利用政府性资源干预金融机构正常经营行为。”这样规定导致企业如果有这种类型合作项目,将来投资的资金偿还风险要自己承担,因为合作方无法给企业提供任何保证。
  (三)项目报建审批风险
  我国目前实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制度,项目投资的企业要在项目所属管辖权的建筑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才能组织施工建设。有些企业为了加快工程项目现场进度,特别是有大批房地产企业有未报建先建设,或者是边建设边报建的现象。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应当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一律不得开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应当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限额以下的工程项目,规避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这种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未报建先建设、边建设边报建”有可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
  (四)项目分包招投标法律风险
  分包招标法律风险就是合同乙方单位确定方式的法律风险。根据法律规定,政府已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投资方作为项目投资人,且投资方依法能够自行建设(具备相应施工资质),此种情形下将工程再次分包不需要公开招标。如果政府不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投资方及投资方无相应的施工资质的情形,需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分包施工单位。有些项目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一般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不属于公开招标,不符合法律规定,因而在分包项目施工单位选取方式上存在着较大风险。
  (五)项目工程违法分包法律风险
  违法分包是项目的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项目分包给不具备相应建筑施工资质条件的单位的。有些企业将项目分包部分施工单位无相应资质。我国法律规定,由于违法分包导致建设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损失,分包人有过错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要重视工程项目分包存在一定风险。
  (六)项目成本造价控制风险
  由于项目投资周期长,涉及专业较多,企业在项目投资时候可能由于缺少相应制度,对工程项目造价审查的范围、权限未做明确的规定,没有建立起造价审查管理制度体系,造成项目造价审核不严谨,造价编制参差不齐、上报资料不齐全、费用计算有漏洞,工程造价侧重经验计算,编制费用不具备指导性。从而导致在现场变更、签证较多,结算价超出合同价较多,实际投资额超过预算造价,工程费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无法掌控项目造价。
  三、应对策略和措施
  (一)企业应该建立健全项目评审和风险管理组织领导机构,以随时衡量项目进展状况的标准、监视项目实际进展,并在必要时采取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从防范和化解项目中产生的风险。
  (二)企业要健全项目相关管理办法,特别是建立起以《项目工程技术管理办法》、《造价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及《项目风险管理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管理体系,以制度化的方式规范项目活动,控制风险,减少有可能产生的不必要损失。
  (三)企業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决策管理水平。企业要在项目实施的时候,要做好项目的前期策划和预警方案的编写工作,增加多套可供选用行动方案,提高项目实施的可靠性,从而有效减少风险发生可能性。如果发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财力、经验、技术、管理、人力等资源方面无法满足最终完成项目,可以采取组成合营体,采取“强强联合的战略”,达到取得项目并且分工实施完成的效果。
  (四)企业要加强抽查和检查力度。特别是在项目合同和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建议成立要成立各种检查小组,定期对已批复的项目进行检查,不定期进行抽查,保证工程按照预算批复及已经签订的合同执行,并对发生的变更及时调整。
  (五)企业要强化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法律下基层普法教育活动,鼓励基层项目的法律专员学习合同范本,做好相关知识的储备,使之能够规避常见的法律风险,减少纠纷。通过举办各工程领域造价内容培训、安排有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同事开展“导师带徒”等多种途径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使员工树立风险意识,进而主动控制风险,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六)企业要完善项目风险分析流程。风险分析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估三个阶段,这三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相辅相成。企业在项目投资中要针对出现的各种风险,通过风险分析去制定有力的防范和解决措施,达到预警和事前预防的目的,降低风险发生给项目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四、总结
  总之,企业在项目投资中要多角度、多层级、全方位加强管理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项目风险,同时降低项目经营成本,提高项目的效益,这是企业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最终获取效益最大化的必经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69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