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注重财务监督管理;制定财务风险管理原则,建立责任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搭建信息化内控平台;完善财务会计人员结构,建立激励机制等有效措施。希望事业单位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实现规范化管理,为单位的战略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算编制;内部监督
  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提升,事业单位面临一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众所周知,只要有经营活动就有风险,单位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应当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采取可行性较强的措施,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事业单位普遍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但是这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财政支出的压力。基于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在保证资产安全性的同时,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
  一、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对单位内外部风险意识不足
  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也不仅仅来源于内部的管理问题,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从外部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没有对不同职能与行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随着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也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力与监督力度不足,无法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最后,财务管理没有协调各项业务与资源,对于预算工作也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容易加大财务管理工作的失控效率。
  (二)预算执行力不足
  在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预防风险的关键问题就是逐步规范预算管理工作。若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没有规范,就会导致预算控制力不强。其次,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与企业不同,不应当进行大规模的项目运营。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根据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将预算管理作为切入点,为各项经营决策的准确性提供保障,有效避免因经营决策失误导致的风险问题。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路径
  (一)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注重财务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要想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问题发生,就应当注重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合理的预算控制工作。首先,就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当对事业单位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长远发展目标,找出以往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应当结合国家制定的各种财政政策,增加预算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其次,通过不同的预算项目制定经费执行方案,还要定期向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单位的财务预算指标,实行一本账的管理制度。针对于单位大额的经费支出,应当由领导层进行审核批准后投入使用,应当将单一的会计核算逐渐转变为预算管理思想,应当坚持统一管理,并确保审批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方向一致,从根本上避免财务风险问题发生。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当前的财务状况,制定明确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还应当加快对财务执行的管控工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查,进而发现其中的风险因素。基于此,事业单位只有保证财务风險管理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才能够满足单位的长远发展需求。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会计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规避各类风险问题发生。最后,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无法规避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在单位内部搭建预警系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制定财务风险管理原则,建立责任制
  事业单位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应当将眼光放的更加长远,逐步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由于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与企业不同,更加注重发挥社会责任并实现单位不同方面的需求,将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与此同时,单位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秉承着整体性的原则,能够结合预期运营水平对单位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另外,单位应当保证财务人员能够参与其中,管理者应当将风险管理指标进行合理的划分,建立责任制,保证财务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基本职责。一旦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风险问题发生。通过建立责任制的方式,能够及时找到负责的管理人员,尽早做出解决与优化措施,为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奠定稳固基础。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实现单位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搭建信息化内控平台
  事业单位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岗位不相容制度,对重要的财务岗位进行制约,务必要安排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首先应当加强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与管理,对于规模较大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处置,在项目开始之前应当召开讨论会议,对于重要事件形成决议,明确基本规定,还应当规范重大事项的财务执行管理范围。另外,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与稽核制度,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刚性,由单位的领导人员进行直接管理,还应当审核单位内部经济活动与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问题发生。其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内部数据集中管理模式,解决信息共享速度较慢的问题。就目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事业单位的信息平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仅数据无法实现共享,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不利于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因此建立信息化平台,能够逐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通过建立现金流的管理平台,对于财务数据与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有效降低资金预算的风险。最后,采取嵌入式的财务控制方式,能够事先发现风险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财务处理。在使用财务软件的过程中,务必要通过授权进行内部控制工作,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应当加强事后的监督与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财务风险发生,实现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四)完善财务会计人员结构,建立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应当优化财务会计人员结构,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待遇,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稳固基础。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要素当中,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避免财务风险问题发生,财务部门应当将财务监督职能发挥到最大化。单位应当尽快适应国家制度的改革,促进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将财务风险管理与员工的利益相结合,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单位内部的信息化平台,提高财务人员的招聘门槛,构建高素质的队伍,将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传达给财务人员。在创新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将财务人员的工作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做出自身的一份贡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十分重要,单位应当创新管理机制,尽快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另外,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将优化内部环境为基础内容,及时发现各个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根本上避免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发生。在加强管理力度的基础上,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注重风险评估与延伸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参考文献:
  [1]严艳芳.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点认识及防范[J].纳税,2018 (19):80.
  [2]李春增.行政事业单位应对财务风险的内控分析[J].中国市场,2017 (35):197-198.
  [3]刘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当代经济,2016 (12):73-74.
  [4]杨飞.面向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5 (11):157+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00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