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新一代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功能定位及架构方案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承载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等重要金融信息,承担着社会资金最终结算职能,是中央银行的核心会计系统和支撑履职的重要基础设施。多年来,人民银行认真履行支付基础设施重要建设者、运营者职责,主动适应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会计核算系统,实现了由手工核算向单机核算,再向网络化核算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的上线运行,实现了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的集中化、信息化、流程化,极大地支撑了央行履职。随着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放管服”的深入实施,人民银行履职范围、重点、形式有了重大变革,对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实施适应性升级换代提出了迫切要求。
  一、建设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是提升央行履职效能的必然选择
  (一)改善央行履职效率及决策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人民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安全管理职能大大强化,从客观上要求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功能,为货币政策和金融服务履职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系统支撑。此外,ACS承载了货币政策、金融稳定、货币金银、会计财务、国库等重要金融业务数据,但相关数据呈现出纵向集中、横向分散的特点,业务数据挖掘和整合程度较低,业务数据共享的范围、渠道、效率不尽如人意,会计核算信息在反映政策成效、提供决策参考方面的作用还有待强化。
  (二)满足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及集中化处理的需要
  ACS全面上线推广以来,适逢金融科技迅速发展,金融机构纷纷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技术、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技术,金融业务受理线上化、交易数据处理集中化、业务管理扁平化取得重大进展。这就要求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客户需求导向,主动优化会计核算系统架构和业务功能,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发展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集中式、线上化金融服务。
  (三)优化会计核算系统岗位设置的需要
  近年来ACS前置业务和联网业务持续较快增长,推动会计核算业务自动化处理水平大幅提升,但仍有部分线上业务的审核环节及柜台业务需人工处理。为保障人工处理的风险可控性,人民银行建立了严密的会计核算岗位牵制机制,对核算岗位人员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岗位人员刚性配置与人员供给有限性的矛盾。此外,现行会计核算人员日常操作性事务较多,开展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履职空间不足,影响了会计核算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核算处理流程和岗位设置,进一步提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四)提升会计核算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能力的需要
  ACS从开始研发距今已10年时间,目前虽能较好满足会计核算业务处理需要,但系统相关设计理念、组织架构、功能定位需根据央行履职和金融发展形势进行适应性调整。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和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也偶发因网络、软硬件设备等因素导致的ACS系统不稳定问题,需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稳健性。随着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的高度集中化,原来分散的系统运行风险也随之集中到总行及所高度依赖的计算机网络上,呈现出业务风险集中、系统风险层级提高、影响范围扩大等新特征。ACS大幅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但风险控制的刚性和全面性不足,部分环节①的系统控制有待拓展和优化。目前会计核算监督以对业务合规性的事后校验为主,且基本采用简单的人工核对方式,存在手段单一、覆盖面偏窄、针对性偏弱的问题;会计核算业务检查与风险防控的互动性不足,在纠错防弊、防控风险上的作用有待提升。
  二、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的功能定位
  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应以有效满足人民银行履职和开户单位金融服务需求为出发点,积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 深度优化整合现有会计核算业务流程,将全面内控规则嵌入业务处理体系,实现确保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
  (一)构建多功能的央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宜强化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与人民银行其他业务系统的统一规划、协调推进,增强业务系统接口和用户终端端口衔接性,提高电子信息传输和数据资源共享效率,实现会计核算信息纵向集中和各部门会计业务数据深度横向整合,构建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集支付清算、货币发行、国库等职能为一体的央行综合对外服务平台,大幅减少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系统接口开发维护、人工处理等成本,有效提高金融业务处理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二)打造更有韧性的会计核算系统
  随着会计核算系统功能持续增强及所连接业务系统不断扩充,其系统重要性明显提升,对系统连续性运行的要求也持续提高。宜通过完善系统架构、提高应急切换效率等途径,从硬件、软件、网络等多维度提高系统健壮性和韧性。可采用账务和数据库读写分离模式,在保障账务数据写入连续稳定的同时,优化查询统计等读取输出功能,扩大核心系统的存储容量,缩短业务处理和数据查询响应时间,保障高峰时点业务处理需求。
  (三)建立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央行資金结算统一平台
  现行支付清算体系中,支付系统负责资金清算,清算账户的最终结算由会计核算系统完成,清算、结算由不同主体执行,双向异步交互的业务需求有可能导致两个系统记账数据的不一致性,虽在业务日终后,支付系统会将清算账户的业务汇总信息自动传输至会计核算系统,保持两个系统余额一致,但在日间状态,两个账户信息并不完整。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可考虑将清算账户、准备金账户全部部署在会计核算系统,支持支付清算往来实时在核心账务系统完成账务记载,统一支付系统清算与结算功能,防范关联业务隶属不同系统的结构性风险,满足商业银行清算账户流动性的实时查询需求,方便商业银行资金头寸管理。
  (四)实现功能设计灵活性与技术先进性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新一代系统建设应考虑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点多面广、地域差异较大、创新型政策工具不断推出的实际,确保系统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开放性,同时简化与各类外部设备及业务系统的交互方式,提升参数化管理的简便性、全面性,为后续新增业务功能及创新设备应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为完善系统架构、整合系统资源、提升风控能力提供了条件,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宜充分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确保系统功能的先进性、前瞻性,以满足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的业务发展需要。   三、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建设思路及方案
  (一)建立高韧性和高运行效率的系统架构
  1. 构建两地三中心的系统架构,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建设涉及业务处理、数据存储、信息安全、灾难备份以及与支付系统等业务系统的协同,需通过优化系统架构以增强系统稳健性,具体可采取同城应用级灾备和异地数据级灾备相结合的两地三中心架构模式,并着重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中,账务应用等重要系统实行同城双中心并行对外提供服务、互为主备,双应用服务器采用集群化模式搭建,实现多服务器间均衡负载,发生故障时自动隔离故障节点并重新配置系统资源;异地数据级灾备服务器实行数据信息准实时复制传输,热备运行并可实时切换,保障账务数据安全。
  2. 引入会计驱动和总账应用平台相结合的架构。为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系统账务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可引入由会计驱动+总账应用平台组成的会计核算系统账务架构。会计驱动将业务信息中关键要素提取形成核算信息,通过规则校验后完成在总账应用平台的账务记载;总账应用平台则承载总账、报表、数据、流程、规则管理及会计驱动配置,增强账务信息可得性。会计驱动负责业务信息到账务信息的转变,账务系统集中统一管理会计核算规则。同时,在会计驱动和总账平台运行各节点部署实时监控,实现对系统故障实时预警和问题节点快速定位。
  3. 建立读写分离的可伸缩数据库机制。在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中可探索运用分布式技术架构,将“账务数据安全”和“业务处理连续”放在优先保障位置,在生产数据中心和灾备数据中心分别部署核心数据库服务器和只读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建立会计核算核心系统与上下游关联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和隔离机制,减少会计核算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对数据平台、流程平台等基础软硬件设施的共用兼用,扩大核心系统的存储容量,缩短业务处理和数据查询响应时间,保障高峰时点的业务处理或较长时段的信息查询需求。
  (二)统筹推进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构建央行金融服务综合平台
  1. 整合支付前置与综合前置,推进金融业务一网通办。按照应联尽联、应通尽通的原则,最大程度实现会计核算系统与央行业务系统的交互,推动以柜台受理为主向在线处理为主模式转变。一是针对当前大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同时接入支付系统前置和ACS综合前置系统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宜整合形成一体化的前置系统对外提供资金清算和会计核算类业务。二是建设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统一央行结算管理平台。随着支付清算需求更趋多元化、实时化,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时间持续延长。鉴于会计核算系统与支付系统、SAPS的密切耦合关系,有必要在功能设计上为支持大额支付系统全天候运行做好准备,可考虑将ACS和支付系统的账户管理功能合并,全面涵盖SAPS功能、ACS簿记功能以及支付基础设施资金结算业务功能。三是加快会计核算系统与央行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与再贷款、再贴现系统互联,实现再贷款、再贴现业务由货币信贷部门发起、会计核算系统自动发放;推进与存款保险系统互联,实现保费交存回执实时反馈至金融稳定部门并提供统计查询;推进与货金系统互联,实现发行基金业务由金融机构和货币金银部门线上发起、会计核算系统自动记账。
  2. 拓展综合前置系统自助功能。从对金融机构会计核算服务需求的调研情况看,ACS综合前置系统在降低金融机构人工、时间、交通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服务范围和功能仍需进一步提升。一是在综合前置新增借贷便利还款、存款保险保费交存功能,并将业务回执实时反馈货币信贷或金融稳定部门;二是在有效防控风险前提下,适时为金融机构开通自助转账功能,为金融机构存放央行款项实现更便捷、灵活调拨提供支撑;三是开通账户变更功能,实现金融机构账户信息和预留印鉴印模变更的线上化申请和审批。
  3. 推进数据信息传输电子化,确保交存信息真实完整。针对当前准备金交存数据无法快速全面核实的困境,宜在新一代系统建设中预设电子数据导入接口或直连金融机构行内核心系统。系统根据预先设置的准备金和财政存款交存科目规则,从接口导入或综合前置系统抓取的金融机构报表中获取相应信息,并通过计算公式确定交存数据,实现准备金和财政存款交存业务的自动处理,减少人为调账改表概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深度优化系统流程,提高业务处理自动化水平
  1. 提升系统化处理能力,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宜充分借鉴当前金融机构业务集中处理的新模式、新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②等技术手段,提高影像切片、录入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系统化验证比例、压缩人工处理环节,降低营业人员操作的复杂度,加快由传统的岗位牵制驱动风险防控向系统驱动风险防控模式的转变。此外,主动适应会计核算凭证使用范围和频率不断收缩的趋势,以“收付款账户”为核心,以“金额”为重点,以“日期、备注、附件和操作信息”为补充,推进会计核算凭证的通用化和标准化,大幅压缩凭证种类。探索在业务凭证上提前打印包含业务种类、账户等信息的条码, 通过扫描会计凭证上加载的條码信息,系统可直接获取凭证相关信息,从而优化扫描上传凭证影像切片录入、行号补录等处理流程,自动生成会计记账信息,减少凭证影像对存储资源的占用和切片录入可能带来的差错。
  2. 推进以业务驱动账务,实现参数设置自动化。如为金融机构办理再贷款、再贴现等发放业务时,由系统自动生成该笔再贷款、再贴现对应资产类和表外类账户,并自动完成参数绑定设置及账务划转;到期归还业务完成时,系统自动注销对应的资产类和表外类账户, 内部账户实现全生命周期自动开立、使用和撤销,提高账户管理和业务处理效率,杜绝人工干预风险。
  (四)实施内控规则系统内嵌化,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1. 推进内控规则嵌入系统,实现风险预警处置自动化。在系统中设立全面风险监督模块替代业务监督子系统,建立智能监控和审批机制,将内部控制规则深度嵌入系统管理和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对业务政策规定和管理措施的程序化硬约束。根据风险性质和严重程度,建立高、中、低三个等级风险要素集,对不同等级风险点实施差别化风险预警、监控、处置。借鉴当前金融机构普遍实行的集中授权模式,建立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的分级审签机制,根据风险高低和职责划分将业务分别发送至总行、省级和市级运管中心审批,确保潜在风险隐患得到有效识别和防控,重大资金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置。   2. 全面覆盖与重点监控相结合,提升监督检查风险控制效能。按照“事前预警、实时监控、事后监督”的风险管理理念,推进会计核算监督检查体系优化和整合,将业务监督检查重点转移到实施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上,进一步强化过程监督、风险性监督,提高监督检查的系统化水平,实现由对全部业务逐笔监督转变为对重点业务清查、常规业务抽查,实现有效防范资金风险与提高监督检查效率的有机统一。
  3. 上线电子验印和指纹授权,提高风险控制信息化水平。针对折角验印和手工审签风险较高的问题,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可采用“电子验印+手工校验”模式,以省级为单位建立电子印鉴库,将印章影像与印鉴库印模进行重合度比对核验,对于核验结果为可疑的再辅以手工校验,经双人复核后可强制通过。借鉴当前金融机构普遍应用的指纹识别方式,推行系统用户的指纹登录和重点业务的指纹授权,有权人指纹验证成功后系统自动在业务信息授权人处署名,替代当前会计主管手工审核签字。
  (五)优化数据统计挖掘功能,发挥会计核算数据“晴雨表”作用
  1. 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数据统计标准。按照全面性、实用性、针对性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数据统计指标体系,明确信息采集粒度、频度和方式,大幅提高对各职能部门会计核算信息的采集、加工、输出效率,为信息整合加工及高效共享奠定基础,防范出现因统计标准不统一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
  2. 实现数据统计分析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宜在新系统中采用具有灵活扩展性的统计架构,设置按需灵活增加、删除统计指标及调整、增加数据展现方式功能,确保界面友好、操作便捷。根据业务监测或监管需要,建立自定义数据分析模版,自动生成定制化报告报表,便于跟踪业务变化趋势和账务异动情况,设置新增报表对前期数据的自动导入功能,以便于向前拉伸新增报表统计区间,更好开展对新统计项目纵向比较。
  3. 建立会计核算信息深度挖掘加工机制。针对当前会计核算数据采用的简单汇总分析模式不利于反映数据背后经济和管理含义的问题,积极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在系统中预设数据挖掘分析模式,将海量会计核算信息及其关联基础数据自动转化为符合需求的管理信息,提高数据信息汇总、分析、比较、查询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助力提升决策部门风险管理水平和决策分析水平。
  注:
  ①如預留印鉴核对、客户身份识别、重要会计事项审批等部分有条件应用系统控制的业务,仍采用人工控制方式;对于实行完全人工控制的业务,主要通过登记簿记录等手工方式开展,缺乏系统控制措施辅助。
  ②如工商银行采用的票据业务集中处理模式,在出售给客户的支票上提前打印包含票据号码、客户账户等信息的二维码,不作切片处理由后台系统直接识别二维码采集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    耿   欣;校对   GX)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10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