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阶段,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性发展不仅能有效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但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而言其存在周期较短暂,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薄弱所造成的,因此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当前保障企业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目前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7[21]号),其实行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经济政策改革与调控方面一系列相关要求而制定,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目的是为了引导和推动小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专项规范制度,将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主要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不足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拉动经济,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当前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同时由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效等问题,使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存在很多困难。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强化内部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各类经济损失,构建更扎实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一、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意义探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内部控制始终贯穿于企业整体经营管理过程,只要有经济活动或经营管理,就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研究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对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首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理论意义。通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理论研究,结合内部控制要素和企业经营结果指标,制定出一套符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建设的模型。此外,通过结合企业业务将内部控制的定性指标量化并构建模型,可以有效保障内部控制评价的整体性以及效果。
其次,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际意义。一方面运用所得的评价结果分析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缺陷,根据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进行检验,从而判断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施提供实际性的意义。
最后,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政策意义。一方面可以预警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为企业资产运转、财务数据的精准度以及经营效益的增加提供保障,从而可以有效保障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1]。
二、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思考
为了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对我国中小企業内部控制运行的现状思考,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效整合,对内部控制的完善建设工作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以下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组织架构的设置和岗位权责划分无法形成有效制约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以家族或者合伙人的经营模式发展,企业的执行权和决策权高度集中,其总经理或董事长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监事无法在内控制度下对公司的运行进行监督和指导。而且,大多数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公司组织架构的设置和岗位权责划分无法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制约。发生业务时盲目决策,甚至出现越权行为,工作随意性导致了员工理解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工作效率拖沓低下。甚至有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根据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建立,从而导致企业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牵制,造成管理脱节[2]。
(二)未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无法及时识别风险
目前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由于风险意识薄弱,对风险评估防范机制建设不够重视。缺乏财务管理理论,只注重提升业务及经济效益。没有设置独立的风险管控部门,导致面对风险无任何规范的防范机制,管理者只能依靠主观想法和个人经验判断决策,导致企业反复面临相同的风险困境。
(三)内部控制执行及监督机制不健全,资金管理不到位
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操作中过于强调灵活性,对制度管理规定有所忽视。在实施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制度内容执行,导致出现问题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耗费一般不设置专门的内部监督以及审计部门,加之税务财政等国家职能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外部监督成本较高,使得内部监督失去执行压力,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资金管理风险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安排,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三、优化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策略
(一)完善内部控制机构职位的合理化设置,加强关键岗位监督控制
中小企业在设置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判断,要注意企业部门之间具体职能的科学划分。应避免重复、遗漏发生,精简、高效的职能划分不仅有助于信息的沟通,而且能够有效实现控制目标。
加强关键岗位监督控制管理,主要有:①合理设置不相容岗位,确保不相容岗位由不同的人员担任,对关键岗位进行定期轮换机制,有效防止违规行为发生。②建立舞弊事件举报制度。③建立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办理业务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
(二)以防范风险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领域
将内部控制作为降低风险的主要手段,在考虑成本效益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做到及时识别与控制目标相关的内外部风险,如合规性风险、资金资产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合同风险等。 (三)强化内部控制监督,建立激励机制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主要针对企业部门以及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并将具体情况进行反馈[3]。因此对于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来讲,可以设置专业且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配备较强专业素质的审计人员,从而建立一套预防、发现、纠正的监督防线。对于内部条件不具备的中小企业,也应当建立自我评估系统,对内部控制开展定期评价,或者聘请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审核提出意见或者建议。
此外,针对内部审核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具体情况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有效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依据企业价值观对员工的思想进行统一化、规范化,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首先,企业文化建设并不只针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更应找准定位,宣扬企业文化,更深层次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管理中,体现出企业特色、企业精神等。其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等,应当将规范制度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强化自身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最后,企业内部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也应当加强内部沟通,增強对彼此业务具体情况的了解,针对问题及时解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也蓬勃发展。由于内部控制应用实施过程中相继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才能保持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也应进一步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加强内部牵制及监督机制的建立,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为新形势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密士鹏.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基于双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D]. 南财经大学,2012:52-53.
[2]上海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研究——基于上海集团借助IT系统平台的CSA实践发展的因素分析[J].审计研究学,2011 (6):34-40.
[3]张淑慧.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估方法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2 (25):32-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38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