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对银行金融技术改革的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翔宇
[摘 要] 以国有商业银行为考察对象,他们拥有实施银行金融技术改革的人才条件、政策条件、资金条件。银行金融技术改革方向包括:金融技术改革应满足本土化要求、金融技术改革应遵循结构性变迁、金融技术改革应匹配组织内变革。具体的实施策略为:在银行内部培育危机意识倒逼金融技术改革愿望、聚焦本土化金融服务特点完善存量金融技术改革、对标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突出金融技术的集成化、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压缩组织架构匹配互联网金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银行;金融技术;改革;展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5. 054
[中圖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5- 0125- 02
0 引 言
随着2013年余额宝的问世,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在“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誓言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领导者。支付宝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者,其不仅依赖于决策层的金融创新精神,也依赖于支付宝在长期运营中所建立起的技术优势,以及阿里巴巴集团所形成的“云计算”技术优势。从中不难知晓,我国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唯有夯实金融技术基础,才能为自身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条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考察对象,他们拥有实施银行金融技术改革的人才条件、政策条件、资金条件,但为何在近6年时间里仍是以跟随者的姿态存在于互联网金融环境之中呢。其中的原因很多,而未能在全员范围内形成以金融技术改革去应对经营危机的意识则是关键。为此,本文将在对银行金融技术改革展望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1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金融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结合笔者的调研,可将挑战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1 银行金融技术先发优势逐步式微
早在21世纪初国有银行已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出了网上银行服务平台,客户通过在线下开通网上银行账户便能在PC端办理基本的金融业务。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以及金融技术创新主体的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最终使得国有银行的金融技术先发优势逐步式微。作为银行主要挑战者的各类第三方支付平台,他们并不存有银行在树立先发优势时所遗留下来的沉淀成本,而且以一种主要与移动端相嵌入的App金融软件去为客户提供理财投资服务,这就在替代效应下进一步促使银行金融技术的先发优势损失殆尽。可见,只有提升金融技术的安全性、便利性、移动性,才能迎合大众的口味。
1.2 银行金融技术后发优势还未显现
在余额宝问世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国银行业充斥着斥责之声。银联公司甚至上书决策层,试图取缔余额宝这种金融产品。然而,国家鼓励创新的态度却是坚定的,所以国有银行在之后的近两年里都是以负面和观望的态度去对待互联网金融模式。由于存在着态度上的迟疑,也由于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持续发力,导致了银行金融技术的后发优势还未显现。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质承担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通过培育金融产品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去实现极化效应,并在极化效应所建立起的规模效应下去完善和优化金融技术。由此,银行单靠自身的金融产品类型和一己之力去实现后发优势,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1.3 银行金融技术的锁定效应较明显
上文已经提到了“沉淀成本”,沉淀成本的产生根源在于资产专用性损失。由于银行率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开通了在线金融服务平台,所以银行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专用性资产。若是对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技术发展方向,必然面临着去除存量资产、引入增量资产的局面,前者将产生沉淀成本,后者这将产生会计成本。所以这些都决定了,银行金融技术的锁定效应较为明显,所以需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金融技术改革之路。
2 对银行金融技术改革的展望
从以上的论述出发,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银行金融技术改革做出展望。
2.1 金融技术改革应满足本土化要求
在银行金融技术改革中需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那就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社会公众建立起了紧密的金融联系,这种联系又进一步树立了银行在本土的品牌号召力。因此,银行金融改革应满足本土化要求,即满足当地社会公众对日常金融服务的需求。将目光放置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中不难发现,它们尽管具有金融技术优势,但这些金融技术优势缺乏区域植根性,而且对于地处城镇边缘的居民户而言,更难以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技术去解决日常生活所需。因此,这又从竞争者的竞争劣势中映衬出了银行实施本土化金融技术改革方向的合理性。
2.2 金融技术改革应遵循结构性变迁的改革方向
银行在开展金融技术改革时需要重视对存量资源的消化问题,上文已经指出了银行在金融技术改革中所面临的挑战,所以银行必须在正视这些挑战的基础上去制订合理的改革方向。本文建议,银行金融技术改革应遵循结构性变迁的改革方向。所谓“结构性变迁”是指,以增量资源投入去开发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对于存量资源则以相对保守的姿态去强化本土化金融服务的能力,随着增量资源规模和所带来效益的不断增长,再从战略转型中逐步压缩过剩存量资源。而且,此时过剩存量资源也已处于固定资产折旧末期,所以会降低金融技术改革所带来的沉淀成本。
2.3 金融技术改革应匹配组织内变革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下可知,随着银行实施金融技术改革作为改革任务的一部分,银行内部的技术组织架构也需进行变革。在变革技术组织架构时面临着压力集团所带来的挑战,压力集团可以通过负面舆论、职务影响等方式阻挠金融技术改革的不断深化。因此,金融技术改革应匹配组织内变革也构成了未来的改革方向。
银行金融技术改革属于长期工程也属于系统工程,所以在落地于实践中去时还应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为此,下文将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3 具体的实施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 在银行内部培育危机意识倒逼金融技术改革愿望
本文聚焦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技术改革问题,针对该银行目前的组织生态环境,建议在银行内部培育危机意识,以此去倒逼执行层实施金融技术改革的愿望。具体的实施策略为:(1)在银行内部分层级开展互联网金融知识培训,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在各执行层找差距、寻出路。(2)邀请互联网金融专家为执行层开展专题讲座,拓宽执行层的互联网金融眼界,并消除“井底之蛙”对他们所造成的困扰。(3)银行决策层制订金融技术改革战略,并在战略目标管理下推动各执行层按计划完成相应任务。实践表明,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危机意识培育模式,便能在银行内部产生“鲇鱼效应”去提振金融技术改革的愿望。
3.2 聚焦本土化金融服务特点完善存量金融技术改革
银行在先发优势式微,后发优势还不具备的情况下,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寻求金融技术改革的突破口,应防止全面使力和盲目使力。本文建议,当前首选应聚焦本土化金融服务特点,去完善存量金融技术改革工作。通过调研发现,本土金融服务的需求类型主要集中在:定期储蓄项目、教育基金储蓄项目、大额理财项目,以及与当地各职能部门合作提供的生活缴费项目等。上文已经指出,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这些领域存在着比较劣势。因此,银行应在便利化、移动化、线上线下同步化的理念下,对存量金融技术实施精细化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应纳当地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以接地气的方式去巩固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优势。
3.3 对标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突出金融技术的集成化
在增量金融技术资源的培育中,需对标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本文建议,随着互联网金融服务已从PC端逐步迁移至移动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端成为社会公众寻求金融服务的主要平台。因此,银行需提出金融技术的集成化,即在App软件中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完善的银行金融服务。具体的实施策略为,银行应在寻求第三方技术供应商的帮助下,积极组建自己的信息化技术研发团队,该团队由省级银行分支机构分别组建,并服务于省级以下的分行。在App中应集合:转账服务、定期储蓄服务、房贷服务、小微企业在线申请贷款服务,以及理财和投资类服务。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发挥银行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
3.4 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压缩组织架构匹配互联网金融
目前,各大银行已经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服务能力。而且,国有商业银行也逐步压缩组织架构,特别取消了许多可以由客户自助的金融业务窗口。随着银行结构性金融技术改革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压缩组织架构使之与互联网金融相匹配。本文建议,银行应组建在线金融产品营销团队,配合线下常规营销将银行金融产品向域外推广,逐步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金融产品服务相同步。而且,银行也应与支付宝、微信在内的知名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推动自身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销售。依靠这种模式,便可以使银行金融技术改革更聚焦于自己的专长领域,并在开放式的合作关系下获得“1+1>2”的经营局面。
4 小 结
我国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唯有夯实金融技术基础,才能为自身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以国有商业银行为考察对象,他们拥有实施银行金融技术改革的人才条件、政策条件、资金条件,但为何在近6年时间里仍是以跟随者的姿态存在于互联网金融环境之中呢?其中的原因很多,而未能在全员范围内形成以金融技术改革去应对经营危机的意识则是关键。本文从:金融技术改革应满足本土化要求、金融技术改革应遵循结构性变迁、金融技术改革应匹配组织内变革三个方面对银行金融技术改革进行了展望。本文建议,改革的实施策略在于:在银行内部培育危机意识倒逼金融技术改革愿望、聚焦本土化金融服务特点完善存量金融技术改革、对标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突出金融技术的集成化、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压缩组织架构匹配互联网金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战国.实施龙头带动和集群化战略 着力打造“金融豫军”十大集群[J].决策探索,2018(2):18-19.
[2]杨艳琳.试论金融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J].金融与经济,2015(4):14-17.
[3]吕清.试论“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前景展望[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9(5):185.
[4]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86-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43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