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师生协同创业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师生协同创业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的有效举措,实现师生创业过程中互补效应的重要途径。传统模式下,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很难实现共同成长,也不利于创新项目进一步开拓,在此背景下,研究师生协同创业的机制、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创业的成效,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协同;创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10-0144-03
  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ve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y
  Xu Lei Wang Xiaoxue Li Guishang Gao Zhiya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Abstract: Collaborative entrepreneur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achieve the common progress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supplementary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traditional mode, it is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guide students to start businesses, and it is also not conduciv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projects. Under this backgrou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to study the mechanism and safeguard measures of collaborative entrepreneur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repreneurship.
  Keywords: collaborative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作者簡介]徐蕾(1982-),女,汉,河北衡水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王晓雪(1984-),女,汉,河北衡水人,助教,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李贵赏(1977-),女,汉,河北省衡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基金项目]2018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背景下高校师生协同创业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803120131);2019年河北省人事厅课题“京津冀协同下雄安新区急需高端创新人才目录编制与高层次人才聚集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RS-2019-7016);2019年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测度及动力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8454231);2018年衡水学院教改重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业自主预警机制的研究”(课题编号:jg2018007)。
  协同是资源整合并创新的一种管理方式,要实现协同需要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以实现文化协同、制度协同、知识协同等等。教师和学生创业能力的共同提高既是高校的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一、师生协同创业的意义
  协同创业符合高校的发展需求。传统的创业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注重填鸭式的创业教育、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创业行为的引导,从效果视角来看,学生学到了基本创业知识和能力,但缺乏进一步探索的动力和创业的质量。因此在协同视角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业,实现协同效应,更加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业氛围的打造。
  协同创业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封闭的创业培养模式。封闭的创业教育本身固有的缺陷限制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学生进一步创业的需求,而协同创业打破了这种局限性,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协同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保障。
  协同创业集聚了相关资源。协同创业解决了高校资源的分散问题,实现了高校—教师—学生等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资源的互补效应。协同创新创业对于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了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师生协同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协同创业文化缺失
  传统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创业模式深入人心,一方面缺失创业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造成了教师创业指导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依赖教师,缺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学生创业积极性不足。从现阶段来看,师生协同创业还刚刚起步,文化沉淀还不足,从而导致师生协同创业意识的缺乏。另外,教育部门还未能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从而影响相关机制的形成。
  (二)师生创业资源支持不足   资源是保障师生协同创业的核心要素。要保障师生协同创业的开展,需要充分调动高校内外部各类资源,包含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包含制度、文化等,有形资源主要是资金、平台。校外部资源包含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平台保障。但目前现实情况是各类资源对师生协同创业都不能提供有力保障。
  (三)师生协同创业中教师能力薄弱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指导教师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素养决定了协同创业的质量,一方面指导教师一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但缺乏相关创业背景的支持或者没从事过创业活动,另一方面社会缺乏支持创业教师的相关制度保障,比如职称晋升、激励机制和制度引导等。另外,高校注重创业课程的开设,未能有效地与实践有机结合,因而创业教育的质量不高。
  探索师生协同创业的机制,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创业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指导教师的创业指导素养和实际指导能力,以上两方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有效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才能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促进师生协同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促进师生协同创业
  大学科技园区是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推动的建设项目,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大学科技园区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企业孵化、高科技人才集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并以此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高校通过大学科技园区整合创新资源,利用教育教学实验室、实训中心等场所为师生协同创业提供了载体,一方面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软硬件环境,能有效地开展师生共同创业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科技园区的优惠政策、融资平台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系统,完善了师生共同创业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打造了优秀学生培养的人才体系。但现实中也发现,大学科技园区对于提升服务环境和促进科技创过转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不高、科研配套设备利用有限、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一方面要提升大学科技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在师生协同创业过程中,共同探讨创新创业的成长机制并制定措施,最终达到大学科技园区和师生协同创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同时,协同创业要求高校制定相关保障措施,满足社会的创新需求,为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也能为师生协同创业活动提供社会价值的认同。其次,协同创业以任务为导向,跨师生、学科、区域等的协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协同发展的阻力,从而促进了师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最后,社会资源、科技园区平台、高等学校通过协同有机结合,为师生共同创业提供资源保障。
  (二)构建师生协同创业机制
  为保障师生协同创业的顺利开展,通过构建协同机制,促进师生协同创业能力的提升,充分协调好高校在构建协同价值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在构建师生协同创业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是否能有效开展师生协同创业部分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为协同创业活动提供支持,营造师生共同创业的环境氛围。其次,高校在促进师生协同创业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注重教師创业能力的培养,定期举办创业能力培训班,强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在教师培养上按照教学型、研究型、研究和教学型,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为创业型,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创业能力的提升。最后,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创业竞赛、实习实训等活动中,打造属于自己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有效执行。
  构建师生协同创业机制平台。高校强化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融于平台中,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从而促进师生创业活动的开展。
  构建评价体系。以往的教师能力评价注重科研与教学,缺乏创业能力的考核,通过量化创业能力指标体系,认可教师的创业活动,挖掘教师的创业潜力。通过教师参与企业分红、专利入股等形式激励教师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活动,以学分奖励、休学政策、优秀大学生评比等方面纳入考核体系,充分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
  师生协同创业给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依据协同理论,构建师生协同创业的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促进创业文化的形成,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协同创业中来,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占熬,钱翀,叶春霜.创新创业共生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6):12-14.
  [2]高明,路一凡.浅议斯坦福大学“三维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科研与服务[J].教育探索,2016(12):120-124.
  [3]刘俊杰.高职院校师生创业成功要素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5.
  [4]林小军,刘君,张红岩,马青丽.基于课外师生工作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4):26-28.
  [5]周海涛,董志霞.美国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6):100-104.
  [6]王红雨,闫广芬.师生认知视野下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问题描述与改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5):72-79.
  [7]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38(1):70-76、105.
  (责任编辑:张彤彤 蓝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3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