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速增长,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组织。互联网金融产业刺激了银行业又一次的历史变革,为银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也都纷纷加入互联网金融行业,改变原有的传统发展模式。内审部门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内审部门工作体系不完善、工作方法落后、复合型人才缺乏的问题。为此,本文根据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系统、创新金融科技审计手段、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及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大力扶持,互联网金融产业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主流。互联网金融不断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影响了传统银行业的发展,撼动了传统银行业作为唯一媒介的交易地位。在这一形势下,传统银行业将危机转化为机遇,顺势而为,推陈出新,推出了许多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要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进一步巩固创新银行业在对公、对私等多方面在金融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一、银行内审部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现状
  (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方向的政策支持
  2015年国家提出了互联网+银行计划,为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改革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包括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在内的所有银行都纷纷开展互联金融业务,推出了各项服务与产品。进一步加速传统银行业改革,推动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焕发新的生机。
  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先后颁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关于条例与指导意见。
  政府已经组建“国家审计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部审计”多向监管的审计监督体系。以央行、国家审计部门、银保监会等政府部门对金融行业的有效监管,银行业协会利用自身力量营造健康的行业环境,企业内部审计合规有序的操作,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推动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内审部门应对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做出的改革
  在互联网金融产业高速发展的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银行在借鉴国外互联网模式并且符合国内市场环境的基础上,也相继推出了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如利用互联网技术研发App客户端、开始涉及直销银行式金融业务。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推出各项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型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实现了传统银行产业产品、服务的各项转型,适应市场对银行业的需求。
  在审计线索上,商业银行从原有的纸质记录逐步扩展到电子化、数据化的业务审计查证。在审计范围上,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原来以审查业务流程操作的合法性、规范性等内容为重点逐步转向了以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评估为重要审查对象。并扩大了数据的审计范围,如将电子邮件、文件傳输等相关数据和材料也包涵在内部审计范围内。在审计方法上,传统的人力手工审计方式逐渐被数据化、智能化的电子信息操作方式所替代。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体系不完善
  当前,商业银行针对原有的传统业务建立起了一套完备成熟的内部审计规范,对传统财务、业务合规性的审计监督都有较为完整的审计操作流程。但是面对以互联网金融为主的产品及服务,还未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作为新一代互联网金融的银行业还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内部审计准则。
  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审计工作认识和对系统控制风险应对与业务风险防范相结合的认识并不到位。不能有效依据互联网金融潜在的风险,进行相对应的内部规范性审查,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作为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信贷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有相对较高的风险。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方便客户、提高工作效率。信贷业务的线上操作已成为业务操作的主要工作方式,相关的数据已经由过去的纸质数据转为了电子数据。操作手段走上了自动化、编程化和数字化的道路。若依旧按照原有的现场纸质审计已经无法取得全面、系统的审计证据。如果银行的内审部门还依照原有的审计标准进行监督和审查,并不能起到行之有效的防控风险的作用。
  同时,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差异在于内部审计更容易受到单位内部相关人员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个细致、标准的审计规范,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判断,易造成内部审计风向控制不到位、审计有效性不足,以导致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二)内部审计工作手段落后
  传统的商业银行内审工作中重点主要在于事后审计,对降低银行业务风险识别、计量、风险责任的事前要求与防范较少。事前和动态的审计监督并没有成为审计工作的日常。对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分析与调控也比较少,不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审计信息。
  目前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依旧还是通过现场审计方式来进行,不仅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而且也不适用于当前越来越广泛的电子化业务。同时,银行的内部依旧是需要审计人员做大量的现场工作来保证内审结果的准确性,还不能达到依靠内部审计系统的数据进行完全的电子化内部审计操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此可见,落后的审计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复合型人才数量不足
  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由有过业务操作经验的银行从业者组成,普遍以金融及相关专业为主。对电子信息技术了解较少,不能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有效融合。这就影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电子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依旧像过去一样仅仅依靠审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判断,对电子化的审计软件,数据分析利用率并不高。从而产生了审计工作效率低,恶性循环的现象,不利于内部审计整体的长远发展。
  三、优化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银行内部审计操作的建议   (一)完善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系统
  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变化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模式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转变,由于商业银行的产品的增多,国家和银行行业规定各项制度逐渐的完善,内部审计需要更加的规范化和程序化,需要更加关注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经营环境以及各个部门的商业数据。
  建立与互联网金融背景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规范。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细则,与时俱进,完善系统,制定相关监督机制,做到内部外部、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已成为银行大力发展的方向。所以为适应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审计工作也要做到电子化,紧跟互联网金融大方向,创新金融科技审计手段。防止和规避银行由于电子业务的发展所带来的风险,确保客户和银行资金安全。
  (二)創新金融科技审计手段
  转变审计工作重心,认识到经营战略风险和经营实际风险等方面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把风险评估放在审计工作的重点,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范围,做到由被动变主动的审计态度的转变。
  将审计工作贯穿到整个银行业务的工作中,尤其是风险性较强的业务,对其要有一套全面的审计工作的流程。并且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化、电子化已经是银行业务的常态。所以审计工作要将传统的现场工作方式与电子化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审计软件和有效的计算机系统实现对风险的全程监控,使审计工作能够对于非现场的风险做到有效的防范与干预。
  同时,审计工作人员要综合利用多种审计方法,确保每一个审计环节都能够准确充分地进行有效监察。并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和分析,得出充分有效的数据进行整体的总结与规划,为下一步的审计工作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审计专业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其中包括审计、金融、法律及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培训,掌握互联网金融审计的方法。只有熟悉并掌握审计电子信息系统平台的操作方法,真正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才能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完成实质性审计程序。
  增强审计人员与业务操作人员的交流频率。一方面使审计人员及时有效地了解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抓住审计重点。另一方面也提高业务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严谨性。进一步促进审计工作效率,提高审计应用价值。
  四、结语
  在互联网金融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内审部门作为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内部防线,需要紧跟银行的发展方向,适应银行整体发展的需要,实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简介:张继中(1982—),男,浙江杭州人,本科,主要从事银行审计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45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