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疫情环境下智慧物流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何确保抗疫物资及时到达和保障居家隔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急需解决的时代课题。伴随着改革開放蓬勃发展的物流业,在这次疫情中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本文重点探讨智慧物流在抗击疫情中体现的作用和后疫情时代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慧物流;新冠疫情;作用;发展趋势
   一、疫情环境下的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功能,从而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智慧物流的推广,不仅能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得到保障,同时对于物流行业提质增效起到深远影响。在疫情期间,救援物资运输和网上购买配送的速度之快无不体现着科技在物流业运用带来的价值,在这方面,我国的顺丰集团、京东集团体现最为明显。我国政府对于智慧物流行业发展较为重视,同时发布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推动了智慧物流发展,关于物流的新科技、新技术、新设备得到鼓励和支持。在此次疫情的契机下,我国智慧物流建设加快马力,将迎来新一轮提速期,在后疫情时代下,精准投递、无人运输、无接触配送能够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二、疫情环境下智慧物流的作用
  疫情爆发需要坚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做到群防群控,笔者看来智慧物流主要发挥了五大作用,分别是:
  1.平衡供需
  疫情突发以后商品需求迅速增长,人们处于抢购囤货状态,如果放任大家抢购,这些物资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如果放任感染病例较少省份的消费者大量购买并囤积市场上仅有的口罩,那么这些口罩很可能仅是被闲置在家,而疫情严重的地区却无法获得急需的抗疫物资。基于SEIR流行病传播模型预测了疫情物资需求,避免非疫情严重地区出现疫情用品囤积的情况。SEIR模型基于人们在恢复后对疾病具有终生免疫力的假设上,对各区域的患者人数、疑似人数、传播路径进行预测,并进一步结合区域人口规模预测疫情物资需求,并控制需求以确保将有限的物资分配到最需要的区域。同时发动上游厂商增加产能,加速供应。
  2.全渠道供应
  民生商品的需求,平时更多在线下,疫情发生后,人们居家隔离,这些商品的需求迅速转移到线上,京东集团的创新项目物竞天择全渠道供应链平台此时发挥重要作用。它针对用户的线上订单,通过实时匹配离用户最近的线下门店的商品库存,配送到家。如果以前北京的消费者订购两瓶5升的食用油和一袋米,那么产品需要先从京东仓库发出,然后到达顾客附近的京东物流配送站,再配送给客户。全渠道解决方案将不再仅依赖京东仓库的库存,而是通过算法匹配距离顾客最近的实体店,然后从那里调用库存配送。疫情期间,上百个城市的上万家线下门店与京东一起,通过全渠道供应链平台向广大用户配送商品,日均配送量约为疫情暴发前的五倍。
  3.仓网优化
  针对物流产能问题,疫情刚好发生在春节期间,许多物流工作人员还在放假。加上部分交通线路被封锁,物流运输及配送变得非常困难。这将导致部分仓库无法正常供应其原来辐射范围内的城市,延误大量配送时效。在人力资源吃紧的情况下,将货物从京东的区域物流中心运输到下级仓库,比如前置仓,也十分具有挑战性。“多级网络分层优化”根据最新疫情信息实时分析仓网状态,从而计算省市间仓网中的库存分布并重新规划运输。该平台还使京东的供应商可以直接向京东的前置仓交货。疫情期间,数百种供应商品绕过了原有的区域运输系统,直接供应到了京东的前置仓。
  4.早期预警模型
  随着疫情期间人们对口罩、酒精等疫情物资需求的暴涨,个别商家趁机大幅度地调高商品价格,还有个别商家提供虚假的库存数量导致用户购买后没有商品发货,影响用户体验,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平台商家的信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人工方式从数十万条信息中找到这些投机行为异常困难,基于智能预测、异常数据检测等算法技术,建立风险预警模型,识别出疑似不合理涨价、超卖隐患的操作行为,规范商家运营。
  最后是未来一定周期内经济压力及产业产能不足带来的挑战。疫情期间,结合本次新冠疫情期间的数据表现,不断地推演对各个行业未来的趋势预测,积极与供应商合作伙伴沟通未来的形势、遇到的困难,通过反复地沟通与协调,达成最有效的恢复预案。
  5.共建应急供应链管理平台
  疫情期间,面对各地不同的需求,如何把相对短缺的医疗防护物资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了决定抗疫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数字化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在此环节扮演了重要角色。以湖北省政府和京东的合作为例,通过共建“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京东帮助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实现了需求、采购、调配、送达到捐赠的全场景全面协同:通过数字化技术连接需求方、采购方、供货方三方,将医疗防护物资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数据和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整合,从而在上游指导生产决策、监控生产进度,在下游精准测算不同需求的优先级、进行科学调度并可视化发放过程,从而实现“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6.加深信赖
  疫情之下,促进了上下游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只有建立在共担风险、共享信息、共同获利的新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上,秉承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宗旨全力保障商品供应,并做到“天天低价、让利于民”,才能最终获得群众的认可,树立品牌形象。
  三、后疫情时代智慧物流的发展对策
  1.加快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
  智慧物流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当前,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达不到物流企业的用人需求,后疫情时代对智慧物流的人才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的物流专业群课程建设要以“产学研”一体的思路,将重点放在以实际产业来源为主的经验型、技术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注重校企双制共育智慧物流人才,打造智慧物流专业群实战金课、智慧物流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共同建设智慧化、高端化实验课程,共同培养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全面提升专业办学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生高目标、高质量、高端化成长成才。   2.加快运输作业业务流程优化
   由于我国地域广、人口多,因此很多企业从未过多关注运输作业优化问题。疫情之下,订单爆增,时效要求急迫,繁琐的物流运输流程,让大部分物流企业运转变得举步维艰,同时由于缺少简单的操作指令和直观的工作说明书,也让快速上岗的员工无法及时跟进企业的工作要求。此时,智能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智慧运输管理系统能最大限度优化运输方案,节能高效的满足运输需求。
  3.加快推进末端配送改革
  疫情之下产生的无接触配送对末端配送改革提供契机,末端配送一直存在配送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配送商品品类多样、规格不同、配送难度大和客户对配送质量要求高等问题,无接触配送用户在下单后,通过订单备注、电话、App内即时通信系统等方式与骑手约定位置,进行包裹自提,这缓解了“最后一公里”的运力安全挑战。另一方面,在感染最严重的地区,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病房送药机器人等无人设备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相关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大数据分析的支持。通过快递柜的投放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既减少了物流企业末端配送的难度,也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此次疫情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无人化、智能化、无接触化的新需求。这些需求引发了物流企业对相关数字化技术的新一轮思考与尝试,也将推动物流企业深化数字化转型。
  4.加快柔性供应链建设
   柔性供应链是指快速而经济地处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或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强大的供应链应该具备三种能力:弹性、韧性、柔性。疫情期间口罩供应紧张,于是,全国的制造企业迅速把生产线转移到了口罩机和呼吸机,仅深圳就有1500多家企业。短短2个月,国内口罩的日均产能从2000万增长到2亿,暴增10倍。这说明这些企业的改造具备很强的柔性,可以根据爆发性的需求建立生产的能力,适应在突发的大规模公共事件上的应急需求。而在物流领域,中国的供应链同样显示出了强大的柔性。在疫情期间,京东物流有能力保证最后50米、10米的配送场景,甚至在武汉,以供应链科技为依托,京东物流还完成了配送地图采集和机器人测试工作,全国范围内无人机、无人仓保持常态运营,大大降低病毒传播可能性。京东物流还承建湖北当地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运用供应链科技直接参与到政府部门疫情防控工作中。
  四、总结
   疫情加速智慧物流的发展,从市场需求来看,客户越来越需要柔性化、敏捷化、定制化的物流服务,传统的物流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结合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以及此次疫情的防控经验,城市和企业也将加快建立高效、智能的物流系统。因此,后疫情时代要加快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进末端配送改革、加快运输作业业务流程优化和柔性供应链系统的建设,重塑商业发展关系,再造产业发展新结构,打造产业发展新生态,深刻地改变产业发展方式和分工体系,从而成为物流业转型涉及到主要源泉,成为我国智慧物流业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李桂芳.疫情下的中国供应链:思考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0.08,28-30.
   [2]陈祥森.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和供应链[J].中国储运,2020.04, 30-31+33-34.
   [3]陈洁.疫情下的物流新价值[J].知识经济,2020.11,66-68.
   [4]何黎明.抗疫情、保通暢,打通物流生命线[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06,8.
   [5]江宏.疫情下末端物流的发展变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0.04, 70-73.
   [6]喜崇彬.疫情之下,物流行业的应对与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0.04,104-106.
  
   作者简介:刘哲(1979- ),男,汉族,湖南常德人,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49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