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服装设计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宁 冯浩

  作者简介:孙宁,(1979.8.-),女,硕士,讲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服装教研室教师。
  冯浩,(1979.11-),硕士,讲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服装教研室主任,教师。
  摘要:本文从改革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突破传统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专业师资建设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服装设计教育改革,论述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生活中,服装成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这些都使服装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服装设计界一直在探讨的话题就是艺术和技术、市场和个性的矛盾,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教育的改革也围绕着这一话题。
  究竟应该怎样进行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教育的改革?这个问题值得深究。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注重某一专门职业的培养,因此,大学的培养目标也应同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高等院校服装设计的教育也应如此,应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定位。针对这一目标定位,服装设计教育改革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服装设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改革传统的服装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一)以实践为本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在很多领域都普遍适用的定理在服装行业也不例外。
  据调查,服装设计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在其工作岗位上因为其坚持设计的到个人理想化原则,没有按企业的需求和原则进行创作,导致其设计采用率比较低。现在的服装设计师也已经从早年的学术型,逐渐走向动手型,已经从纸面设计型,走向生活实践设计型。这些资料都显示出:仅注重艺术型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在进行服装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教学创新的根本在于结合专业课程,完成实践环节。
  最近几近,学校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专业技术的培养,但是却忽视了教学的实用性与实践性,教学设计和教学理论都太基础化理论化,没有同社会和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相结合起来,教学与实际相脱离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经营体制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做为企业来讲,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了第一位,做为企业来讲,对待学校学生的实习也是有一定条件的,都是排在企业生产的后面。就算有的时候接收了实习生,安排好了实习计划,如果企业有需要都会随时变化这个计划。所以学校应该加强自生的校办生产性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让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为本校的学生的实习提高更好的平台,按当前国家工程师的标准来培养学生。
  (二)改进绘画基础教学模式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服装设计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但绘画基础只能完成设计中的一部分内容,也就是服装设计效果图的绘制。大部分服装设计院校的绘画基础教学,沿袭的是美术院校传统的绘画基础教学模式,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首先,纯艺术绘画在艺术类学生入学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大学期间专业课程设置的比例本身就很少,绘画基础课程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再次,服装是针对人的设计,作为服装设计师只需对于人体的基本结构、基本比例以及男女人体的体形特征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并能够用绘画的手段准确的表现出来就可以了。而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变化统一,才是服装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主干内容。
  服装设计除了要多画,还要多裁、多做,要把设计构思、创意变成现实。不能只强调点、线、面和画“服装画”的要求,还要掌握服装的制作工艺和面、辅料的选择,以及市场的营销和生产的管理。要避免单一模式的教学,应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开发。
  (三)将服装的款式、结构与工艺设计融于一体
  目前服装设计教学,款式造型与结构设计相分离现象还较普遍。对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只停留在画纸面效果图作业上,没有把款式造型设计效果与结构变化原理对应起来讲授。结构制图课教学仍然较多地注重在常规服装上,对于款式造型设计及所对应的结构变化分析缺少必要的教学环节。服装工艺实验通常仅集中在常用款式的服装工艺上,如裙子、衬衫、西裤、马甲、西服等。
  服装设计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给学生多练、多实践的机会,使其能真正了解服装设计的本质,随意设计、变化服装的款式结构,将服装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各项技能融于一体,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以专业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模式护士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及他们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也忽视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些不足。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只要能接受百分之三十就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当然,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依靠这种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是不可行的。
  要突破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必须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改革。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应培养学生学习服装专业的兴趣,提高服装教学的效率,改变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再以讲授法为主,应该更多地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还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模式为自主式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然后教会学生分析、处理并且运用这些信息。
  三、专业师资建设
  要培养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一)专业师资存在的问题
  来自高等院校从事美术工作的教师,美术功底深、艺术修养较强,对服装工程的知识了解不够,对服装的本质认识不深,其教学指导思想存在错位倾向:重视对美术基本功和服装画的描绘技法训练,而服装设计所涵盖的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没被更多地意识到。造成了学生只会画,不会裁,也不会做,无法使设计意图得到完整体现。
  还有大部分专业教师是高校毕业生直接留校任教,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照搬空洞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方面,把专业教师送去最好的服装院校进修,补充专业知识;送去培训机构深造服装设计专项技能;送去名牌企业进行岗位生产实践锻炼和学习企业的新技术;另一方面,把企业的专家请进学校作讲座和作新技术培训。
  四、结束语
  当今的服装设计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发展方向。只有当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环节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时,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服装设计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获得就业生存的能力;使企业可以获得适应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的员工。(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元风.服装设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15~27.
  [2]黎蓉. 全球化背景下服装设计教育的思考[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02:23-26.
  [3]陈满红. 浅析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式[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245-2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5801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