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高校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鉴于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运用实证法从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视角对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基于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和职场规划三个方面的调查数据分析,提出德语人才培养的三点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德语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驱动,明确构建“德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第三方评价为依据,合理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关键词 地方高校;应用型德语人才;市场需求;“德语+”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5-0037-04
  一、研究背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德两国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德双方的密切合作使德语人才的需求呈上升且多元化的趋势。为了满足社会对德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已有百所高校开设了德语专业,然而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同质化培养严重,专业特色不突出,多注重德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忽视用人单位对德语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场素质等方面的需求。这种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脱节与错位现象,说明高校在德语人才培养供给侧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本文就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现状,从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和职场规划三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德语教师、德语专业在校本科生、与德语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试图找出“供”和“需”之间的矛盾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的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首先,对调查的高校德语教师、德语专业在校学生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得出三方就目前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即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和职场规划,然后設计网上访问问卷,最后采用专家评定法和重测法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
  本研究的三方调查对象分别是某省属高校的2014、2015、2016和2017级四届德语专业在校本科生,共计146人;与该校德语专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事业单位、国企、合资企业和私企等单位管理人员40人;来自全国十余所高等学校的德语专任教师32人。共回收问卷218份,问卷有效率达到100%。
  (二)研究内容
  本次问卷共包含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和职场规划三个大的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五个问题。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包含的问题有:掌握德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德语专业等级考试的重要性;掌握英语、计算机等技能的重要性;提升口语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参加“德语辩论大赛”等专业赛事的重要性。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包含的问题有:本校实践类课程安排比例的合理性;实践类理论课程(如商贸德语、旅游德语等)的重要性;见习、实习等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性;提升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性。职场规划方面包含的问题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敬业精神的重要性;情商在职场中的重要性。以上这三大方面的问题来自对教师、学生和企业管理人员三方进行访谈而得出的结果,涵盖了德语人才培养由“入口”到“出口”的关键内容,且三方在德语人才培养中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数据的匹配程度来观察三方对待同一问题的回答结果,从而找出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提出相应对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问卷使用了五分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作为选项,分值分别表示:5(十分重要),4(重要),3(不知道),2(不重要),1(十分不重要)。
  首先,在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三方的数据匹配程度较高,教师对此部分认知程度最高,学生次之,企业与前两方态度略有不同,见图1。就掌握德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来看,90.46%的高校德语教师认为十分重要,与教师的高认可度相比,学生(79.45%)稍有降低;然而仅有50%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十分重要,与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差别较大。对于多数企业管理人员来说,德语基础知识仅是学生的必备知识之一,而不是企业所需的全部知识与技能,这一观点从三方对于德语专业等级考试的认可度数据(三方的平均数据为58.5%)可见。在校生除了应具备德语知识外,还应具备其他实用技能,如对于英语、计算机等技能重要性的调查结果上,大多数学生(67.12%)、教师(78.13%)和企业管理人员(80%)认为十分重要。此外,在提升口语能力等语言综合能力方面,学生(84.38%)、教师(78.08%)和企业管理人员(77.5%)认同度均高,这说明语言综合能力已然成为德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最后,在参加“德语辩论大赛”等专业赛事的重要性方面,84.38%的教师认为其十分重要,学生和企业管理人员(超过70%的比例)也认为外语专业学生应多参加专业赛事。专业赛事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也可激发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
  其次,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三方的数据分布呈多元化态势,见图2。就目前实践类课程安排比例的合理性来看,仅有30.82%的学生、21.88%的教师和25%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十分合理。上述数据显示,目前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合理的方面,这也说明了高校目前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亟待改革。在对实践类理论课程进行评价方面,17.5%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实践类理论课程十分重要,与之相比,更多的学生(52.74%)和教师(40.63%)认为十分重要。该组数据说明了目前校企之间对学校所讲授的实践类理论课程的认可度存在差距。相比实践类理论课程,三方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另一主要教学环节——见习和实习重要性的态度较为一致,均超过了50%。大家都认为见习和实习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此外,在“大创”项目的调查上,三方态度明显不同:有56.25%的教师认为十分重要;有30%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十分重要;作为参与者的学生,仅有23.28%认为十分重要。这一方面体现出教育机构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不够,很多信息不够畅通,这导致企业对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不知情、不了解;另一方面体现出部分地方高校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对此项目认识不足。最后,在提升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性方面,75%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十分重要,但是教师和学生对此并不热衷,仅有50%的教师和34.93%的学生认为重要。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学生在从事科研活动时既可不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又可以提升自身思辨和创新能力。通过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企业已认识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对于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企业既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更看重员工的创新能力。然而,在这方面教师和学生对此认识并不深刻。一些地方高校教师认为科学研究更多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人应该关注的事情,外语类的本科生只需夯实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就足矣了。显然这种误区是值得高校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思考和改正的。   最后,在职场规划部分中,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数据匹配程度较高,而尚未步入职场的学生对此方面认识不够深刻,见图3。21.23%的学生认为团队协作能力在职场中是十分重要的,而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对此认可度超过80%。64.38%的学生、68.75%的教师以及72.5%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十分重要,可有的放矢地为未来的职场生活做出相应准备。在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方面,82.5%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其十分重要,并将企业文化视为核心凝聚力,对此学生的比例为58.9%,教师为56.25%。对于被视作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敬业精神的重要程度,三方均有超过70%的人持“十分重要”的态度。对于在职场中被十分看重的情商,职场经验更为丰富的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对此认可度均超过80%,学生的比例为46.58%。
  四、改进对策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见,目前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在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方面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德语人才培养目标
  2012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型人才,而是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1]。因此,传统的研究型外语人才向应用型转型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转型方面虽取得些许成效,但问题仍然突出,自身对国家和社会关于人才需求方面的敏锐度不高,且特点不鲜明。鉴于此,建议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等与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战略联盟,根据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组建有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专家组,根据多方专家的意见校企共同构建德语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形成校企按需组合、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局面。校企可共同培养“德语+跨境电子商务”“德语+汽车”“德语+法律”等“德语+”人才,或为企业“定制式”培养德语人才。例如,将“德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为“语言基础扎实、具有国际化视野、拥有跨境电子商务岗位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运营等基本知识,能够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德语专门人才”。无疑,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拓展学生相对狭隘的专业背景,丰富其知识结构,使德语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乃至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口素质的优化。
  (二)以就业为驱动,明确构建“德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研究数据可知,在课程设置方面,虽然学校一直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也设置了一些实践类应用型课程,但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未能实现融合发展,且这些课程同真实的职场需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欲实现“德语+”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为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面向目的语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利润增长点,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开展得如火如荼,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根据企业反馈的结果,德语专业学生缺乏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技能。而这方面正是当前地方高校德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据此,高校和企业合作构建“德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校企签订专业共建协议,通过校企共建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科研平台搭建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德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见表1。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一方面高校教师“走出去”前往企业进行相关业务和岗位培训,然后回到学校向学生教授更实用的知识;另一方面企业人员“走进来”,到高校为学生传授职场必备技能与经验。只有这样,高校与企业才能做到无缝对接,培养出来的德语毕业生才会更符合企业需求。
  (三)以社会第三方评价为依据,合理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为了客观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越来越引起高校的重视,其能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如今第三方评价结果已成为高校专业排名重要依据,对高校的招生、就业以及社会声誉影响重大[2]。以“德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例,高校在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时,首先应与具有良好公信力的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合作,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同时将社会和市场需求内化为评价体系的观测点,突出外部评价在总体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其次,定期开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进行课程调整和修改评价标准。此外,还应参见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员工评价和考核标准,设置多级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并聘请权威专家共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考核。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供给端,必须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因材施教[3]。应深入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市场需求规划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根据社会第三方评价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全面提升德语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多方共赢。
  参 考 文 献
  [1]修國英.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37-38.
  [2]向帮华,刘青,白宗颖.教育4.0背景下第三方教育评估路径探究[J].教育探索,2017(6):92-96.
  [3]宋作勇.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N].人民日报,2018-05-0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0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