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新势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其谚
历时两年有余的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终于尘埃落定,12月16日,美国西屋公司在这场长跑中最终胜出,拿到了这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单。与招标结果一同出现在人们面前的,还有核电领域的一张新面孔――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
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与美国能源部长鲍德曼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在中国合作建设先进压水堆核电项目及相关技术转让的谅解备忘录》(下称《备忘录》),中国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选择了美国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和肖工程公司联合体作为优先中标方,引进AP1000技术建设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共计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浙江三门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集团)控股和承建,山东海阳项目则由中电投控股40%。
作为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电投的出现,意味着一直由中核集团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集团)垄断的核电领域坚冰乍破。
一位接近中电投集团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中电投也几乎在签约前的最后一刻才接到通知。”据悉,协议的价格还没有最终确定,很可能将交由业主与技术提供方进一步谈判。
美方对于招标结果显然非常满意。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能源部长鲍德曼在签约后表示,这一合作可为美国国内创造大约5500个工作机会。
法方则沉默以对。“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尊重客户的选择。”在10月下旬招标工作的最后关头,法国阿海珐公司(Areva)总裁罗薇曾如此告诉《财经》记者。
发电集团跻身核电领域
长期以来,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一直垄断着中国的核电领域。但在新一轮核电浪潮中,传统电力企业,尤其是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的发电企业,野心勃勃地打算进入核电领域,其中,以中电投最为抢眼。
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划分资产时,原国家电力公司所有的核电资产一并划归中电投,使中电投成为五大电力集团中惟一拥有核电资产的企业,权益核电装机容量为135万千瓦,占中电投集团当时总权益装机容量的6.08%,包括浙江秦山二期6%、秦山三期20%、广东大亚湾7.5%、广东岭澳10%、江苏田湾30%的股份。但在所有这些资产中,中电投都不是真正的控制者。
近年来,中电投一直在积极筹划进入核电领域。2003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山东海阳核电项目进入筹备,中电投拥有该项目40%的控股权。
当年9月,中电投控股的山东核电有限公司揭牌。2004年12月20日,中电投又成立了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在整合现有核电存量资产的同时,中电投一直在努力推进山东海阳和辽宁红沿河两个核电项目。当年年底,中电投总经理王炳华在一次内部讲话时指出,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已明确表示,将中电投作为国内进行核电建设开发的第三家企业集团。
2004年9月启动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招标工作,显然加速了中电投进入核电领域的进程。在此前的公开报道中,中国提出的招标项目一直是广东阳江和浙江三门的四台核电机组,这两个项目的控股方即承建方分别为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在此次招标结果中,山东海阳项目却顶替广东阳江,成为中国优先建设的核电项目。
“这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将与核电集团从一个起点上赛跑了。”一位五大电力集团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这位人士还透露,中国对广东阳江两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招标,最终仍有可能选择法国阿海珐的技术。
“这是一次巧妙的安排。一方面打破了核电体制的垄断,引入了电力集团成为核电的业主,同时也确保了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一位接近中电投集团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为什么是AP1000
最后的抉择主要在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和阿海珐公司的EPR技术间展开。10月下旬,核电招标组专程召开了一次内部评标会议,对西屋公司的AP1000与阿海珐的EPR的技术进行比较评估。
专家们普遍认为,两者都符合第三代核电的技术标准,各有优缺点。EPR安全性较高、技术成熟,但技术复杂,不易掌握;AP1000的价格较低、设计理念先进,代表了未来的方向,但目前没有应用先例,不确定因素多,风险较大。
招标会议结束不久,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将初步评标结果上报国务院,西屋电器公司以其技术和价格等因素被作为优先推荐的方案。之后,国务院召开多次会议,在考虑了技术、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后,选定AP1000技术。
这一技术的选择,对中国核电领域的未来格局也有微妙影响。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脱胎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反应堆AP600,而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的技术则主要源自阿海珐公司。其中,中核集团所掌握的CNP1000技术和阿海珐的EPR技术,是在法玛通M310基础上改进而来。中广核集团所拥有的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的四个反应堆也是由法玛通所提供。
第三代核电技术确定为AP1000后,原来核电集团的技术优势就变得并不明显,这对于刚刚进入核电领域的新面孔中电投来说,显然是一个理想结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7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