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民营企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从2001年中开始,香港股市出现了一浪民企热潮,很多从前不为人知的股票如超大农业(0682.HK)和新奥燃气(8149.HK)等,都开始受到国际投资者的追捧。虽然投资者对民企的关注增强,但总体上对整体民营经济的研究还相当缺乏。本文试图通过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民营经济。
  基于民营企业在香港和国内上市的时间不太久,民营上市公司尚不能作为整体民营企业的代表。因此我们从中华全国工商联的资料库中抽取了前100强民营企业的简单数据来分析。
  首先,从企业的注册地点来说,绝大部分的百强民营企业都分布在华东地区(68%),而其中浙江一省就有27家,不愧是中国私营经济的“摇篮”。从经营规模来说,它们整体上均算不上太大(与特大型国企相比),其中73%的企业年销售额低于20亿元人民币,而其中的64%利润少于1亿元人民币。从资产规模来说,64%的企业资产总额介于人民币5亿元至50亿元之间,但扣除负债后,差不多有一半的企业(48%)只有约1亿元至5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这显示它们当中很多企业的负债率都相当高。最后,从雇员数量来说,超过一半的企业(81%)雇员数少于3000人。
  从营运效益来说,它们相当一部分(49%)的净利润率在5%或更低。尽管在如此微利的状态下,它们的净资产回报率却相当高,其中36%的企业在2000年获得超过25%的净资产回报率。这主要是因为:1)它们的资产运用非常有效率,反映在约40%的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资产总额2倍以上;2)资产负债率偏高。其中48%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50%以上。最后,大型民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出口只占它们销售的很少份额。
  民营企业高负债率的现象似乎与我们平时的理解有些出入,在向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有关官员咨询后,我们认为有以下的可能性:
  或者是中国存在一个具备相当规模而且独立于国有银行之外的民间融资渠道;或者是所谓民营企业“贷款难”主要是小型民企的问题,商业银行其实是乐于向大型民企贷款的。
  如果我们把上述100强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目前在香港上市的民企股(以下简称P股)、H股(以大型重工业国企为主)、红筹股(以大型电信和综合类企业为主)和整体A股市场作比较,可以发现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之比)是民营企业(无论上市与否)有较高净资产回报率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它们的规模,不论是以资产、营业额和利润来衡量,都远低于H股和红筹股。
  刚才提到民营企业的营运利润率(营运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一般较低,而实际上在工业企业中它们和国企的净利润率是反向而行的。在此次分析中,我们利用国家统计局每月公布的全部工业企业营运数据(减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份额)以估计民企的状况。在过去的几年中,当国企的营运利润率好转时,民营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便下降。这当中主要的原因是民营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制造业,而国企则集中在上游重工业(很大部分是原材料生产)。当全球原料材价格上涨时,国企总体利润率随之上升,但因下游产业竞争激烈,民企大都不能把上升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此它们的利润率便会相应下降。反之,因2001年中国原材料价格下调,它们的利润率随之上升。总而言之,欠缺“定价能力”可能是民企的一大弱点。
  除此之外,规模较小也是民营企业的另一弱点。有数据表明,跟其它类型企业相比,民企的平均注册资本比国企少一半以上,更不到中外合资企业的十分之一。可以想见,在急速全球化的今天,它们所要面对的竞争环境将十分严峻,而它们能否带动中国经济迈出跨世纪的一大步也还是未知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1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