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清理地方债或影响银行净利润10%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二勇

  在地方政府债务清理政策尚不明朗的背景下,为防控风险,有必要对政府债务清理影响的做相关情景分析,一方面是是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及其延伸至对GDP、下游建筑建材需求的影响,同时我们情景分析在银行承担部分债务损失时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政府财政缺口大,融资需求欲望强烈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经济增幅放缓,中国中央政府制定了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刺激计划,许多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中就包括政府投资和为大型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担保,由此导致地方赤字扩大,为满足建设需求,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
  从财政收入看,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大,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渐缩小,而从财政支出看,中央财政支占比逐渐缩小,而地方财政支出占比增大,收支不均使得地方政府的赤字财政日益加剧。
  2009年地方政府赤字高达28442亿元,为地方财政收入的87.24%,政府在2009年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得地方的赤字压力日益增加。
  从地方财政的支出看,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共服务、社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方便,均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地方政府必要要建设和投资的方向。
  在收支不平衡的压力下,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强烈,地方政府的融资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发行城投债。城投债称“准市政债”,它以地方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是为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而发行的企业债券,其最终信用主体是地方政府。地方贷款绝大部分为中长期贷款,据数据统计54%的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从贷款期限来看,2011年到2013年将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集中到期时间。
  最新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按照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2万亿元来算,截至2010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接近14.376万亿元。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比快速提升,而对应的却是财政收入占比的逐步压缩,收支不平衡带来地方财政赤字快速扩大,且地方财政的主要支出为民生建设的刚性需求,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政策指导下,支出难以压缩,收支矛盾带来地方政府强烈的融资需求,在地方政府不允许发债券的限制下,银行贷款是地方融资的主要来源。据《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截止2010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接近14.37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日趋重要。
  监管层密切关注地方债务风险
  据媒体及相关数据计算,地方政府的债务率为97.8%,部分城市平台公司贷款债务率超过200%。高额地方贷款的数额占银行贷款比例已高达30%,地方政府贷款风险的也引起来监管部门的关注。
  自2010年1月起,监管部门多次下文整顿地方政府债务,防控风险。
  政府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贷款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梳理地方政府贷款,防控风险是政府、银行监控风险的必然要求。
  
  地方债务清理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情景分析
  若监管层如期进行地方债务清理,将2―3万亿地方债务归为不良贷款,将使得地方政府的信用受到质疑,投资者心中的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将会下调。
  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在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下,对政策贷款项目审批将更为严格,且可能提高贷款风险,地方政府发行的城投债的利率在风险增加时亦可能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加重,投资资金受限,相应的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减少,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减少会延伸至影响国家的GDP。
  在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项目投资仍为投资主体,2009 年至2011 年4 月,地方项目的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91.48%,因此地方政府的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特别是4万亿投资刺激政策带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9、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达30.5%、24.5%。
  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是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简称,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本增量在全部经济增长(通常用GDP的增长)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本的增量成为贡献额,贡献额占GDP总增加额的比重为贡献率。
  固定资产投资并不等于固定资本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中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都形成了固定资本,只有形成了固定资产的部分才能算固定资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由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房销售增值、矿藏资源勘探形成的固定资本等调整而来,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资本为形成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2000―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额占资本形成额的比例约为95%。
  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额,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额/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2000―2010年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5―2010年这一比例的均值为0.87。
  2009年地方财政赤字为28442亿元,2008年为20599亿元,若地方政府的债务在今年6―9月如期清理2―3万亿,则我们预测地方政府2011年的贷款会受限。
  我们分析地方贷款缩减额在1000―10000亿元的影响,同时假设这部分缩减的贷款政府原本均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这部分固定资产投资的资本形成比例为0.87,我们做一下情景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本形成额为支出法计算的GDP中投资部分,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将直接下降GDP数值。分析表明,若2011年地方贷款额由于地方债务清理的压力被动减少1000亿元,则资本形成额会减少873亿元,减少额占2010年GDP的0.22%;若被动减少5000亿元,则资本形成额减少436亿元,为2010年GDP的1.1%;若被动减少8000亿元,则资本形成额减少6985亿元,为2010年GDP的1.76%;若被动减少10000亿元,则资本形成额减少8732亿元,为2010年GDP的2.19%。
  地方政府债务清理将导致地方政府信用评级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将更为严格,贷款利率及城投债利率将更高,地方政府融资额受限,政府将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由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资本额亦会出现下降,直接影响GDP绝对值。
  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项目占比达91%,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资本形成额的比例为0.87,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资本占总资本形成额的95%,资本形成额对GDP的贡献率高达51%,我们测算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在42%左右。
  我们测算政府在贷款受限的情景下,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额减少1000亿元、5000亿元、10000亿元时所造成的GDP的减少额占2010年GDP总额的0.22%、1.1%、2.19%。
  
  地方政府债务清理对银行业影响情景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按照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2万亿元来算,截至2010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到14.376万亿元,因此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银行业的业务影响较大。
  按照媒体报道地方政府贷款清理额为2―3万亿(3080亿―4630亿美元之间),我们测算在在20000亿元、25000亿元、30000亿元,其中80%为银行贷款情景下,对银行的影响。
  2010年上市银行的净利润为6842.74亿元,若假设2011年的增速为20%,则2011年的净利润为8211亿元,截止2010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为4336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17.7%,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9438亿元,若将地方政府清理出来的贷款评定为不良贷款,银行对于不良贷款计提拨备至少为150%,分析中假定银行对不良贷款计提的比例为150%。
  我们分析地方整理清理的贷款中银行承担损失的比例为2%、3%、4%、5%……20%的情境下,银行将这部分不良贷款在1年、2年、3年内确认的情景时的影响。
  当地方政府贷款清理额为30095亿元时,则银行贷款额为24076亿元,若政府承担2%,则承担的债务额为480亿元,计提的拨备为722亿元,若银行在1年内计提,则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6.80%;若在2年内确认,则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3.40%;若在3年内确认,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2.27%。
  若政府承担10%,则承担的债务额为2408亿元,计提的拨备为3611亿元,若银行在1年内计提,则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34%;若在2年内确认,则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17%;若在3年内确认,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11.33%。
  当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的贷款划分为不良贷款,且由商业银行银行承担部分损失时,将直接影响银行贷款质量,需要银行增加拨备计提,降低银行拨备覆盖率甚至侵蚀银行利润。
  在地方债务中80%为银行贷款,银行计提拨备为150%的前提下,我们做了两维的情景分析,若清理政府债务为2万亿,银行承担10%,分3年摊销时,计提的拨备占银行净利润的7.54%;若清理政府债务为2.5万亿,银行承担10%,分3年摊销时,计提的拨备占银行净利润的9.41%;若清理政府债务为3万亿,银行承担10%,分3年摊销时,计提的拨备占银行净利润的1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3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