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和”或“不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将相和》一课中的“和”字是一个多义词,有相安、谐调、和美、和睦的意思。在这个意思下,“将相和”可以理解为廉颇和蔺相如二人本是泛泛之交,各司其职,因为“负荆请罪”之事,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关键词:将相和;课例;教学反思;
  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将相和》进行文本解读时,人们往往将文章理解为将相之间经历了由“和”转为“不和”、再到“和”的过程。其中“和”即为和好、和解的意思。将相之间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事件中“文武”配合,保卫赵国,而“负荆请罪”就是写他们由“不和”转为“和”的过程。这个说法,长久以来都为人们所认可,且少有去质疑的。而在由我执教的一次研讨课上,这个说法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那么到底将相之间是否有“不和”的现象?课题名为《将相和》是否有失偏颇呢?
  讀文先读题。我们在看到《将相和》的课题时,往往会把它理解为将军廉颇和丞相蔺相如和好了,再联想到他们之前必有闹不和的现象,从而开始展开阅读与理解。在我看来,首先就如何理解这个“和”,尚且要琢磨一二。《将相和》中的“和”指和好、和睦、协调。而我们考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发现,“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因功“拜为上卿”;“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是二人当时悬殊的社会地位,此中廉颇和蔺相如一直都是听命于赵王,一人堂前能言善辩,一人边关攻无不克,本无过多的交集。直到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机智勇敢的表现,为赵王所赏识,这才让廉颇发觉,“就靠一张嘴”的蔺相如“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所以据此就可以说他们之前“和”吗?我看不尽然。
  再说到后面似乎很显然的“不和”。“渑池之会”后,蔺相如维护赵王有功,官拜上卿,这让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非常不服气,认为原本身份低贱的蔺相如,仅凭口舌就平步青云,他的自尊心使他不甘心受到如此不公的待遇,因此想给蔺相如来个“下不了台”。这边廉颇耿耿于怀,怨气冲冲,似乎二人马上就要唇枪舌剑、剑拔弩张,给“闹不和”来个盖棺定论。但仔细研读文本,我们发现蔺相如并没有让这个局面出现。朝堂必有一相逢,蔺相如请病假不上朝;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蔺相如赶紧叫车夫往回赶。受了此等窝囊气,蔺相如的门客都气不过了,但蔺相如却心如明镜:廉颇之所以如此,是觉得面子过不去,如果蔺相如也坐实了将相不和的名目,那必定使“亲者痛,仇者快”,秦国尚且还在境外虎视眈眈。所以就国家利益而言,个人小恩怨大而化小、小而化无是最好不过了。所以哪怕课文原文中有词“闹不和”,前面都是加了“如果”这一假设关联词,并没有让“闹不和”成为现实。因为蔺相如的深谋远虑、顾全大局,加之廉颇的知错能改、负荆请罪,所有的危机在廉颇的“想闹不和”中就戛然而止了,故而并无“不和”之说。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将相和》这个题目,是否就因此而失了道理呢?我们不妨看看司马迁为他俩之间的故事起的名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看到,其中并没有“和”字的出现,将和相的名字是并列出现的,这是一个质疑课文题目的理据。我们再看看“和”字的理解。我们如果将它理解为和解、和好,那这个题目必然是有问题的。可是,“和”字是一个多义词,又有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形容词性的意思。在这个意思下,我们可以理解为,廉颇和蔺相如二人本是泛泛之交,各司其职,因为“负荆请罪”之事,“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那么课文内容的起承转合与题目便是互为呼应的关系,那么《将相和》这个题目就是极为恰当契合的。
  当然,若是以主要人物为蔺相如来看,他从始至终都秉承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与秦国周旋,为赵王排忧,包容廉颇的一时气急,不顾个人利益,心中有大义,有国家。所以“和”字于他而言,是贯穿全文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是和学生探讨这个问题,还是老师们之间的交流分享,意见想要完全统一是困难的。我们语文教学从来不是要争个是非对错,而是生生、师生、师师之间通过交流,能充分地各抒己见,包容合理的不同,那么以我之见,这节语文研讨课是非常成功的。
  以上是我拙劣的见解,我也将在未来的教学生活中逐步反思,积累,提升,从而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步让自己的每节课都能像这节课一样有思考,有收获。
   (责任编辑:奚春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