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CT检查过程中,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以及处理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进行CT检查的72例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正式开始注射造影剂之前采取一定的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措施,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照组患者只按照常规的流程进行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概率要远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出现在造影剂外渗问题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数量也要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患者进行CT造影检查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造影剂外渗问题的出现,并且在患者出现造影剂外渗问题的时候,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CT;造影剂;外渗;预防;处理
CT造影是现代医学检查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在检查的过程中造影剂注射的压力较大且速度较快,因此在注射过程中就经常会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情况,由于造影剂本身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为患者处理造影剂外渗的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缩短处理的时间。本文就针对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具体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36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2岁至63岁,平均年龄为(44.5±3.7)岁;观察组36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23岁至66岁,平均年龄值为(43.6±3.9)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按照常规的流程进行CT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进行的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在正式开始检查之前采取一定的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措施,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出现造影剂外渗问题的概率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出现造影剂外渗情况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首先,正式开始检查之前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措施。第一,在正式开始检查之前,要对病人进行宣教,告知病人造影剂外渗可能出现的后果和预防的策略,降低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出现造影剂外渗问题的概率。第二,医护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穿刺技术,要选择比较容易回流、比较粗而且直的静脉血管,已经进行过穿刺的血管短时间内不要反复进行穿刺。第三,当穿刺的部位出现水肿的问题的时候,要先对穿刺的部位进行按摩,消除水肿之后,再进行穿刺处理。第四,做好穿刺操作之后,可以先为患者注射生理盐水,确定患者没有痛感之后,才可以为患者注入造影剂。第四,造影剂注射完毕之后,需要用生理盐水为患者冲洗血管,降低造影剂进入皮下组织的概率。
其次,在处理造影剂外渗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患者出现了造影剂外渗问题之后,需要严密关注患者的静脉通路的回流情况,一旦发现患者皮肤的局部出现了丘状的隆起,同时伴有痛感,在造影剂的推注過程中阻力增大等情况,一定要即刻停止注射,选择其他的部位进行注射。第二,如果患者的造影剂外渗的数量不多,且局部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可以选择非药物处理的方式,要求患者在造影剂外渗问题出现的48个小时之内,将肿胀的部位抬高,使局部的造影剂能够实现更好的吸收。而对于造影剂外渗数量较多的患者,如果局部的症状比较严重,就需要对患者用药。通过X光检查来明确患者的渗漏范围,使用地塞米松和1%~2%的普鲁卡因进行处理,以降低造影剂对患者肌体的刺激。同时,将患者的患肢抬高,用50%的硫酸美溶液浸湿,为患者进行湿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0%的甘露醇,为患者进行外敷。这样做的好处是药液可以直接被吸收到皮下,使血管平滑肌更加的松弛,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血管痉挛的问题,使患者的脉细血管能得到扩张,促进患者血循环的改善,进而有效地消除患者局部出现的炎症。
再本次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对照组患者在正式进行CT检查之前,并没有采取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有效措施,因此,在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造影剂外渗问题的患者要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当部分患者出现了造影剂外渗的问题之后,由于观察组患者在最开始发现造影剂外渗问题的时候就及时地采取了有效地解决措施,因此,观察组患者在出现造影剂外渗的问题之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较小。由于CT造影剂自身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一旦患者在接受CT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了造影剂外渗的问题,就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患者正式开始接受CT检查之前,采取必要的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措施十分有必要。
综上所述,CT作为临床上十分常用的一种医学检查措施,造影剂外渗的情况也十分普遍,而要预防这样的情况出现,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出现。而在出现问题之后及时的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则可以将损伤降到最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惠群.CT造影剂外渗13例的处理措施与预防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02):82.
[2]刘晖.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正确处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9):387-388.
[3]龙朝霞,陆晓燕.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19):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