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05例行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造影剂注射方案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 每组35例, 分别给予40、45、50 ml的造影剂静脉注射,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头臂干、双侧锁骨下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及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小剂量组患者的头臂干、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76±0.35)、(1.89±0.11)、(1.85±0.14)分;中剂量组患者分别为(1.88±0.12)、(1.92±0.06)、(1.93±0.05)分;大剂量组患者分别为(1.92±0.08)、(1.95±0.03)、(1.92±0.08)分;三组患者的头臂干、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 中剂量组为14.29%, 大剂量组为37.14%,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4, P<0.05)。结论 对头颈部动脉CT血管注射小剂量造影剂可获得高质量图像, 可减少碘辐射造成的不良反应, 提高安全性, 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值得推广。
  【关键词】  造影剂;注射;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14
  目前, CT血管造影(CTA)是目前用于显示血管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 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螺旋伪影、更少的波动伪像等优势。近年来, 随着中国医疗经济的快速发展, 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各种检验、CT血管造影技术不断完善和更新, 其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1]。但过度使用会带给患者严重的辐射问题, 对其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 选择一种合适的造影剂注射方案成为近年来影像科工作人员探讨的热点[2]。本文选取105例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造影剂注射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 观察不同剂量造影剂对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行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造影剂注射方案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 每组35例。小剂量组患者中, 男22例, 女13例, 年龄28~73岁, 平均年龄(40.51±11.42)岁;中剂量组患者中, 男23例, 女12例, 年龄26~75岁, 平均年龄(40.52±11.59)岁;大剂量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10例, 年龄25~73岁, 平均年龄(41.06±10.75)岁。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1. 2. 1 检查仪器 采用美国GE公司的light speed volume 64排螺旋CT与德国Siemens multista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1. 2. 2 检查方法 确定检查范围后, 设置CT参数为32 mm×0.625 mm, 矩阵参数为512×512, 电压为120 kV, 电流为210 mA, 显示视野(DFOV)25 cm, 转速0.5 s/r, 螺距0.6。所有患者采取仰卧体位, 经双筒高压注射器(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3.5 ml/s的速度, 通过足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 低剂量组注射40 ml, 中剂量组注射45 ml, 高剂量组注射50 ml, 并且注射20 s后在靶平面上进行相同的动脉扫描层, 绘制曲线, 获取达峰时间。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头臂干、双侧锁骨下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 由2名资深且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使用3级评分法进行评分, 其中清晰显示血管走向为2分;部分模糊, 但不影响诊断为1分;严重模糊为0分[3]。②统计并比较三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不同部位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的头臂干、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小剂量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 中剂量组为14.29%, 大剂量组为37.14%,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CT血管造影是一种使用CT增强扫描显示血管的检查方法, 使用最大密度投影或三维重建技术。在检查期间使用大剂量造影剂, 以及诸如造影剂引起的肾病等许多不良反应也在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选择合适剂量的造影剂以实现良好的图像质量和减少的不良反应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4]。
  本研究主要研究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图像的影响, 结果显示, 小剂量组患者的头臂干、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76±0.35)、(1.89±0.11)、(1.85±0.14)分;中剂量组患者分别为(1.88±0.12)、(1.92±0.06)、(1.93±0.05)分;大剂量组患者分别为(1.92±0.08)、(1.95±0.03)、(1.92±0.08)分;三组患者的头臂干、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 中剂量组为14.29%, 大剂量组为37.14%,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4, P<0.05)。上述结果表明, 低剂量推注试验可以预测造影剂的对比时间, 从而确定个体的扫描延迟时间, 不仅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而且与使用较高剂量造影剂显示的各动静脉强化程度与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 另外还可以显著减少高剂量造影剂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安全性较高, 能够减少造影剂的代谢时间[5, 6]。
  综上所述, 低剂量注射造影剂在头颈部CT和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放射剂量和总碘负荷, 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可以应用于各种系统血管疾病的诊断。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盲目减少造影剂的剂量将不可避免地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血管增强程度, 特别是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 临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赵晓静, 赵澄, 王佩佩, 等. 第三代双源CT双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 20(6):568-571.
  [2] 阮守宇, 朱向会, 陈唐兵, 等. iCT双低技术在头颈部MS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西南国防医药, 2017, 27(2):128-131.
  [3] 曹希明, 郑君惠, 巫梓斌, 等. 低剂量对比剂在256层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5(2):101-104.
  [4] 李姝琪, 郭君武. 双源CT双低扫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5):502-505.
  [5] 李晨, 何文. 超声造影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2):145-149.
  [6] 李静秋. 对比剂不同注射方案对头颈部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 16(4):4-6, 12.
  [收稿日期:2018-1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