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怡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企业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财务困境。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和自身财务管理缺陷已经严重影响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如何改善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对策
一、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进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同时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80%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民工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另外在许多领域,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都十分活跃,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财务困境,这些财务困境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财务困境
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因素,又有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面临的财务困境主要包括:
(一)中小企业难以抵御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大了财务管理风险
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盈利能力差,任何外部环境变化都会对中小企业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2008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取消、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企业无法正常运转的风险逐步显现,从而企业财务管理压力增加。
(二)融资难仍然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最突出问题之一
对中小企业而言,筹资对企业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包括:
1.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难以取得银行贷款。多数中小企业的存在规模小、生存周期短、固定资产少,导致其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本身在技术、管理和人才上通常并无特殊优势,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效益不高,营运能力较低,整体信用水平不高。部分中小企业报表不真实,透明度差、诚信不够、缺少可靠的担保,往往无法达到银行所要求的贷款条件。此外中小企业自身资金活动与实际控制人个人资金活动易于交叉,资金使用随意性大,资金流向较难控制;贷款归还很大程度上依赖控制人个人诚信和信用。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难以取得银行贷款。
2.我国信用评价体系发展滞后。由于目前我国国内的信用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较全面、客观、公正且操作性强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导致了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地评估。商业银行从外部获得中小企业信息的难度大、成本高,所掌握的信息资料相对有限,使得银行难以准确、全面地了解和判断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与信用状况,从而影响了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三)中小企业自身财务控制力差,监管力度差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大都还受制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企业的经营者同时又是所有者,企业管理权利集中,这种管理模式势必会影响财务管理的绩效。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认识不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现代投资管理方法和资本增值方法了解不多,使得企业资金浪费严重。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发生坏账呆账的风险加大。中小企业的竞争激烈,大多企业为了争取客户,采用赊账方式,但在催收措施上不力,造成发生呆坏账的几率加大。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周转缓慢。中小企业对存货的监管不力,没有规范适合的存货计划,使得存货有时占用资金较大有时又会发生存货不足的情况,影响资金运营效率。四是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企业定期盘存实施得也不到位,产品保管不力,资产丢失、损坏等时有发生。资金监管不力使得资金闲置、浪费严重,资金周转率低,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我们可以看到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和自身财务管理缺陷已经严重影响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如何改善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提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从宏观上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1.国家应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财政援助与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政府扶持和保护中小企业的普遍做法。有效的引导和扶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商业性资金的介入,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另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建设。国家可以设立专门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这种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相对财政而言有着更为广阔的资金来源,并且企业有偿使用资金可对其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使得资金的使用更加具有效率。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而言,首先应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还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和简化审批程序,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其次应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种创新,积极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可考虑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开发中小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
3.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首先要强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立法,包括完善《担保法》,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暂行办法》等,来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及内控制度等。其次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再次是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基金,用以弥补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损失。最后应建立科学的担保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如建立风险保证金和坏账准备金制度,风险保证金比例由担保机构在信用评估的基础上,按照贷款担保期限和风险等级等因素与被担保企业协商约定,同时担保机构从经营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
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体系,首先应确立企业信用征信制度。根据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具体国情,我国宜采用以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主导,建立公共的企业信用征信机构的模式。在设计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时,不仅要高度重视资产负债率、资金周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分析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能力、成长性、创新性和诚实经营行为,更要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支持,如社会经济状况、企业的行业发展状况、资金人力资源的获取难易程度等。最后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查询系统,提供企业信用数据统一检索平台,逐步实现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
(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1.在企业内部不断推行新的机制设计,加强企业财务控制。首先要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核算体系,明确债权债务关系,以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减少坏账发生。近年来,很多中小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其次要运用科学理财方法,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最后要建立健全财会体系,财务主要负责以资金为核心的资产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
2.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强化财务管理。强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加大企业在软件及IT服务方面的投入,尽早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实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目标提供现代化技术支撑。
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提高中小企业负责人的认识水平,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财务到业务”的原则,建立财务数据业务还原机制。其次,对业务流程进行全过程追溯,强化财务监督职能。最后,利用信息化建立经济活动分析机制,在还原财务数据业务时,通过财务监察查找业务盈亏的关键,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和利润水平。
3.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的自身建设。(1)培育和提高企业职业经理人阶层和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要由经理人来做,首先要改变财务管理观念,引进新型合适的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财务意识,以便增强决策和管理能力。其次要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准,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把好用人关,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最后应建立和加强监督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检查考核要从细微处起,应建立健全分析核算制度,以达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2)制定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规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引导企业加强自我信用控制能力,防范企业自身可能出现偿债能力不足、不履约等情况的发生。建议通过引导企业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回收机制等,提升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二是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企业的信用风险存在于经营交易的全过程之中,从客户开发、合同签订、货物发运直到货款回收,企业随时都可能出现信用风险,所以在各环节都应加强企业信用管理,避免信用风险的产生。
作者简介:怡蓉(1974-),女,汉族,籍贯:陕西咸阳,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职位:中广影视卫星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6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