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跟上新钱的脚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 勇

  我们的钱正变得越来越摩登。
  20年前,外教为了教会我们“信用卡”这个词,特意从她的钱包中抽出一张卡片,让我们摸了摸这种在大洋彼岸才会使用的“塑料钱”(PLASTIC MONEY,信用卡的俚语)。而10年前,各种各样的卡就开始充斥我们的钱包。
  从贝壳、刀币,到贵金属、纸币,伴随我们生活一路走来的金钱,一直走到了现在的“金钱数字化”(现金等价物的金融卡、电子钱包、电子银行)。钱在变得流通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虚幻。一张价值百万的金卡无非也就是一张薄薄的卡片而已,完全没有了以前百万家财沉甸甸的质感。
  在“金钱数字化”表象的背后,有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信用这只“看不见的手”。因为有了信用,我们才会将存储在卡中、电子银行账户中一串串数字与金钱划等号。而现代信用,还超越了金钱本身,具有了独立的价值――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信用可以被建立、被增加,甚至用于交易和消费。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留存在道德层面的做人的信用有了巨大的差别。我们以为,这是一种现代人正在普遍使用的新钱。而随着今年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开通和使用,这种新钱正在全面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在本期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触摸信用”的原因。
  而金融衍生品,则是金钱的另一种摩登。
  把商品期货的概念加到利率、汇率等标明金钱价格的指标身上,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放大金钱效果,同时也复杂无比的金融衍生品。尽管现在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并没有真正的建立,但我们购买的一些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的背后其实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关。而早一段时间火暴的股票权证,就是一种货真价实的“衍生”。
  尽管金融衍生品从诞生以来就争议不断,但面对增加金融衍生品品种、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动议和呼声,我们不得不对它进行更加仔细地打亮――我们希望有人能“把金融衍生品揣进个人腰包”。在以前的“钱言”栏目,我们就发表过这样标题“蛊惑”人心的文章。
  信用,是一个普适性的话题,而金融衍生品则多少有些小众而专业。我们正是要通过这样一种“双子座”的架构,一方面让我们这本“金融时代的个人理财读本”与更多的读者息息相关,并给您阅读的快感;一方面要彰显《钱经》的专业品质,让有理财决心和行动的读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但愿我们这样的努力,与您一道,跟上新钱的脚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6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