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会计准则催生公司价值重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相洲 徐丹丹

  
  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以超乎想象的顺利快速推进的当口。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48项审计准则在内的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全面执行,其他企业则鼓励执行。近期一些股票的走势已经凸显,新的会计准则正在催生内地上市公司的价值重估。据厦门大学会计专家黄世忠透露,新推出的会计准则有90%的内容都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相同,财政部将在今年6月就新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人员进行大规模的正式培训。
  
  影响不容忽视
  
  股改的深入意味着市场将面临新价值体系的重构,而新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价值重估的影响同样重要。比如新会计准则在投资股票计价方式,债务重组损益确定、资产减值规定、投资性房地产规定等方面的历史性变革,必将极大地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使上市公司利润短期内发生剧烈震荡,对资产的市场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带动A股价值的重估,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监管层在这一时期推出的新会计准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中国股市被推倒的价值体系的重建,这对于每一个上市企业及市场投资者来说,都意味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很多方面都给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在此,笔者将就新的会计核算理念对企业中长期利润走势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减值“调节器”诱发“赶集”上演
  
  减值冲回,一直是某些上市公司热衷的秘密武器。常见操作手法主要有:其一.在今年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得今年大幅亏损),明年冲回,从而做出明年扭亏为盈的财务报表,避免退市;其二,选择某一年超大额计提,其后几年缓慢冲回,制造业绩小幅稳定攀升的财务报表,借以操纵利润。
  然而,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商誉等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冲回。这对于那些已经利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隐藏利润”的公司而言,“减值准备”巨额冲回的“赶集”现象很有可能会在2007年1月1日之前集中上演。从实际公司计提的跌价准备来看,据WIND统计,截止2005年三季度,1354家A股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约为226亿元,主要集中在化工、煤炭、钢铁、汽车和信息家电等行业公司,它们若在2006年转回部分跌价准备,便会极大地影响当期净利润,使每股收益攀升。
  
  债务重组引发利润“重生”
  
  2001年以前,会计制度规定将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曾一度使得市场出现一系列依靠报表重组进行“乌鸦变凤凰”的把戏,这在当时一些ST、PT公司中影响尤为明显。于是,现行会计制度将重组利得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但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这种“一刀切”的规定,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上市公司很可能因为债务豁免而产生巨额利润,特别是当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看到公司出现亏损或面临ST的情况下,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保住“壳资源”的考虑,其极有可能通过债务重组为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那些有可能获得债务豁免的公司将被投资者重点关注,“乌鸦变凤凰”的游戏有可能再现资本市场。
  
  房地产企业的利润“飞升”
  
  新增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将为房地产板块带来利润飞升的契机。新会计准则指出,如果确有证据表明投资性房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获得,就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投资性地产溢价将在账面上得到充分体现。
  本轮房地产已经持续景气了6年之久,一般情况下,投资性房产的公允价值都远高于成本价。此类上市公司将相关资产重新估值,将带来账面净资产的大幅激增,使得相关会计数据更能反映近年来房地产的增值态势,这也是市场对上述房地产板块价值重估的挖掘。G金桥、G陆家嘴前些年在楼市大牛行情中对物业投资的大幅增长,使得人们相信,目前G金桥实际净资产超过账面数60%以上,这也是众多房产板块近期反复走强的主要原因。
  
  利息资本化“施惠”大型设备制造商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应当予以资本化。这就意味着,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且用于出售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其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将被允许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也就是说,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这对于大型设备制造商而言,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进而提高会计利润的“利好”不言而喻。
  
  “证券投资盈利”大幅提升企业价值
  
  新的投资准则,修订了调整投资的分类方式。调整后的投资分类为:交易性证券投资、持有到期投资和权益性投资,其中交易性证券投资类似于原先的短期证券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不再采用原先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而是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005年6月30日,共有526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短期投资,金额为840.7亿元,扣除5家银行类上市公司后仍有199.5亿元,其中投资余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达到了53家。新准则下,如果证券市场表现强劲,这些公司无论是否处置短期投资都将获得较好的账面收益。
  
  衍生金融工具诱发金融企业利润波动
  
  按照旧会计准则,金融企业的不良贷款,多采取账外披露、表外注释的方法。新准则中有4项具体准则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对金融企业的会计调控力度明显大干一般行业。准则要求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即把企业以前不确定的风险量化,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在季度与季度之间、年度与年度之间形成巨额利润波动。
  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应善用衍生金融工具这把“双刃剑”。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利润波动过大。
  
  问题仍需重视
  
  新会计准则在增加会计报表可靠性和降低企业国际化成本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
  在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即财务报表中“手脚”繁多,利润或亏损往往不是经营业绩的反映。而是“做账”的结果。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使得公司年报更为“可靠”,如资产减值损失的不可转回。
  此外,在现有会计体系下,国际投资资本往往会选择那些含H股或B股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过境外审计,会计数据更为可信。新的会计和审计准则在大多数内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这对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降低了境外投资人在投资和并购中的选择成本。
  但是,在新政利好的情况下,冷静的思考也必不可少。新会计准则虽然使得上市公司报表更为“可靠”,但利润调节空间仍然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准则是增加了利润的调节弹性。例如在资产减值准备的不可冲回中,新准则并未能完全封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通道,因为新准则并未明确针对存货、短长期投资等项目的减值准备能否冲回的问题,上市公司仍可以运用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利润操作点。当企业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时,按照新金融工作的相关准则,要按照公允价值予以披露。但目前中国内地的评估机构一般者就针对企业的有形资产进行评估,对于金融类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经验比较欠缺,专业人才缺乏,因此理论上操纵利润的空间个分广泛。
  此外,新政于2006年2月颁布,2007年1月1日即正式实行,对国内企业来说,10个月的理解消化期显然过短。欧洲的会计新准则从2002年开始准备,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方面还是出现了一点混乱;香港也是2005年才开始实施,现在部分企业也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国企业能否积极应对,逐渐适应变革后的会计体系,也是需要拭目以待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9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