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ERP平台下钢铁企业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 晶

  [摘要] ERP系统的实施为企业经营的管理带来了新的突破,同时为企业成本核算带来了改革。ERP平台下如何做好企业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本文将从作业成本思想的应用、成本核算系统流程、成本核算责任等几个方面给出阐述。
  [关键词] 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ERP
  
  一、ERP系统概述
  ERP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MRPⅡ基础之上的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行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集成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计划与控制为关键点,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集财务、物流和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它主要是由系统管理、采购管理、储运管理、生产管理、生产计划及调度管理、质量管理、工程数据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以及部门管理十个模块组成。
  其中财务模块由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个部分组成。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帐、现金、固定资产等子模块构成。而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会计核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与控制,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内容之一。
  
  二、ERP平台下成本核算的特点分析
  成本核算是依据成本动因,进行成本费用分配,揭示产品实际成本,给运作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的过程。我们通常把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其它与工时、产量或其他成本动因相关或存在函数关系的费用称为变动成本,其余的期间费用称为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的划分有助于确定产品的成本结构,给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并确定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目前我国生产制造企业有两种广泛采用的成本核算方式:目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按照产品在正常生产环境和平均效率下制定标准成本作为参照,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按一定规则归类后分配到不同产品上,其重点在于差异的分析和控制。ERP平台下成本核算主要采用标准成本法。它的采用使ERP下成本核算与传统核算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核算方式不同
  目标成本法使计划成本更趋近于市场,但是制定比较复杂,主观性大;标准成本法对存货的接受和发出均以标准成本记账,而对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单独核算。这样一方面简化了会计核算,另一方面由于“标准成本”排除了许多偶然因素,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关注“差异”的程度不同
  差异分析是采用标准成本制度非常突出的方面,目标成本管理对实际成本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则没有这么细致。从这一点而言,标准成本制度更符合精细管理的原则。标准成本法能通过及时揭示实际成本与预定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而对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控制。但标准成本法必须以严密的计量管理和较高的电算化程度为基础,同时这一核算方式在反映各中间产品的实际市场成本的灵敏性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3、“目标”成本制定方式不同
  标准成本是由组成成本的最小构成单位,从下往上制成的,是根据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制定的。它考虑了减少企业内部的损失,因此更先进、合理;但是对外部市场对成本的可接受程度则考虑的不多。就这一点而言不太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而目标成本法采用“倒推法”来制定目标责任成本,能弥补这一不足。
  
  三、ERP平台下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要点分析
  1、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管理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基本原则是根据作业消耗的资源来归集各作业的成本。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作业消耗资源和产品消耗作业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形成过程。可以说,企业在形成作业链的同时,也形成了价值链。ERP系统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核心进行设计,沿着作业链条归集、分配成本数据,来支持成本管理中的各项职能。由于并非所有的作业都是价值增值作业,所以ERP环境下作业成本法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增值作业,尽可能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减少总资源消耗,进而减少总产品总成本。总的来说,作业成本计算法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结合到了一起,是一种全面、精细的成本管理思想。
  2、优化成本核算系统的流程
  优化成本核算系统的流程,即在ERP系统的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四个阶段,根据作业成本思想设计其成本核算及控制流程作业相关。具体就是,首先在设计阶段对作业成本进行模拟和优化,即通过ERP成本模拟功能,建立产品设计方案与企业生产作业链以及产品BOM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应用作业管理的思想,剔除非增值作业,在优化产品结构及作业链的基础上,从成本的角度优化产品设计方案;其次在采购过程中,运用作业成本思想核算与控制采购成本;再次在生产制造阶段,应用作业成本思想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作业差异分析法控制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最后在销售阶段,运用作业成本思想计算客户服务成本,为ERP系统中的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准确的决策数据支持。此外,在按照以上成本核算流程核算成本的基础上,还要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以控制在ERP系统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企业现状有步骤进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二是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系统管理需求分析;三是从管理功能及经济的角度选择适当的系统软件;四是从最高领导层开始的整个企业应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工作;五是建立完善的统计核定体系。
  3、成本核算与ERP相结合
  在典型的ERP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用户界面的同一结构使这个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企业所有职能部门。差异或问题一旦出现就能被分离出来,并可马上被纠正。典型的ERP 成本管理涉及以下方面:(1)成本中心会计,用于确定成本的产生。主要包括支持标准成本的确定、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对比、成本报告与分析等。(2)订单和项目会计,该系统收集成本,并用计划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对比来监控订单与项目。(3)产品成本核算,用于对成本结构、成本要素及运营过程进行监控,并进行预测。(4)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ERP 可通过这种集成功能自动地从其他模块(如销售、采购、生产、储运、人力、财务等)中提取成本动因,进而依据流程成本动因分配流程成本,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5)利润中心会计,该系统使用期间会计技术收集业务活动成本、运营费用等,进而确定每个业务的获利情况。
  4、建立新型责任制成本制度
  责任成本管理就是将直接产生成本和费用的各部门划分为若干个责任中心,然后以各中心的责任范围为依据,根据统一的编制办法编制其责任预算,并采取合同的形式逐级进行承包以进行成本的管理。浅层次看,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的工作思路是,依据各项规定将完成这个项目的各要素通过反复优化固定下来,进而计算出完成这个项目的最低的总成本,并以此作为目标再分解、责任划分和奖惩约定的依据,最终实现项目整个活动过程的费用控制以及利润达成。在ERP系统中,公司将内部组织根据管理和考核的需要设置成不同层次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并将公司年度总预算逐层分解到每个被考核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当业务实际发生时,系统会将每一笔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及时地归集在预先设置好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中。管理者可以从系统的报表工具中逐层查询每个“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实现对整体经营指标的分解、落实、监督、分析和考核,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及时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戴江宁.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成本核算的若干思考.现代商业,2010;18
  [2]黄雪涛.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会计体系研究.时代金融,2010;05
  [3]王慧,李纯萍.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特点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8
  [4]谢丹影.ERP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探讨.财会通讯,2009;07
  [5]杨梅.ERP成本核算系统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1
  [6]方平.基于作业成本思想的ERP成本核算流程设计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0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