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准则周年检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滕 琳

  2008年9月10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证券交易所和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联合主办了以“新会计准则实施首年成果研讨”为主题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8年度CFO论坛。
  新会计准则实施一年来的情况如何,是财政部、证监会、交易所、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及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CFO论坛的举行,让所有关心会计准则发展的同仁及时了解了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成果,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为今后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实施的效果
  
  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财政部、证监会组织了由交易所及相关部门、机构组成的会计师团队并联合南京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数据为基础,用三四个月的时间,进行跟踪、分析,最后形成了一份近两万字的分析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新准则在上市公司得到了有效实施,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2006年末到2007年初,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准则的新旧转换。
  1570家上市公司中,1557家披露了《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13家未披露。结果显示,2006年末按旧准则反映的股东权益为41486.64亿元,2007年初按新准则反映的股东权益为45625.29亿元,2007年初比2006年末增加了1002.67亿元(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增幅仅为2.42%。
  二、2007年,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运行平稳。
  2007年利润总额合计为13634.02亿元,同比增长48.18%,净利润同比增长49.56%。利润总额增长的因素中,营业利润增幅45.20%,占利润总额增加额92.35%;营业外收支净额增幅235.16%,占利润总额增加额7.65%。
  2007年净资产合计为68389.71亿元,同比增长30.96%,净资产收益率为14.79%(上年为12.95%)。
  净资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中,股票溢价收入同比增加4385.15亿元,占净资产增加额27.12%;净利润同比增加3352.56亿元,占净资产增加额20.7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同比增加3625.64亿元,占净资产增加额22.42%
  三、A+H股年报差异基本消除。
  53家披露年报的A+H股公司,按IFRS列示的净利润比按新准则列示的净利润多290.43亿元,净利润差异率4.69%,其中6家公司完全无差异;按IFRS列示的净资产比按新准则列示的净资产多1086.73亿元,净资产差异率2.84%,其中10家公司完全无差异。
  四、具体准则项目均得到了有效实施。
  通过对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研究和38项具体准则逐项分析表明,各项具体准则均得到了有效实施。
  通过跟踪分析发现,所得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股份支付、投资性房地产、每股收益等执行得都比较好。
  五、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基本上为标准审计意见,也表明新准则在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实施。
  1570家上市公司中,1464家审计意见为标准审计意见,占比为93.25%;106家审计意见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占比仅为6.75%。“四大”审计的99家公司中,仅有1家为非标准审计意见。
  《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也经过了注册会计师审计。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表示:“通过专家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成了与国际准则理事会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并在我国1570家上市公司有效地实施。有数据和事实为证,这让我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存在的问题
  
  刘玉廷指出:“接下来,在准则进一步成功实施的同时,我们还需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看到不足、正视不足,继续努力。”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公司职业判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准则对职业判断能力要求更严格,比如对于资产减值、递延所得税资产、或有事项、企业合并、公允价值的确定,就要求企业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这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
  二、同一交易事项A+H股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
  这里处理方法的不同,是执行问题,不属于准则的政策问题,需要解决并消除。
  1. 改制企业资产评估价值。这一点,A股作认定成本处理,而H股则调回原账面价值或连续评估。企业改制不属于国际准则当中的资产评估,特别对中国企业而言,改制是要对企业进行重新的整合,对其资产负债进行重新的确定,把不准确的准确化。如果是被投资企业改制,那么母公司应该以子公司改制后的评估价值去确认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
  2. 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费。准则里面对此没有单独的规定。这个类似于固定资产的弃置费,与弃置费的原则是一致的。A股报表把安全生产费作为负债处理,H股报表调整为权益,认为其不符合负债的定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费,尽管现在找不到支付单位,但这是需要发生的,未来一定是要发生的,它符合负债的条件。
  3. 油气资产的折耗方法。实际上,油气资产的相关折耗跟产量是密切相关的,以产量为计算依据更符合它的规则、规律。但A股实际上采用了直线法,与H股报表有差异。这个A股报表需要调整过来。
  4. 保险合同收入分拆。H股报表与A股报表存在两个方面差异。财政部和保监会、保险公司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希望把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保险取得成本H股报表是分拆的。我们准则规定,原保险再保险,则不分拆。对于分拆问题,H股分拆了,希望A股报表也分拆,这就是执行的问题。
  5. 保单取得成本。A股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H股则先资本化再分期摊销。
  以上这些差异是由于认识不同而产生的,双方各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希望通过进一步讨论、认证、明确,尽快解决。
  三、极少公司存在违背会计准则操纵利润的迹象,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违背会计准则规定转回了以前年度确认的长期资产减值损失。
  2. 通过关联方豁免上市公司债务方式达到扭亏为盈、避免停牌或被特别处理的目的。
  3. 通过向上市公司捐赠直接输送利润。
  
  提出的建议
  
  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周忠惠表示,新会计准则对于会计人员、公司管理人员、审计人员、监管人员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对大家观念、意识的考验,是对会计基本理念认识及经验的挑战,是对企业治理机制的挑战,也是对各方应变能力的考验。我们在迎战这些挑战的过程中,确实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接下来,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完善。
  他还指出,目前在新旧会计准则衔接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应付职工福利费的处理、股权投资差额处理、衍生工具的分拆、商誉的确定等方面,执行上还存在问题。可以看出,我们在理解新会计准则中一些主要的原则定义方面还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另外,企业合并中相关的控制判断也出现了问题,应该引起注意,并认真思考应对。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勤业认为,现在公允价值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国目前缺少活跃的资产市场,并且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有修正的参数,希望根据不同类别资产计量的特性,分别制定相应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操作制度,提供规则导向。建议在加强对评估机构管理的基础上,研究以评估价值作为公允价值的可行性,并制定相应规则。另外,对于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的内部控制程序以及信息披露制定特别规定,以加速形成一个能够反映客观实际的公允价值的应用体系。

  毕马威中国的风险管理合伙人和技术咨询部的主管合伙人殷立基认为,新会计准则在实施方面,需要不断的培训,给实际操作人员实习、实战的机会,需要有信息消化的过程,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大家的职业判断力。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技术主管合伙人邱家赐希望大家对新会计准则的后续规定给予关注,因为后续规定是对准则实施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规定。大家在实施新准则的同时,还要看新准则实施以后出台的后续规定,这样才能更加完善、全面地实施准则。
  
  采取的措施
  
  目前,财政部正会同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以使新会计准则更好地实施,发挥更大的效用。
  一、近期出台解释公告第2号。经过较长时间的讨论,近期出台解释公告第2号,把有关问题加以明确,还包括一些根据国际准则发布内容的调整。
  二、继续开展新准则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会计估计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有关部门针对准则执行一年中的各种情况,特别是执行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今年10月底前将出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的2008年版。接下来,还要加强准则培训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针对性地对准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讲解,目的是完善、改进、改正财务工作,促使企业做好2008年的年报,并确保准则的全面贯彻实施。
  三、进一步加大对新准则实施情况的监管力度。当前监管部门如证监会、交易所,以及审计署等有关方面,都把新准则的贯彻实施作为监管的重点,在准则实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与发展
  
  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
  2005年我们和国际准则理事会签署了趋同声明,除了资产减值、关联方以外,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实现了趋同。国际准则也在不断地完善,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全球认同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这与我们的原则是一致的。
  我们一直与国际准则理事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举措出台之前都互相征求意见,有不同意见在发布之前就提出来,发布之后能够一致的尽量一致,如果确实不能做到一致,我们遵循趋同的原则。
  二、准则等效。
  1. 香港。去年年底内地准则和香港准则签署了等效声明。两地准则等效,也解决了两地注册会计师的范围问题,这给两地的会计师取得异地资格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 欧盟。现在欧盟委员会的报告中,认同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是等效的,而且已上报并在等待欧盟议会的批准。
  3. 美国。中国和美国签署了中美会计合作,因为中国的企业在美国上市的很多,迫切需要解决会计合作和会计等效问题。双方对此都非常关注,正在做积极的努力。
  4. 其他。对于欧盟、美国以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我们是以开放的态度不断地相互了解,目标是让其他国家和地区认同中国的准则,包括中国的会计语言、中国的企业、以中国的规则形成的报表结果等等。
  三、会计准则与内部控制。
  今年6月28日,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表示了监管部门对于发展企业、完善市场、防范风险的决心。现在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的工作重点是进行三套指引的制定。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四、会计准则与信息化。
  准则贯彻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内容,需要信息化配合。今年10月将要成立中国的会计信息化委员会,促使会计准则、内部控制、信息化三位一体的形成。接下来,要把会计准则、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固化在信息化中。这是未来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
  
  (本文部分内容根据“新会计准则实施首年成果研讨”CFO论坛发言整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1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