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行际差异的国有商业银行人员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廖晓莉 张同健 董晓波

  【摘要】 人员操作风险控制是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发现:就人员操作风险防范而言,中国银行的效率最高,中国农业银行次之,中国工商银行又次之,中国建设银行最低。国有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防范战略实施过程中,既要遵循客观的要素影响规律,更需要进行积极的经验交流与信息共享。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人员操作风险;信息沟通;风险评估;多元回归分析
  
  一、引言
  
  人员操作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类型之一,与流程操作风险、系统操作风险与外部操作风险一起组成了银行操作风险体系。1995年,巴林事件之后,操作风险已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共同并立为现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三大风险。21世纪以来,操作风险对银行系统的危害日益增大,已引起国际银行业的广泛关注。2003年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总结了操作风险控制的十项原则,为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控制提供了经验性的指导。
  操作风险同时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风险,其危害程度逐渐增大,超过市场风险,仅次于信用风险。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处于操作风险事件的多发时期,各种类型的操作风险事件不断涌现,给银行经营绩效带来严重损失。由于受到金融环境差异性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存在着与西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显著不同的特征。在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体系中,人员操作风险是首要风险类型,风险事件频率与风险损失额均占操作风险总量的一半以上,危害程度远大于其他三类操作风险的总和。在西方商业银行界,操作风险的主要类型是流程操作风险,其次是系统操作风险或者外部操作风险,人员操作风险的危害甚小。因此,人员操作风险的防范是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核心内容。
  人员操作风险是由人员因素引发的操作风险,在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体系中,人员操作风险包括内部欺诈、失职违规、违反用工法律、工作环境意外伤害、劳动力不足等类型。其中,内部欺诈是主要的类型,包括隐瞒不报、越权、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逆程序操作、洗钱等行为。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银行机构。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相似的外部金融环境,但是,内部运作机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包括人员操作风险在内的操作风险防范效率的差异。因此,基于行际差异的视角来研究人员操作风险控制绩效的差异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各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实现经验共享、取长补短,从而全面提高人员操作风险的控制水平。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
  
  对于人员操作风险控制而言,银行机构的人员规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信息沟通的程度、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行务管理公开的透明性以及风险控制制度执行的力度等要素,均对人员操作风险控制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一)人员规模
  人员规模对人员操作风险事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西方银行界认为,随着银行人员规模的增加,个体的累积性效应将使操作风险事件的频率与损失额上升,但是,如果在成熟的操作风险控制环境下,个体之间的制约性效应将超过累积性效应,从而导致操作风险事件的频率及损失额的减少。因此,人员规模对人员操作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人员素质
  人员操作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道德风险的范畴,受相关人员的主观性影响较大,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人员操作风险存在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加强竞争、提高银行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行了程度不等的素质培育,但是,这些培育仅局限于业务技能素质,而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缺乏相应的培育力度。人员素质的培育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战略的一项长远之策。
  (三)信息沟通
  现代商业银行在本质上不仅是风险管理的企业,同时也是信息管理的企业,因此,信息沟通的加强可以改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防范机制,特别对人员操作风险防范而言,具有更加现实的促进作用。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信息沟通的实施程度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信息沟通的主观战略,即银行对信息沟通的重视程度;二是信息系统的性能,即银行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与安全性。
  (四)风险评估
  操作风险评估是操作风险控制的前提,是风险控制策略实施的基础。人员操作风险评估是指国有商业银行能够准确地识别由人员因素所引发的操作风险类型,并判明各种风险类型的损失分布,从而使银行能够集中精力对重大操作风险事件进行优先性控制,进而改进人员操作风险控制的整体水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均实施了程度不等的操作风险评估策略,但相比于西方商业银行而言,还有待细化和完善。
  (五)行务管理公开
  行务管理公开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弥补国有商业银行内外部监督功能缺失的有效策略,对于人员操作风险防范而言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滞后,内部人控制较为严重,外部监督机制弱化,内部监督功能受限,而行务公开是弥补监督系统僵化的具体手段。“基层行长带队”是国有商业银行所独有的操作风险特征,而行务公开策略可以减缓这一不良现象的危害。
  (六)制度执行
  制度执行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要素,对其他内部控制要素均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人员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制度执行不力有关。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许多操作风险事件不是源于相关制度的缺乏,也不是源于相关制度的缺陷,而是源于现有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中国银监会的《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在多个环节上突出了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基于行际差异的视角,可以建立如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people=β0+φ1cons+φ2indu&buss+φ3china+β1lnsize+β2trai+β3info+β4asse+β5open+β6exec+μ
  其中,β0是常数项,μ是误差项,中国农业银行是基变量,变量符号的含义、类型、系数与系数预期符号如表1所示。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样本单位确立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二级分行(市级分行),数据收集方式是7点量表制。样本总体在地域上分布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样本比例大致保持3:2:1的比例。样本类型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间保持同等的比例,即每类国有商业银行样本数均占总样本数的1/4。数据收集全部采用纸质问卷的形式,在问卷填写之前,一般要向填写人简要地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减少填写者对问卷的歧义性理解,提高问卷的内容效度。本次数据调查自2009年4月10日起,至2009年5月21日止,共进行42天,获取有效问卷77份,能够满足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数据需求。
  (二)相关性与区别效度检验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是多元回归分析的前提,可以防止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从而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一般而言,主要变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能大于0.7,否则将引起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不适合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本模型的主要回归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表明研究模型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可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三)模型检验

  模型检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对虚拟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步对包括虚拟变量在内的所有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四、结论
  
  在国有商业银行体系中,就人员操作风险控制而言,基于行际差异的视角来分析,中国银行的控制水平最高,中国农业银行次之,中国工商银行又次之,中国建设银行最低。本研究结论基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性样本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尽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具有相同的外部金融环境,但是,由于内部风险防范机制的差异,导致人员操作风险防范水平的差异。人员规模对人员操作风险的防范存在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即人员规模越大,人员操作风险事件的频率越大,风险损失额也越大,从而可知,国有商业银行人员操作风险的防范远未进入稳定状态。因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经验,操作风险防范进入稳定状态之后,人员之间的约束机制将显著增强,心里契约日趋巩固,从而有助于减缓人员操作风险的危害。同时,信息沟通、行务管理公开、制度执行对国有商业银行人员操作风险的防范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因此,在人员操作风险防范战略上,国有商业银行不仅要遵循客观要素的现实性影响规律,更要相互之间进行技能探讨与经验交流,从而共同提高人员操作风险的防范水平。●
  
  【参考文献】
  [1] Andrew Sheen. Implementing the EU Capital Requirement Directive―Key operational risk elemen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Compliance, 2005,13(4):313-323.
  [2] 张同健.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模型实证研究[J].贵阳财经学院学报,2008(2):13-19.
  [3] Andrew J.Leone. Factors related to internal control disclosure: A discussuion of A shbaugh[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44:224-237.
  [4] 张同健,张成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控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77-82.
  [5] 张成虎,吴发灿,陈宏伟.银行与政府职能冲突的解决对策[J].经济纵横,2009(11):99-101.
  [6] 张同健,张成虎.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战略体系实证研究――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角度的检验[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120-123.
  [7] 张同健,李迅,孔胜.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13-16.
  [8] 张成虎,李育林.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产生机制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2):65-69.
  [9] 张同健. 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评价系统研究[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5):47-54.
  [10] Doyle J,W. Ge and S Mcvay. 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4:193-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9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