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准则下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新蓉 赵 娜

  【摘 要】 原会计准则按照无形资产研发是否成功分别规定了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则按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来分别规定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新准则的会计处理规定更加科学和合理,但是在新准则、指南及讲解中对研发费用在不同情况下具体的会计处理都没有进一步说明。笔者根据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对研发费用具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增设“研发损失准备”账户的建议,以使研发损失的会计处理更加谨慎。
  【关键词】 自行研发费用; 资本化; 研发损失准备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准则”)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其开发阶段的支出需同时满足准则规定的五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而不论准则还是指南对研究项目开发成功且跨年度时,年末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及在报表中如何披露,以及研究项目开发失败时,已经资本化的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等问题都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以下简称“注会教材”)中仅介绍了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研发成功时的会计处理。鉴于此,本文拟就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进行探索。
  
  一、研发支出的账务处理
  
  由于企业研究开发耗费时间较长且开发成功与否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具体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区分研发费用在开发成功时与不成功时的不同情况,同时还需分别考虑跨年度与不跨年度的不同情况。
  
  (一)开发成功时的会计处理
  1.不跨年度的会计处理
  按照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规定,研发支出的账务处理为: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研究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笔者现结合“注会教材”自创无形资产的举例进行案例分析。
  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该公司董事会认为,研究项目具有可靠的技术和财务等资源的支持,并且一旦研发成功将降低该公司的生产成本。该公司在研究开发工程中发生材料费5 000万元、人工工资1 00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4 000万元,总计10 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6 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了预定用途。
  教材中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1)发生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 000 000
   ―资本化支出 60 000 000
  贷:原材料 50 000 000
  应付职工薪酬10 000 000
  银行存款40 000 000
  (2)20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
  借:管理费用 40 000 000
  无形资产 60 000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 000 000
   ―资本化支出60 000 000
  本题中符合准则规定资本化条件的为60 000 000元,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为40 000 000元,所以按照规定,发生研发支出时,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金额为60 000 000元,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的金额为40 000 000元。题目所述项目年末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所以年末应该按照“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无形资产”科目。
  2.跨年度的会计处理
  “研发支出”科目核算内容说明中有关该科目年末的处理为:期(月)末,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本科目年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例2:假设例1的研究项目2008年5月才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08年以后没有新追加研发费用,那么2007年12月31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如何在会计报表中披露信息?在准则、指南及注会教材中都没有说明,笔者认为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年末“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的余额仍然应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结转后“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的余额为零,而由于12月31日该研究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则“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期末余额应保留在本账户中,需要做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40 000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 000 000
  2007年12月31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应为60 000 000。年末“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如有余额,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出来,但是资产负债表中却没有“研发支出”这个项目,此时该如何填报?
  笔者注意到资产负债表中虽然没有“研发支出”这个项目,但是新增加一个与“研发支出”比较类似的“开发支出”项目。至于“开发支出”项目反映什么内容,笔者没有发现其他相关资料可以帮助说明该问题,只有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集团类公司)》会计报表部分对“开发支出”项目反映的内容以表格的方式做了如下的表述: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笔者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关系:“开发支出”项目的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本期发生额-计入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资产负债表中“开发支出”项目反映内容为本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中尚未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的余额。所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期末余额6 000万元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中反映。
  
  (二)开发失败时的会计处理
  1.不跨年度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规定,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相关条件,才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那么不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就应该计入当期损益。开发失败即不符合确认无形资产的条件。
  例3:假设例1的研究项目在2007年12月31日开发失败,那么2007年12月31日的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100 000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 000 000
   ―资本化支出60 000 000
  2.跨年度的会计处理
  例4:假设例2中的研究项目于2008年5月确定研发失败,那么2007年12月31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以及如何进行披露?2008年5月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关于2007年12月31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以及披露问题,由于2007年12月31日没有研发失败的迹象,所以其处理方法与例2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5月的会计处理。
  在5月份确定研发失败时,则不符合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应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余额直接转入当期损益。即:
  借:管理费用60 000 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60 000 000
  
  二、建议增设“研发损失准备”估计开发失败可能发生的损失
  
  在例3和例4中,由于开发失败,需要直接转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分别为100 000 000元和60 000 000元,由于研发费用数目巨大,直接转入当期损益会对当年的利润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使企业转盈为亏,这样的处理方法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为了解决研发失败后一次性数额巨大的研发费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对企业损益带来的影响,笔者建议增设一个类似于“坏账准备”的备抵账户“研发损失准备”,其与“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相对应,期末以技术分析其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来决定各期应该提取和实际提取的“研发损失准备”。企业每期期末应该计提的研发损失准备=总的投资额×(1-期望成功率),而每期实际计提研发损失准备应为当期应该计提的减去其账户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借方余额)。当期计提研发损失准备时候,会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研发损失准备”。待研发成功时,借记“无形资产”,“研发损失准备”;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管理费用”。如果研发失败,会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和“研发损失准备”;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0-41.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35-139.
  [3] 于小镭,李书锋.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集团公司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26.
  [4] 财政部.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4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