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会计基本假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宏江
【摘要】会计假设是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拓宽了会计假设的内涵和发展价值。
会计假设于1922年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最先提出,它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占重要地位,受到国内会计理论界和职业界的高度重视。关于会计假设的概念、内容和结构等基本问题,在美国会计研究中极为混乱、表述不一,差异很大。但是,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被普遍认同。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对财务会计基本假设进行重新思考和分析。
一、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最早是于1990年由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的。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所述,知识经济是对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要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其他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具有许多新的特征:
(一)知识资本化
知识经济时代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不再是农业社会的土地和工业社会的银行借贷资本,而主要是知识资本,知识作为生产投入越来越重要。
(二)知识价值日益凸现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品中最有代表性和竞争力的是智力产品,知识价值在企业生产产品的总价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高附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商品和服务有效性的重要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
知识经济通过高科技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利用其他的自然资源,使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取得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实现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资产无形化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地位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五)生产方式松散化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传输流畅,大工厂式的批量生产将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分散于各作业点的小组式的生产,甚至出现“无实体公司”,即通过网络联系起来一起工作,业务完成后解散。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一)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的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指会计所反映和控制的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包括企业的投资人或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强调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活动的范围。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会计主体假设的外延越来越难以界定。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的空间不断地扩展和延伸。由此产生的合并会计报表业务,将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相合并,实质上是对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归集与合并,体现母公司这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从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原有的会计主体理论。此外,虚拟企业也对会计主体假设提出了质疑。作为传统会计主体的一般企业是一个有形实体,而网络经济的主体――网络公司则是一个“虚拟企业”,即某些企业为了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据业务需要在网络之中结成企业串,借助互联网,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不断变化组合。虚拟企业分合灵活,变幻不定,传统的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了意义,这就给如何正确、客观地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带来了新的问题。
(二)持续经营假设面临的影响
持续经营是假设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永远地进行下去,即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倒闭。这虽然是一假设,但基本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有利于企业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大量“虚拟企业”,或企业出于战略考虑而终止、兼并、改组其某些分部的新现象,持续经营这一概念也因此而受到了挑战,给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了新的问题。
(三)会计分期假设面临的挑战
会计分期假设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为了及时总结企业的经营情况,人为地将企业连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相等的较短时间段落,据以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会计信息的实时提供成为可能。一项交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每一时点的报告使会计分期的时间间隔趋向于无穷小,变“历史信息”为“即时信息”,许多人就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认为现行的会计分期假设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会计信息及时做出决策的需要。
(四)货币计量假设面临的挑战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此会计核算前提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内容,即会计主要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用货币计量的那一部分,而非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然而,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企业提高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企业不仅披露能够以货币计量的信息,还要披露其他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特别是人力资源、企业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竞争力等对投资人决策非常重要的信息。若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都只能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因此,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
三、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
(一)对会计主体假设的重新思考
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导致虚拟主体和现实主体并存,由于不易观察和区分虚拟主体的主体边界,这就给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新的问题。但是,这种主体外延的改变似乎谈不上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首先,会计主体的外延本身就具有可变性。会计只是计量和报告特定主体经营与财务活动的结果,而非企业业主的活动。确定会计主体的基本形式是根据经济单位在实质上对它的经济活动和行政控制管理所负的责任来界定的而不是单纯看经济单位的法律形式。随着企业并购、分立的行为,这一经济主体的外延就具有可变性。其次,主体假设的主要作用是把企业同它的所有者在经济上和财务上严格地分开。有了主体假设,企业向市场传递的财务信息才能严格以该主体为边界,既不涉及其他主体的财产和产权,也不涉及所有者个人的财产和产权。因此虚拟企业仅仅改变了会计主体的形式,并未改变会计主体的实质。再次,虚拟企业的出现,并未给会计主体假设带来实质上的冲击。虚拟企业的业务可以看成是企业众多业务中的一笔,它所引出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对这些业务进行准确地确认、计量,而非对会计主体假设造成冲击。
(二)对持续经营假设的重新思考
持续经营假设显然不适用于“虚拟企业”这一临时性的组织,然而持续经营假设并不会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但也不会再独霸天下。未来可能的模式是,对于传统型的企业组织,持续经营假设将继续发挥作用,毕竟这一假设反映了同企业主体有关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愿望,但对于一些临时性的组织,由于持续经营假设的明显不适用,可选择企业面临解散假设。企业面临解散假设即假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面临终止,在此假设下,企业应实时提供会计报告,定期向外界提供会计信息。
(三)对会计分期假设的重新思考
由于虚拟企业不能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也就因此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且在一个本来就比较短的经营期内再人为地划分成许多个相等的时间间隔意义不大。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应把会计分期假设纳入持续经营假设。在信息技术日益强大的今天和未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随时从相关的数据库中自动搜集并抽取有关的数据,生成与决策相关的财务报告,为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使得会计分期的时间间隔可以不断缩短,变“历史信息”为“即时信息”,使管理人员及投资者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现在”的情况,而不是几个月前过时的情况。只要企业在进行持续不断的经营,每一时点或时段生成的财务报告就可连续不断地反映出企业经营过程的全貌。但这并不等于报表使用者已不再需要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因为无论是谁,作任何决策都需要总结性的信息资料。会计期间仍将继续存在,未来的报告将允许实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两种方式。会计期间的分期基础也将依企业形势和决策需要而有所发展,不再拘泥于年度、月份等。
(四)对货币计量假设的重新思考
尽管知识的发展对货币计量假设提出了挑战,但并未对其产生本质上的影响。未来社会即便实现了全部网上交易,也仍需要一个“等价物”,把不同质的东西转化为同质的东西,便于人们计量、衡量与比较。电子货币被用于网络交易中,成为交易的媒介。电子货币具有交易快、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它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各企业记账的统一计量手段,使网上所有的交易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货币单位。因此货币计量假设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仍应坚持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补充非货币计量假设。
四、仍待发展的假设
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革命。这场革命必然会带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会计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发展的。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对会计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是严峻的,但同时又给了会计一个创新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会计不会对知识经济束手无策,它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极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6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