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向存货管理要效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雁群

  【摘要】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存货管理方面论述了存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存货管理的最终目标,并阐述了如何加强存货管理,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
  
  一、存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个财务上的概念,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包括库存中的、加工中的和在用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连续,必需有计划地购入、耗用和销售存货。
  在存货流转过程中原材料和产成品占了极大的比例,因此,我们讨论的主要存货对象是原材料和产成品。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0%――85%;在美国,直接劳动成本不足工厂成本的10%,全部生产过程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余下的90%时间都是储存和运输时间。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存货管理的最终目标
  
  “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从存货管理的角度研究,就是重视发挥人的作用,提高管理能力,确定合理的存货结构及管理水平。经济订货量是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数学的基本原理研究订货量的多少与企业费用大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以寻求最佳订货量的一种方法。经济订货量的大小与费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是年采购费用,另一个是年库存保管费用,增大订货量,可以减少采购费用,但会增加年库存保管费用;反之减少订货量,可以减少年库存货保管费用,但会增加年采购费用。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研究市场变化规律,合理组织物资供应,既不能储备过少造成停工待料发生停工损失,又不能储备过多造成物资积压,占用和浪费资金。所以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就要研究采购费用和库存保管费用,合计最低的订货批量。
  
  三、我国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关的经济界人士曾经指出,影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主要有三个因素:产品质量、物料消耗和劳动生产率。这三个问题都与企业的存货管理关系密切。目前我国存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不善,超储积压
  有的企业不重视对存货购进环节的管理,在管理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有些材料重复购进超储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增加了仓储成本;有的存货甚至露天堆放,难保质量,还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
  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不按规定进行财产清查,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政策水平和运作能力有限,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使企业应抵扣的税款得不到抵扣,增加自身税负。
  (三)控制不严,浪费严重
  材料是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在产品成本构成项目中比重最大,应严格控制其耗用量。有的企业缺乏控制,要领多少就发多少,有些材料被某些人顺手牵羊占为已有;有些企业的边角废料不注意回收,任其流失;或者回收不入账,款项进小金库,用于请客送礼,吃喝消费,助长了不正之风。
  (四)产品滞销,效益低下
  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这是由于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造成的。有些企业不重视市场调查和预测,销势良好盲目乐观,销势不好灰心丧气;不重视加强企业管理,不重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产品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以致造成积压,增加货存。
  
  四、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内部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控制机制
  1.结合本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流程的特点,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规范存货采购环节,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制定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会计控制。
  2.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和销售客户档案,依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情况、价格等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供应部门与纪检、生产、质检、财务等相关部门联合对重点、大宗材料的采购制定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指标,实行招标比价采购,必要时还要到供应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对供应商、销售客户的档案实行专人、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在采购程序的设计上杜绝暗箱操作、假公济私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处理信息即时化通道
  结合本企业的采购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流程,采用与之相配套的计算机软件,实现企业存货资源信息化;统一管理、数据共享。有效阻止与存货相关部门的各自为政、信息阻塞、账实不符、随意性强等现象的发生,提高管理效率。
  (三)实行ABC动态管理法
  企业的存货可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资金占用或消耗数量等进行分类排序,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A类和次要的多数B类C类;并对关键的少数进行重点管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在取得时以历史成本计价,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企业再按照以往的经验只注重实物形态的静态管理显然已不合时宜,要注重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相并重的动态管理。我国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即当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时,按取得时的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要按其差额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没有提取跌价准备。为此对于存货的减值,企业应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形成一项制度,定期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鉴定,分析确认存货减值方法及数额。当然,企业以提取存货跌价准备作为调剂利润的手段则另当别论。
  (五)不断提高供销人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制
  企业应像对生产岗位技术人员的要求一样,选拔或招聘学历相当、专业技能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存货的供销、管理岗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敏感性”岗位实行定期轮换制;存货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管理的许多环节,特别是存货的供销人员,经常与外界打交道,过硬的政治素质更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岗位人员进行政治教育;同时应制定岗位人员业绩考评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奖惩分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7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