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失血”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国权 符浩

  摘要:本文基于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结合文昌市具体的经济数据,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典型问题,并对县域“金融失血”这一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抑制;经济发展;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75-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21
  
  县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节点,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但大部分县域经济规模较小,缺乏区位优势,第二产业实力不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外流突出,相当部分的县域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我国发展总水平。其重要原因在于在集中的商业银行体制下,资金持续从县域经济流出的趋势难以逆转,县域经济缺乏足够的资金完成资本积累,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规模化发展。海南省文昌市作为一个拥有53万人口的县级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基于文昌市的有关数据,分析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海南省文昌市作为海南省东部沿海城市,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114.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现在的42.1:22.8:35.1。截至2010年末,辖区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5.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6.19亿元。文昌市经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目前县域经济面临的共性问题。
  1.经济快速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2010年,文昌市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11.90亿元,同比增长45.3%,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70亿元,同比增长4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02亿元,增长69.4%,超出全国水平46个百分点左右;在城镇以上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37亿元,增长169.5%。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背后体现出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不容忽视:一是GDP依赖。根据估算,文昌市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达29.8%。二是财政税收依赖。2010年地方税收中房地产业税收收入为3.02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达到2.7亿元,两者之和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约为54.1%。三是产业链依赖。2010年,房地产市场走热带动了建筑业产值增长45.1%。房地产业成为文昌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产业集群发展滞后。2010年,文昌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5.67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78亿元,同比增长23.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7.87亿元,同比增长12.2%;文昌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0.42亿元,同比增长19.4%,略高于文昌市GDP增长速度,但仅占GDP份额的10%左右。从产业结构与企业发展情况看,文昌市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制约经济稳健发展的瓶颈。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文昌市有潜力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产业就是椰子等农产品加工产业、旅游房地产服务业,但这些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文昌市的产业多是以资源或传统主导产业为主,如水产加工业和椰子加工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二是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差。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大多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差。三是产业发展缺乏协同发展能力。文昌市有较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适合发展旅游房地产业,但总体而言,缺乏协同发展能力,规划滞后,难以推动旅游房地产业向产业集群发展。文昌市的多数企业集群只是简单的产业集中、行业堆积或叠加,产业集群处于萌芽阶段,产业链不够完整,配套能力不足,虽然较多企业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领域,但是没有形成彼此关联的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的地理集聚。
  3.中小企业产业链延伸衔接不够。截至2010年,文昌市非公经济17228户,其中中小企业1415户、其他为个体工商户15813户,提供的80%以上就业机会,是文昌经济的命脉所在。据统计,文昌市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椰子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零售业、旅游服务业等行业。从整体上看,这些中小企业规模过小,分布散乱,同质化严重,难以从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上形成区域市场协作、布局完整的产业链,制约了文昌市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文昌市的椰子加工产业企业多为初加工产业,特点是生产工艺简单,附价值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销路单一,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组合与合作,使产业链得以延伸。
  4.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潜在风险加大。文昌市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展开,一些大项目相继开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较快增长,融资平台债务压力不容忽视。目前,文昌市有两家融资平台公司,为文昌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文昌市旅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从财务数据看,两家公司负债率都相当高,且主要为长期负债,财务费用支出与偿债压力巨大,为文昌市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威胁。虽然2010年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但近70%的税收收入来源于房地产业,在国家持续调控房地产业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态势可能被逆转,将造成融资平台偿债风险,影响地区金融的稳定。
  5.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均衡,收入来源单一。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财政收入也实现了增收目标,且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0年,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105391万元,同比增长5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8126万元,同比增长65.3%。从财政收入结构看,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在: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提供税收收入4.40亿元,占比73.5%,第二产业提供税收收入1.56亿元,仅贡献26.0%,而第二产业应是税收收入最稳定的来源,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容易受到政府调控的影响。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供税超过70%,而其他如金融服务业、旅游服务业贡献有限。国有资本、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较少,难以提供稳定的收入。税收增收过于依赖房地产业,其中房地产业税收收入3.02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4.4%,占税收收入的50.4%,不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财政收入结构不均衡、税收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将制约文昌市税收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
  二、影响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急需金融支持,但由于金融政策等限制,实际上导致金融抑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1973)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集中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1]。国内一些学者沿着相同的思路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在以上三种类型的金融抑制中,供给型金融抑制起着主导作用,其它两种形式的金融抑制处于从属地位[2]。
  1.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资金流向严重失衡,造成了县域金融信贷服务严重“失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文昌市金融机构资金外流现象相当严重。一是体制性的资金外流。如邮储系统的资金上流。二是政策性资金外流。由于国有商业性银行,信贷审批权上收,资金上存剧增,只投放小额质押贷款、消费和少量的农户联保贷款,大量资金通过上存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三是逐利性资金外流。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村信用社热衷于发放社团贷款,部分社团贷款通过大企业流向外地。

  2.存贷比长期在低位徘徊。文昌市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贷比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006―2009年均低于30%,最高为2010年的30.4%,远低于2010年全国银行业机构的60.4%。比较突出的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文昌的支行存贷比都严重偏低,2010年四大商业银行支行存款余额占文昌市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60.7%,贷款余额仅占全市贷款余额的29.15%。
  3.农村信用社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经济放贷的主力军,2006―2010年其存贷比基本在50%左右,但其存款仅占全市存款余额的22.3%,而且其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影响了其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其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4.政银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尚未形成。地方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目前还没建立有效畅通的政银信息沟通机制,对金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向金融机构发布地区发展、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组织协调银企项目推介、金融产品宣传和产融政策变化信息交流,有效帮助金融机构协调解决好在服务社会经济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对地方招商引资听取银行授信管理、风险管控等政策建议相对较少,没有很好引导银行提前介入,方便银行跟进项目、提供信贷营销服务。未能有效培育和加快推动会计、评估、公证、征信、保险和担保等社会中介体系建设,鼓励民间、社会资本进入担保市场,扩大担保实力,有效缓解地方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主要对策
  1.有效增加县域信贷供给。第一,增强农信社服务“三农”功能,充分发挥其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对农村信用社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其自生发展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改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供给机制。一是加快邮储改革步伐,扩大邮储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明确规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留在县域使用。二是对四大国有银行县级支行开征特别准备金,以此准备金为基础成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基金,增加县域信贷的供给。第三,创新金融服务,有效增加信贷供给。要创新贷款品种和服务方式,扩大贷款投放规模,降低贷款门槛,简化担保手续,增加单户贷款授信额度,开办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新品种,满足县域经济发展。
  2.构建信贷投放的正向激励机制。目前,城乡资金呈现双向流动特征且流出资金远高于流入资金,并呈现出持续流出县域的现象。从资金流出渠道看,主要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抓大放小”经营政策,金融机构大量存款上存其上级机构等方式。相对来说,由于县域经济规模有限,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比较少,县域贷款交易成本高、风险大。解决县域资金外流问题,主要靠改善县域信用环境,扩大县域信贷的有效需求,为金融机构在县域提供有效金融服务支持商业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在具体的激励机制上,以资金扶持为主的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利率、税收、财政注资、财政贴息等正向激励机制是推动县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要推动政府介入小额信贷市场,适当分散小额信贷市场的风险,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服务。
  3.解决中小企业,“三农”等长期存在的贷款难问题。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务方面的关注。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不够合理的原因,也与这些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较高、经营风险大等问题有关。解决这些问题要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大力配合。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的力度,出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励办法,同时加大力度引导中小企业产品创新。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新产品科技含量。金融部门要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创新金融新产品,破解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主动性。
  4.建立适合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目前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发展很快,但我国过于集权的监管不利于自下而上的金融创新,不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成本太高的现状,应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实行分类监管、功能监管、分权监管、审慎和非审慎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有效降低监管成本[4]。
  (责任编辑:L.Y.)
  
  参考文献:
  [1]麦金农.麦金农经济学文集(第一卷: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刘丹,林松,沈晖.关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文献综述[J].金融经济,2010(10).
  [3]李雪琴,方先明.金融支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J].上海金融,2010(6).
  [4]李婷婷.基于供求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89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