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看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华强

  摘要: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发现经济领域里各环节之间和每一环节里的各种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矛盾,隐藏着极大的风险,而且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只从总量上调节,兼顾不了微观层面,处于两难的境地。本文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特别是矛盾论为指导,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层层剥解,从方法论层面为解决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矛盾论;宏观经济;结构性失衡;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5-0011-03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整个世界是由众多相互联系、不同层次的矛盾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矛盾体系。这就是矛盾论。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其基本规律表达便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即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有其普遍性和绝对性、特殊性和相对性,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和转化的。[1]在解决实际矛盾时必须在诸多矛盾中认识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尽管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哲学理论界对矛盾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两种理论并不冲突,都是对事物认识的一般性原理,只是着眼点和方式不同。也有人试图融合两种理论,创立系统辨证学,提出“差异协同体”的概念,但是其核心思想都差不多,只是从字面看更完整而已。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和方法,是大家熟悉和善于掌握的思想和方法,也是多次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思想和方法。
  
  二
  
  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从宏观层面分析,呈现出诸多复杂的矛盾,潜伏着较大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由于下列矛盾的制约,难以发挥作用,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是经济多年高速增长而同时失业率成倍上升,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二是社会产出连年近两位数增长的同时,产品相对过剩和产能过剩。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储蓄多年同时高速增长,而国内消费增长缓慢。四是居民消费品价格水平低而平稳,但不动产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水平不断上涨,使社会形成较强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五是国内外需求失衡,外需的持续扩张造成对外贸易摩擦和原料供给压力,内需则疲软,启动乏力。六是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国内大量外汇资产堆积和流动性过剩,造成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和资产价格波动压力。
  这些矛盾反映出的经济失衡不是典型的总量性失衡,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失衡,而是复杂和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使用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但效果有限,还可能加大某些风险,使整体经济局势恶化。比如为了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减少社会过多的流动性,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采取紧缩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必然造成抑制社会就业率的增长和国内需求的增长,不利于企业消化产品和产能。反之,如果采取扩张的经济调控政策,刺激总需求,对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内需、促进企业产销、保持经济增长有利,但是必然使投资加速增长、资产和原材料价格再被推高、通货膨胀预期加大。还有一种情况是,目前经济不是简单的结构性失衡,而是在同一结构因素里存在不同方向变化的元素。比如在消费领域,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3.7%,而住宅和餐饮零售增长16.4%,汽车和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增长26.3%和36.2%(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经济日报,2007-03-01:7。)。说明在消费领域也存在结构反向运动的问题,就是城市里的某些高档消费品(如住房、汽车、金饰品等)销售持续旺盛,而广大县市及乡镇的消费一直低迷。再如投资,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4%,而行业分布也存在极大的反差,建筑、制造和房地产业分别是50.1%、29.4%和25.4%,而教育、科研和卫生社保等分别是7%、9.5%和17%(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经济日报,2007-03-01:7。)。因此,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仅从总量上调节需求是难以奏效的,主要因为解决不了同一领域里的结构性反向运动的问题,并且有加大反差、激化矛盾的可能性。可见,目前调节我国宏观经济最好是采取以总量调节为导向和以结构调整为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才能奏效。
  
  三
  
  在众多而且复杂的矛盾体中,如何分析和解决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已经回答的问题。毛泽东在《矛盾论》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还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了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问题的实质,可以从原理上分析形成目前经济运行局势的原因。
  根据国民收入基本恒等式,可以推出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等于贸易差额。由于国内长期消费总体不振,结构不均,产能释放不了,必然寻找国外市场,形成大量的出口,促使对外贸易大量顺差。而且要满足产能的需求,必然在国内外市场寻找原材料,拉高原材料价格,造成通胀压力。我国这一经济状况是在国家长期的出口导向和资本奖入限出的政策下形成的,这不但加剧了内外经济的失衡,也带来了金融方面的外汇大量堆积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企业通过大量的出口取得外汇,在现行的结售汇体制下,央行要按汇率向企业购买,就形成国家大量的外汇储备和企业过多的流动性,企业为寻求流动性出路,最终会盯上资本市场和实物资产,抬高股市价格和资产价格,也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长期的国内储蓄率过高和国家的鼓励资本流入政策,是造成国内投资增长过快、产能过剩、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贸易顺差和经济实体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而造成国内储蓄率过高的原因是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就是社会掌握大量财富的人把资金投向高档消费品和不动产,而广大消费者除基本的生活消费外,更多的是预防性储蓄。表现在消费领域里就是总体消费不振,结构不均。[2]可见,目前的主要矛盾是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国民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和消除人民群众的生活后顾之忧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造成目前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根本问题,是主要矛盾所在。解决了它,其它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是多年来市场开放和竞争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导资源倾斜配置的结果。在改革开发之初,邓小平就把握住当时社会存在的公平和效率这一主要矛盾,并且抓住了效率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引入竞争机制,让有竞争能力的地方和行业先发展起来,参与国际竞争,从而带动全国,这是英明之举。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富的不断创造和分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转化,在公平和效率这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再是效率而是公平。
  由于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地区、行业或阶层,创造了大量财富也取得优先分配财富的权力,使社会财富逐步集中和经济结构失衡,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因此,现在应主要集中精力解决这一矛盾。矛盾的复杂性和主次性原则告诉我们,同一问题在总体上看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把它单独看成是主要矛盾时,它里面同样又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那么目前要解决经济领域里国内消费不振和消费结构性失衡这一主要矛盾,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应该是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首先必须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通过政策引导经济社会资源向广大乡镇及农村流动,向社会低收入行业和群体流动,促使地区和行业的平衡发展。其次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阶层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广大消费者生存方面的后顾之忧,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再次是要改善消费者的消费环境,水电、交通、通讯以及文体设施等都是现代家庭和个人的基本消费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无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最后要大力提倡科学的消费观念,培养民族优良的消费文化,明确基本的消费准则。总之,当我国广大低收入家庭都有条件买得起和用得起电器、并且又毫无顾虑地购买时,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高储蓄、高产能、高出口等一系列问题将逐步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吴晓灵.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中国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0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