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施正荣 遭遇“三门”事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伴随金融危机叠加畸形产业结构的宿命趋势,这位“太阳王”将谋求个人创业的二次破题。
  
  伴随前文所述的财富“跳水门”,尚德近期还有两个消息可以重温:
  一是“收购门”:2008年12月,各大主要财经媒体报称无锡尚德或被收购,并解释说:“由于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人在过去几个月内纷纷抛售无锡尚德股票,其股价大幅下挫。同样处于光伏新能源行业的另外两家国际知名公司日本夏普和美国光伏电池制造商First Solar都有意收购无锡尚德。”
  二是“裁员门”:2009年1月,另一消息被媒体反复渲染,称前首富施正荣“过冬”,无锡尚德可能裁员30%。具体说:“在金融危机之下,这个曾经创造出中国首富的太阳能企业开始迄今为止大规模的裁员。此次裁员将裁掉近4000人,而目前工厂部分生产线也已陷于停产状态。”
  一度,借助于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的良机,尚德的产能扩张曾连续五年实现百分百增长,与此同时,销售产量、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也均实现百分百增长。
  与中国光伏产业的“两头在外,制造在内”相适应,尚德也没有逃离这一基本态势。
  2004年至2007年,“拥硅为王”的时代,尚德为了确保硅料的供给,采取与国外的多晶硅厂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通过“长期合同”的方式获得稳定的硅源。
  同时,尚德积极占领欧美日市场。2006年8月对日本MSK的收购和2008年6月对美国EI的收购,其目的便是为了占领海外市场。日本和美国均是世界太阳能光伏最大的市场之一,获得上述两国的市场,将确保尚德成为世界领先光伏企业地位。通过收购,既达到了占领市场,同时消灭了竞争对手。
  在国内,尚德合纵连横,打造了太阳能产业联盟,总计五种形态:
  直系―青海尚德(多晶硅料)、洛阳尚德和无锡尚德(电池)为主轴;
  近亲―大全集团(硅料)、辉煌科技(硅片);
  远亲―江阴海润(硅棒/硅片);
  近邻―浙江昱辉(硅棒/硅片)和常州天合(硅棒/系统);
  伙伴―锦州阳光(硅棒/硅片)和隆基硅(硅棒/硅片)。
  自2005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为产能过剩埋下伏笔。尚德上述产业联盟的形成,基本就在该时段内。
  
  尚德过去八年中,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但是金融危机使国际太阳能市场瞬间“变了天”,而国内市场尚未启动。自2005年12月14日尚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创造中国造富神话新版本之后仅两年有余,金融风暴已然呼啸而来,为中国这一首家登陆纽约交易所的民营企业发展画一个巨大的逗号。
  作为光伏设备的主要原料,多晶硅价格最高时曾被炒到500美元一公斤,但如今在现货市场上只需100美元就可买到,尚德原有“长期合同”反手成为沉重的负担。
  中国太阳能业严重依靠国际市场,而今国际市场的急速下滑,与此同时,美日的太阳能巨头步步紧逼,严重打击了中国太阳能业,作为领头羊的无锡尚德无法幸免。中国太阳能相关股票纷纷“跳水”,“收购门”、“裁员门”蜂拥而至。
  行业大势如此,“太阳王”施正荣将谋求个人创业的二次破题,包括早已筹划实施的对薄膜太阳能基地的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1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