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应用:基于问卷的调研与评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方文 惠 英
一、公允价值在企业应用情况的调研设计
(一)问题设计基于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在我国相对较为匮乏的现实状况,笔者将调研问题分为三大类,即:在短时间内引入公允价值,企业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内涵的认识是否充分;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二者的可靠性、相关性认识是否得当;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处理过程中应用是否广泛。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问卷发放针对企业为京、津、冀三地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问卷发放时间为2008年初,历时三个月,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
(三)被调查者状况被调查者主要针对上述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被调查者的具体状况见表2。
(四)问卷数据处理方法本问卷数据处理方法使用了SPSS和EXCEL软件,主要采用百分比统计、频数统计方法。
二、公允价值在企业应用情况的调研结果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企业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自新会计准则在我国开始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具体见表3。
从表3中可知,目前公允价值在企业应用范围非常小,只有3.43%的企业运用表内采用的方式,而且根据笔者进一步调查,这些企业大多只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与发达国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规模相差甚远。同时这也违背新会计准则追求会计信息高相关性的初衷。
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应用不足的情况,笔者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见表4。值的可靠性存在顾虑;其次增加信息成本也是影响公允价值应用的又一个原因;另外,对会计人员素质有更高要求和对企业业绩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公允价值应用。此外还有其他原因,但其中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操作上存在困难。
(二)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内涵的理解接受新事物的关键,在于人们对其的理解程度,否则难谈接受。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同样遵循这个道理。从样本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内涵的理解程度的调研来看,98%的人都能准确选出关于公允价值定义基本要点,即交易是公平、自愿的,交易双方是熟悉情况的。这说明通过学习,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已经能准确把握。另外2%,不是不理解公允价值,只是个人理解上存在差异。
然而,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在公允价值内涵的理解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见表5。
从表5可知,财务会计人员虽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能够准确表达,但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二者实质的区别还没有掌握。68.92%选择了可靠性和相关性上的区别,说明许多财务会计人员受传统概念影响较深,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可靠性比较弱,而相关性比较强,历史成本正好与之相反。
此外,对于公允价值是脱手价格还是入账价格的调查显示:对于资产的公允价值,59.71%的被调查者选择入账价格,而40.29%选择脱手价格;而对于负债的公允价值,89.50%的人选择脱手价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由于新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没有明确规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是脱手价格还是入账价格,造成很多会计人员在这方面存在困惑。
三、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允价值有用性评述
(一)可靠性与相关性关系调查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对会计信息两大质量特征主导地位做了调研。其中:认为相关性重于可靠性的10人;认为可靠性重于相关性的79人;认为二者并重的27人;其他7人。具体见表6。结果表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与可靠性特征的排序问题上更倾向于可靠性重于相关性。应当说,这一结果与我国现实国情是基本相符的,但其广泛争议的存在也是事实。笔者借助BP神经网络算法对造成这种争议的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评价会计信息具有的两大质量特征就是相关性与可靠性。与可靠性相关的次级信息质量特征是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与相关性相关的次级信息质量特征是及时性、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即由这六个基本指标决定。根据上述评价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六个指标,可设计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评价表,见表7。
依据选定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表,根据问卷由财会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进行评价,从123份有效样本中随机抽取60份样本作为此次分析的数据来源。随机抽查得到的数据见,表8。
将各指标分为四个评语等级,即很好、好、一般、差,最高分为1分,最低分为0分,根据经验分别以0.9、0.7、0.5作为分界线,将各指标评价分为四个区间,从而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评价标准。见表9。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评价没有历史数据可供参考,且若仅凭专家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了使训练后的BP网络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评价标准为依据,在各个参数的各级标准范围内分别生成2个样本,共7个样本作为学习样本训练,即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评价标准中分别取各区间的边界值和中间值作为学习样本,因其结果是可以确定的,故期望输出也可确定出来,从而建立的BP网络训练样本具有代表性,见表10。
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中,输入层神经元个数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层规定的指标个数确定,输入层神经元个数本质上反映公允价值有用性的各评价指标水平的因子个数,因而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评价模型确定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为6。评价模型的输出层神经元个数则由输出目标决定,模型期望输出为高、较高、一般和低,所以输出层神经元的个数为4。隐含层采用一层即可满足需要,同时经过多次模拟学习训练,发现本模型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25,训练次数为3000次,训练目标为0.0005,学习速率为0.005时比较合适。
将调查数据归一化处理后,使之成为0到1之间的数值,然后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采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1所示。输出的结果每行取最大值,相对应的级别就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等级。
从调查的60个样本的调查结果来看,结果属于“强”的有4人,占6.70%,属于“较强”的有2人,占3.30%,属于“一般”的有51人,占85%,属于“弱”的有3人,占5%。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一般有用的财会人员占多数。说明绝大多数财会人员对应用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还是存在顾虑。然而从各指标平均值来看,如表12所示,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如实反映性和可验证性都持怀疑态度,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所具有的反馈价值一般,而对中立性、及时性、预测价值都持肯定态度。可见会计界对公允价值之所以持谨慎态度症结就在公允价值的如实反映性和可验证性上。
编辑 熊年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7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