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房产税改革文献评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房地产业是我国实体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抬高了房价。研究房产税改革对地方经济和民众生活影响并及早制定应对之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房产税研究现状、沪渝试点效果、房产税改革方案对文献进行了梳理,试图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房产税;沪渝试点;房价;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7.037
  1 房产税的现状研究
  1.1 法律缺位
  目前我國房产税实行的是1986年颁布的《房产税暂行条例》,对个人住房保有环节实施免税。崔志坤(2017)指出个人住房保有环节的房产税在税种法定、税收要素确定等方面都处于法律缺位状态。根据《立法法》的要求,应先有“房产税”方面的相关法律,房产税才能步入现实的征收轨道。
  1.2 缺乏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
  从不动产登记情况看,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开始实施,2016年1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公布施行,不动产实现统一登记,崔志坤(2017)认为由于税务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信息没有还达到共享,税务部门并不能完全掌握居民的不动产信息。所以对个人住房开征房产税,只能通过房产所有人自主申报的方式,信息的不对称性容易造成税收流失。
  1.3 地方税权有限
  房产税属于地方税种,但是地方却没有立法权。房产税的基本要素立法权都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不能因地制宜实施税收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优化配置的功能。
  2 沪渝房产税试点效果研究
  2011年1月,上海与重庆开始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稅进行试点。直到2018年,上海与重庆的房产税试点己有8年,两个城市的试点政策实施效果对往后房产税的改革与推广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为制定更加合理的房产税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2.1 试点政策有效地抑制了房价上涨
  刘甲炎(2013)利用合成控制法估计其对房价的影响,发现重庆房产税试点的总体房价相对于对照组下降了156.61-350.80元/平方米,下降幅度达到527%,达到了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其中,144平方以上的大户型房价下降,反之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房价上升,这说明试点政策反而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福利。王家庭(2014)使用DID方法,利用2006年-2012年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指出房产税试点显著降低了住宅价格,但其对商品房价格和高档住宅价格的影响不显著。尹音频、魏彧(2014)对比了上海房产税试点前后房地产企业投资情况、房地产市场价格与结构变化,认为上海房产税试点的实施优化了房地产市场结构。贾点点(2018)选用4个指标,即住宅投资额中别墅、高档公寓投资额的比例;住宅施工面积中高档房的比例;住宅竣工面积中高档房的比例和住宅销售面积中高档房的比例,发现在2006年-2015年中,重庆和上海这四个指标在试点后5年内都下降了,其中,重庆的下降的比例最明显,说明房产税对房价以及投资性房产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2.2 试点政策未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夏商末(2011)指出上海的方案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房产税,目的仅是为了限制增量房地产的购买。安体富、葛静(2012)基于筹集收入、调控房价和收入分配的作用评价沪渝试点效果,发现其筹集收入的作用微乎其微,降低房价的作用也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渝版房产税试点政策能够起到收入分配作用。牛欢欢(2013)研究沪渝两地房产税的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指出沪渝试点的价格和收入效果都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两个试点方案没有对政策目标做出明确的定位。黄洪(2017)利用上海2009年-2016年之间的房价涨幅数据,也得出房产税调节房价的作用有限的结论。
  3 对房产税制度设计的建议
  3.1 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是区分和设置税种的依据,李美云(2017)对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小产权房、自建房、单位福利房和集资房这6种类型房产分别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当依据从价计征。在此基础上,舒颖岗(2018)认为,应当将农村房地产纳入征税对象并给予减免优惠。
  3.2 税率
  唐在富(2012)认为在房产税改革初期可选择偏低的税率水平,之后税率可考虑为1%—3%。张平等(2016)利用2010年的入户调查数据,使用0.5%的税率测算不同地区的房产税纳税能力,考察了不同家庭房产税纳税能力的潜在决定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和家庭的纳税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这表明房产税是将是地方税,且应进行充分的差异化制度设计。同样的,俞光远(2018)也认为应当使用差别税率,将居住用房产税率设定为0.5%—0.8%;工商业用房产税率1.5%—1.8%;空置房地产5%—10%的超额累进税率。
  3.3 计税依据
  多数学者都认为应当按照评估价值进行征税,比如,庞凤喜,2008;田珊,2013;杨志勇,2015;崔志坤,2017;陈双专,2018;孙吴舒婷,2018等。其中,田珊(2013)提出准确评估房地产计税价值是确定物业税税基和应纳税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崔志坤(2017)特别提出要建立由地方政府负责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在3—10年内设定评估周期,并建立评估争议解决机制。而侯一麟(2016)则认为评估周期为1年一次为佳。
  3.4 税收优惠
  侯一麟(2016)提出应当设置人均价值减免,减免之不宜超过人均面积的三分之一乘以中位房价,并规定出租房、空置房、度假房以及在建房等不享受此项待遇。张平和侯一麟在《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税负分布及再分配效应》一文中,以微观数据再次证实,“人均价值减免”这项优惠政策在纵向公平、调节分配及税政实施方面优于“首套减免”和“人均面积减免”。崔志坤(2017)则认为可以给予所有纳税人一个普适性免征额,并给特殊用途和特殊人群给予优惠(孙吴舒婷,2018;俞光远,2018)。庞凤喜(2008)认为税收的优惠设计应当有两点:一是对仅有一套住房者实行起征点政策;二是对有多套住房者实行免征额政策,以起征点的面积折合市场价值来设计免征额。   可见,学者对房产税税制的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我国房产税的制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思想启迪。但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研究都聚焦在理论模拟研究上,对实证分析的较少。
  4 未来展望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房产税的改革,不管是基于现状问题,还是沪渝试点效果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可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
  房产税改革的核心是对居民个人住宅在保有环节征税,涉及到每位居民的切身利益,税负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也比较清晰。此次房产税改革究竟是定位于调整房价还是筹集财政收入,在设计税收要素时都有不同的偏向。这就要求房产税在改革进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征求各方意见,在充分协调、沟通的基础上,寻求能够达成社会各界最大共识的方案。当然,我们也应当立足于本国国情,借鉴国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构建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房产税征管体系。
  参考文献
  [1]舒颖岗.我国房地产税征税对象探讨[J].税务研究,2018,(09):57-59.
  [2]吴旭庆.我国个人住房房地产税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3]孙吴舒婷.对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分析及政策建议[D].南京:南京大学,2018.
  [4]贾点点.房产税还是房地产税?——兼评沪渝两地房产税试点效果[J].现代管理科学,2018,(05):49-51.
  [5]俞光远.推进我国房地产税改革与立法的建议[J].税务研究,2018,(05):41-45.
  [6]任强,侯一麟,马海涛.公共服务资本化与房产市值:对中国是否应当开征房地产税的启示[J].财贸经济,2017,38(12):66-79.
  [7]崔志坤,张燕.房地产税开征的制度构建[J].税务研究,2017,(06):46-49.
  [8]黄洪,何光其,廖明刚,严红梅.个人住房房产税:沪渝效果剖析与未来制度完善[J].税务研究,2017,(06):50-54.
  [9]张平,侯一麟.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税负分布及再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6,51(12):118-132.
  [10]张平,任强,侯一麟.中国房地产税与地方公共财政转型[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04):1-15+151.
  [11]张平,侯一麟.中国城镇居民的房地产税缴纳能力与地区差异[J].公共行政评论,2016,9(02):135-154+207-208.
  [12]侯一麟,马海涛.中国房地产税设计原理和实施策略分析[J].财政研究,2016,(02):65-78.
  [13]杨志勇.房地产税若仅按面积征税并不公平[J].中国经济周刊,2015,(32):74-75.
  [14]刘甲炎,范子英.中国房产税试点的效果评估: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3,36(11):117-135.
  [15]安体富,葛静.关于房产税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基于重庆、上海房产税试点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2,(45):12-21.
  [16]唐在富.中國房地产税改革:定位、现状、方向与建议[J].发展研究,2012,(01):88-92.
  [17]夏商末.房产税:能够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和抑制房价上涨吗[J].税务研究,2011,(04):19-25.
  [18]庞凤喜.物业税九大问题浅议[J].税务研究,2008,(04):36-39.
  [19]徐策.对我国推进房产税改革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0,(12):24-25.
  [20]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房地产价格、地方公共支出与房地产税负关系研究——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01):109-119.
  [21]尹音频,魏彧.房产税与房地产市场价格及结构——基于上海房产税试点的经验数据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4,(03):96-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6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