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力
摘要:本文以公允价值理论为依据,研究其在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中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的关系。研究发现: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经影响了股价的变化,并且投资者对公允价值计量是持肯定的态度,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历史成本对股价的影响仍然存在。但在2008年的年报数据中反映出股价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系数比2007年有所降低,这是因为投资者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存有疑虑。
关键词: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 历史成本 每股收益 股价
一、引言
会计计量在会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1975)指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在会计计量中历史成本计量曾经占据统治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大量出现,人们开始关注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在需要相关及时的会计信息的呼声下,公允价值计量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准则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在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状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007年的上市公司中除了金融、保险业和综合类外,其他行业在报表中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企业的比重没有超过50%,最少的是采掘业20%,平均来看在报表中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29%。2008年的上市公司,虽然大部分行业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企业占行业总企业的比重仍然没有超过50%,但超过53%的行业披露的比例都有较大的提高,并且平均来看在报表中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31%,比上一年度增加2%。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持肯定的态度。从(表2)可以看出,在各行业里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2007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呈现出正负变动的差异较大,在2008年有92%的行业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正的企业数在减少,这有可能是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低迷造成的,这也可以说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股票的市场价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综上所述,自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会计核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还值得研究讨论。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一直引领世界,美国最早提出公允价值计量的思想,也最早开始在理论界讨论公允价值计量。1898年史密斯与阿迈斯一案判例中,最高法院判定投资者允许按投资财产的市场价格,而不是按历史成本来获得公正的利润,这是最早提出公允价值的事件。公允价值理论上的探索,其基本思想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坎宁(Canning),他在《会计中的经济学》一书中认为:资产是指处于货币形态的未来服务,或可转换为货币的未来服务。同时,他认为对资产进行恰当的计价应是使用它们的期望收入,如对存货计价,就以其产出的现金作为标志,否则就毫无意义。这一定义在当时被认为过于激进而不被准则制定机构所接受。斯特林(Sterlin)是位激进的学者,认为市场价格是最正确的计量属性,应完全摒弃历史成本,因为其所提供的信息是无用的。查特菲尔德(Chatfield)指出:目前(1972年)计量财务状况的理论重点已从原来购置成本转向现时价值,从销货时点实现收益转向一旦能做出客观计量就确认利润。这与今天的公允价值核心理念已经非常接近。第一,实务界的应用。随着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也在实务界尝试对公允价值的使用。1967年12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使用现值法进行摊销。这是美国现有会计文稿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最早记录。最早的公允价值概念见于197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PB)第4号报告书: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币金额,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这可能关于公允价值最早的定义。FASB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准则要求实体将所有衍生工具作为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FASB认为,大多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是可行的,公允价值可以在市场上查到或者参考市场上相似的工具来估计。如果没有市场信息,可以通过如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期权或其它定价模型等其它计量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2000年2月,FASB发布了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公告为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计算公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公告明确指出,在初次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估计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应该能捕捉到形成市场价格(如果有的话)即公允价值的各种要素。FASB在2004年相继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和公告工作草案后,于2006年9月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 NO.157的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强调公允价值的计量要以市场为导向,在此基础上,该准则对公允价值定义做出了修订,建立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评估等级,并提高了披露要求。第二,理论界的论证。伴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会计学者认同该种计量模式。戴安娜(Diana)指出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矛盾在于会计计量应以哪一天的市价为基础。历史成本以资产取得和负债发生时的市价为基础,公允价值则以当前的市价为基础。因此,对与金融资产而言当前市价信息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比过去的市价信息(历史成本)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更具相关性。威廉姆•R•斯科特(Will Jam•R•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分析了美国现行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准则,并指出财务报告中有很多项目在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且还在增加。许多传统项目只是部分应用了计量观,如成本与市价孰低、长期负债、最高价值测试。尽管如此,部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决策是有用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公司财务状况和前景的重大变化。国外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在实证研究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会计学者从验证金融企业到非金融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取得了大量的实证证据,也为理论上完善公允价值指明了方向。Ahmed and Takeda以152家美国银行为样本,验证了证券投资实现投资收益是否受到管理当局操纵利润及其监管资本激励的影响。Eccher,Ramesh and Thiagarajan美国上市银行1992年和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发现转向公允价值会计可能会消除一些价值相关的历史成本信息,因此,他们的检验结果对于正在为银行评估这两种会计计量方式的会计准则制定者和银行监管机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Lys在重新分析Eccher,Ramesh and Thiagarajan的结果后认为,用于股价公允价值的程序与方法低估了所持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而高估了所承担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Barth,Beaver and Landsman以99家美国银行从1993年至199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验证了银行监管资本越高,贷款公允价值估计的价值相关性越强。Khurana and Kim以美国银行从1995年至1998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验证了银行管理当局对贷款公允价值的估计比对其它大多数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估计具有较强的操纵能力。Beatty,Chamberlain and Magliolo以美国195家上市银行和94家保险公司从1990年至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支持了银行及其监管机构关于混合公允价值会计会降低银行权益准确性的论断。
(二)国内文献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正式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是在1994年以后。1994年7月,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编译的会计准则丛书之《国际会计准则》有关章节中,将“Fair value”译为“公正价值”。1997年以后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运用逐步开始。1998年我国在会计计量中正式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黄世忠(1997)在《会计研究》上发表题为《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l世纪的计量模式》的文章,文中介绍了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并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这是我国学者对公允价值计量持肯定态度的一个里程碑。随后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界成为讨论热点,有的学者对其持肯定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公允价值在我国发展还不具备条件,更深层次地对其计量属性问题也展开热烈的讨论。第一,持肯定态度的观点有:卢永华和杨晓军(2003)指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的认定。然而无论主体的期望如何,在多数情况下,必须接受市场价格以获得资产或清偿负债。所以,对于初始确认或在重新计量时,基于市场基础的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具代表性并且可靠的计量办法,能够有效地评判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经济实质。他们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指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谢诗芬和戴子礼(2003)认为,公允价值有深厚的十大理论基础,它符合经济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概念、现金流量制和市场价格会计假设、现代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现值和价值理念、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葛家澍、杜兴强(2003)指出:目前的财务会计计量一般体现为重成本轻价值的特征。历史成本虽然具有可验证性,然而无法揭示资产的经济实质――未来经济利益,在软资产的计量上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个缺陷导致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严重背离。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价值模式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将有助于夯实利润,提高利润的信息含量。于永生从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决策相关性、收益的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决策相关性、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无形资产最相关的计量属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公允价值在相关性方面的优势。他还通过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比较指出,尽管实证研究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更相关”的说法褒贬不一,但在理论界,认为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优势的观点始终是主流。徐培红认为,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越性体现在符合会计的相关性、配比原则、稳健性和一致性等会计原则要求;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融资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当今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是竞争激烈、风险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发展极快,传统会计对此无能为力,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李慧、刘广生(2006)从与历史成本比较的角度,归结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公允价值符合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的要求;有利于企业资本保全;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二,认为当时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公允价值的观点有:李明辉分析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认为公允价值建立在市场完美性和完全性假设之上:当有活跃交易的市场报价时,市价就是公允价值;当不存在公允市价时,则需运用现值等技术进行估计。由于可靠性的限制,公允价值不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同时,出于对可靠性及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在我国不具备广泛采用公允价值的条件。潘立新(2006)从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的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认为由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现阶段的运用达不到反映经济差异的目的,甚至还不是基于市场的判断,因而可能扰乱市场秩序,引起社会财富的不公平转移,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不宜运用公允价值。张连起(2006)认为公允价值就其目的来说,应是寻求一种客观的价值,然而却必须通过人的主观判断才能实现,这就使得公允价值演变为一种效用价值。同一事物的效用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甚至相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差异也很大,因此无法形成统一、稳定的评价尺度。况且,这种评价取决于评价主体的背景、学识、目的及观念等因素,其他人难以断定其对错。刚性不足而弹性有余的性质很容易被用来操纵。
另外,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问题也是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在学术界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第一种,石本仁、赖红宁(2001)认为,公允价值本身并不是一种计量属性而是一种检验尺度。第二种,谢诗芬教授(2001)在其博士论文《会计计量的现值研究》中指出:公允价值是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会计计量属性,它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著名会计学家常勋对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公允价值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它与各种计量属性相联系,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使公允价值成为一种复合(或综合)的计量属性。第三种,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葛家澍、徐跃认为,公允价值是与其他计量属性有所区别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现有的西方公允价值实证研究表明,披露活跃交易市场上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提供增量信息,对股价的反应也更为灵敏,这说明在可靠性有保证的前提下,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比历史成本更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活跃交易市场上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Petroni & Wahlen(1995)研究发现,权益投资和美国国债投资的公允价值能够解释财产责任保险公司的股价,而披露的其他投资证券的公允价值(例如,市政债券和公司债券)对股价的解释能力却不如历史成本。葛家澍(2010)认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且两者都将在会计计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依然具有价值相关性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年和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作了如下剔除。由于金融企业需要大量运用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其体制与其他行业存在重大差异,因此样本中没有金融企业。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虽然准则允许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模式作为后续计量模式,但是由于我国地产类上市公司大多数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其房地产作为存货核算,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并且其他企业选择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作为后续计量模式的限制条件很多,所以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数据较少,所以没有以其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既在权益中反映又在损益中反映,在权益中的部分无法分离,因此本文只检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的相关性。2007年为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执行的第一年,其有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信息可以直接从上市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获得,2007年样本筛选过程如下:截止2007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有1524家,基于研究设计的需要本文剔除了相关数据不完整的公司,选择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后,剔除了其中一些无数据的公司,最后得到385个样本。按照同样方法筛选2008年数据,截止2008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有1604家,最后得到442个样本。本文的数据来自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部分数据采用手工筛选的方法,实证部分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三)模型建立和变量定义美国学者Ohlson作为现代投资估值理论体系的代表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Feltham合作所提出的股票估值模型,成为当今有关股票估值理论领域的主流。两位学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有关企业收益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分析不能清晰解释企业收益是如何与股票价值相关的,因此他们建立了一个将股价与会计收益相联系的经典模型,模型表达式为:P0=a0+a1•BV+a2•E+?着。其中,P0表示公司股价,BV表示每股净资产,E表示每股收益。本文借鉴Feltham-Ohlson模型,结合文章的研究目的,来构建模型:Pit=a0+a1•EPS’it +a2•BVit +a3•FVADit+?着
其中:Pit为t为2007年时,Pit取i公司披露2007年报时前后五日及当日收盘价的均价;t为2008年时,Pit取i公司披露2008年报时前后五日及当日收盘价的均价。EPS’it为i公司第t年基本每股收益减去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差。BVit为i公司第t年每股净资产。FVADit为i公司第t年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股本。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本文就以下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
(1)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的相关性分析。由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都是利润表的项目,所以这两个指标间是否具有共线性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的共线性强,则该模型无法建立。要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研究调整每股收益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如(表3)、(表4)所示,2007年调整每股收益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的相关性是存在的(在显著性水平为0.1和0.05上均通过检验),但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虽然存在,结果表明其相关性不是很强(一般相关系数在0.7以上称为强相关,而调整每股收益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之间的相关性只有0.104,算弱相关)。2008年调整每股收益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检验,说明两变量不相关。因此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很低,将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同时作为自变量是可行的。
(2)股价与调整每股收益的相关性分析。从(表5)中2007年股价与调整每股收益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03,具有中度相关性,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是通过检验的,也就是说不能拒绝股价与基本每股收益存在相关性的假设。从(表6)中2008年股价与调整每股收益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26,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是通过检验的,也就是说不能拒绝股价与基本每股收益存在相关性的假设。
(3)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分析。从(表7)中2007年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果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其相关系数是通过检验的,所以不能拒绝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假设。从(表8)中2008年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果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其相关系数是通过检验的,所以不能拒绝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假设。
(4)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分析。从(表9)中2007年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果可以看出,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系数达到0.539,相关性属于中等程度,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甚至是0.01的水平上)是通过检验的,同样,结果显示不能拒绝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假设。从(表10)中2008年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果可以看出,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系数达到0.593,相关性属于中等程度,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甚至是0.01的水平上)是通过检验的,同样,结果显示不能拒绝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假设。
由以上相关性分析可知,股价这个因变量与基本每股收益、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每股净资产三个自变量的相关性均能通过检验,因此该模型从相关性方面验证是可以建立的。
(二)回归分析通过以上的分析后,分别用2007年与2008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得到以下结果。
(1)2007年模型回归分析。由(表11)和(表12)中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1时,模型通过了F检验,即可以建立起以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Pit=5.705+13.042×EPS’it+13.859×FVADit+1.592×BVit。从(表12)中可以看到,通过2007年数据建立的模型各系数在显著性水平为0.1时,全部通过了检验,即各变量对股价是有一定的影响。从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系数为13.859,这反映出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经影响了股价的变化,即市场对公允价值计量是持肯定的态度,并且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与假设1一致;此外调整每股收益的系数为13.042,这说明去除了公允价值的每股收益对股价的影响程度仍然很大,即历史成本股价依然具有价值相关性,与假设2一致。
(2)2008年模型回归分析。由(表13)和(表14)中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模型通过了F检验,即可以建立起以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it=4.147+6.830×EPS’it+8.362×FVADit+1.407×BVit。从(表14)中可以看到,通过2008年数据建立的模 型各系数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全部通过了检验,即各变量对股价是有一定的影响。从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系数为8.362,这比2007年的系数有所下降;调整每股收益的系数为6.830,也比2007年的系数有所下降。两个系数下降,说明市场对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对股价解释的认可度在降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首先可以联系到2007年和 2008年的宏观经济情况。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的态势,在宏观情况的带动下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比较好,而2007年我国的股票市场表现也非常好,在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达到6124.04历史最高点。经过一年的高速发展,2008年我国的经济进入平稳期,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甚至出现了衰退,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都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股票市场也在这一年进入回调,股价出现严重下跌,在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跌至1664.93点在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好,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调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预防未来市场的风险,以此来进行盈余管理。而在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大,并且业绩也不太理想,可以通过消化前期多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达到控制收益的目的。其次,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确定其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方法是否公允是否公正也是投资者所当心的问题。在2008年我国的经济的确遭到了重创,股票市场也遭受了极大的冲击,但是从2008年的年报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是很差,这就使投资者对其使用的估价体系存在疑虑。再次,由于我国从2007年才开始实行有规模地系用来公允价值计量,本次分析用到的数据仅仅是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数据,还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因此2008年股价与披露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比2007年弱。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研究――基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项目编号:11SKU2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2]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会计研究》2000年第4期。
[3]谢诗芬、戴子礼:《会计理论研究的百年回顾:会计计量视角》,《财会通讯》2003年第9期。
[4]李明辉:《公允价值会计若干理论问题探讨》,《当代财经》2001年第1期。
[5]潘立新:《公允价值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6]石本仁、赖红宁:《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暨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7]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基本理论分析与我国的初步实证证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Diana.Financial Assets and Liabilities-Fair Value or Historical Cost.Accounting Review,1998.
[9]Eccher,E.A,K.Ramesh and S.R.Thiagarajan.Fair value disclosures by bank holding compani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
[10]Lys,T.Abandoning the transactions――based accounting model:Weighting the evide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
[11]Khurana.I.K and M.S.Kim.Relative value relevance of historical cost vs.fair value:Evidence from bank holding compani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3.
[12]Beatty,A.,S.Chamberlain and J.Magliolo.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for investment securiti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
(编辑 虹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00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