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在产业转移中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提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大量的业务机会。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 中部地区 商业银行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11-028-05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的空间移动或迁移,包括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综合流动,它不仅涵盖整个产业生产的转移,而且还包括同一产业内部各生产阶段的转移。产业转移最终将使得某些产品的市场供应从一些地区转向另一些地区(陈建军,200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Vernon,1966),任何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动,会导致产品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形成产业转移。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客观上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这种梯度会造成产业的空间转移(愈国琴,2007)。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引发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则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基本条件。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梅良勇和刘勇,2011)。一方面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要素成本优势初步凸显,产业发展空间逐步扩大,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大大增强。产业转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模式,如政府引导模式、市场驱动模式、资源导向模式、梯度转移模式、产业集聚模式、大型国企扩张转移模式、民企战略升级转移模式等。不同模式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大量的业务机会。商业银行应抓住当前产业转移加速的难得机遇,积极投入到产业转移过程中,在为国家产业转移提供有力金融支持的同时实现自身业务快速发展。
一、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
在国家正式出台产业转移纲领性文件一年来,各地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目前产业转移的情况看,转移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从产业承接地情况看,中部地区省份在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明显优于西部地区。
(一)国家及地方政策利于产业转移
中央高度重视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今年9月,国务院又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强调经济区应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完善产业配套条件,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全方位、多层次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都相继出台配套政策,积极鼓励当地承接转移产业。早在2009年,河南就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产业承接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具体确定和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和奖励办法。今年,安徽省颁布的《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对皖江示范区和及江南、江北两个产业集中区给予了一系列土地、金融、出口、税费等方面扶持和优惠政策。
(二)产业转移集中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
尽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等所谓的“边际产业”仍占很大比重(任静,2010;黄永涛,2011)。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越来越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普遍遇到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资源逐渐枯竭等问题,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降低,竞争力被削弱(吴晓军和赵海东,2002)。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地区资源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众多企业开始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因而无论是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还是企业继续保持成本优势的需要,该类企业都把区域转移作为其重要战略之一加以选择。
以河南省承接的东部转移产业为例,近年来该省承接的转移产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冶金、轻工、化工、食品、房地产、汽车及配件、新能源等领域。2008年河南全省利用省外资金中,居于前六位的产业是房地产、冶金、机械、石化、能源、建筑,占全省当年实际到位资金的65.8%。2009年居前六位的产业是房地产、冶金、机械、轻纺、新能源、石化,占全部到位资金的62.7%。2010年,居于前六位的产业是机械、电子、冶金、轻工、石化、食品,占全部到位资金的44.5%。
(三)中部地区在当前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一定优势
“雁行模式”产业转移理论指出(Akamatsu,1962),经济发达地区的成熟产业将通过贸易、技术转移和直接投资等方式首先传递给经济较发达地区,待到较发达地区的经济起飞后,再转移至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通常是沿着转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即产业会先转入经济发展水平与转出地差异较小的地区。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同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又不如中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从各地区产业梯度来看,产业梯度顺序表现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刘满平,2004)。因此,当前我国产业转移中,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拥有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河南拥有京广、陇海、京九等9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已拥有食品、冶金、建材、电力、化工、机械、轻纺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对转移产业的配套支撑和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山西历来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其煤炭、焦炭、电力、冶金等领域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在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学工业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二、我国产业转移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的优惠政策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产业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转移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近几年来,中西部省市引进东部的资金和项目数量呈几何式增长,承接产业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河南省2008至2010年三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分别为1849.2亿元、2201.9亿元和274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19.1%和24.6%;承接大项目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2008年超亿元以上的项目599个,2009年631个,2010年超10亿元以上的项目81个。湖北省去年共引进省外资金项目2662个,同比增长35.2%;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86亿元,同比增长75%。今年一季度,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50%的高速增长,其中光伏产业呈爆炸式增长,完成投资24.1亿元,增长11倍。
同时,我国产业转移的行业范围也呈扩大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冯根福等,2010),1993年至2000年期间,东部地区仅有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非金属矿采业、石油炼焦业、医药制造业等6个行业发生相对产业转移,而此间转移较为明显的产业更是只有有色金属冶炼业、非金属矿采业、石油炼焦业、医药制造业4个。到2000年至2006年间,东部地区有石油炼焦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开采业、非金属矿采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业、电力热力供应业、食品制造业以及煤炭开采业等10个行业发生相对产业转移,其中明显转移的产业数量为9个,总量翻了一番。
(二)产业转移形式逐渐多样化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形式越来越多,主要包括:
1.成本降低型。中西部地区在人力、土地等方面有比较优势,综合生活成本也远低于东部沿海省市,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具有较大吸引力。中西部地区县域招商引资承接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等多属此类。以河南为例,2010年河南转移到省外的劳动力月人均收入为1682元,省内务工的劳动力人均收入为1474元,比省外低12.36%。据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在河南四地市的调查,在全部201个项目中,外商和沿海企业看中了当地能源、劳动力、土地等综合成本优势的有126项。
2.资源利用型。中西部地区依托矿产、农业等优势资源,承接了东部地区资源加工产业的转移,提高了产品的加工链和附加值。例如,山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就凭借其能源富集的战略优势,围绕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目标,以循环经济的路径加速改造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四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的产业基础。
3.市场拓展型。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大,基本需求和购买力本来就是一种先天的市场优势。对于那些需求弹性小的食品、服装、交通、住房、医药等产品来讲,市场需求是一个只增不减的变量。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多种就业渠道的开辟,中西部地区居民的购买力不断上升,消费需求的潜力巨大,吸引了大量消费品行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过来。
4.产业聚集吸引型。围绕产业链实现集群式转移已经成为目前产业转移中一个重要形式。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中部部分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在吸引产业转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安徽省在与长三角经济圈的长期融合中,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共生圈,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目前,安徽皖江经济带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
(三)产业转移向集群化发展
任何产业都不可能脱离其他产业孤立发展,只有那些经济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本地形成一批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产业基础较为完善的地区,才能为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协作配套条件。无论是工厂空间集中化而形成的地方化经济,还是由不同工厂或不同生产活动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城市化经济,都可以构成个别企业的外部经济。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可以减少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经营风险,节省运输和通信成本。因此,产业集群及配套链是现代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目前,中西部各地已存在一大批由于产业龙头企业转移构建起产业的初步集聚效应,进而吸引大量相关行业的企业及其配套服务项目竞相前来投资落户的集群式产业转移现象。例如,湖北孝感市孝南区的纸制品产业群,引进了国内三家大型生活用纸生产企业维达、恒安、中顺,并吸引其他纸业公司进驻,从而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汉川市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拥有240家企业,其中马口镇生产能力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襄阳围绕着东风康明斯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四)产业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
目前,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正逐渐由传统行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发展。这一方面得益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劳动者素质和产业配套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得益于地方政府在引进产业时的政策导向。例如,河南省政府从2010年起下放部分外资项目环保审批权,鼓励外资投资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湖北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后引进一批涉及激光、消费电子、集成电路、环保、电气设备等领域的高科技制造企业,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现代装备制造和高科技农业等五大产业,集中推动新材料、物联网、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2010年,湖北全省服务业引进省外资金项目398个,实际到位资金765亿元,占全省引进省外资金总额的38.5%,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江西省利用省外资金中,工业项目资金占85.3%,其中制造业占工业合同项目个数86.6%、引进资金占83.2%。
三、产业转移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产业转移产生巨大金融需求
产业转移有一个多层次和梯度发展的过程,其对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以及金融服务的延伸提出了新的需求。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园区建设资金需求。产业集聚区以产业的高密度集聚、聚合为内在规定性,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产业园区项目投资用地规模较大,与之配套的城市道路建设要求较高,土地整理、道路建设的资金需求非常庞大,如包括园区项目配套的商业住宅用地储备计划,资金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
2.企业固定资产贷款需求。产业转移过程也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固定资产贷款需求。目前重点项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由总部投入资金解决,资金来源为自筹或统一融资,其特点是总部融资具有合作银行熟悉、融资成本低、融资效率高等优势,在当地固定资产融资偏少。但也有部分企业在其总部投资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资本金后,需要银行贷款来满足融资需求。
3.流动资金及贸易融资需求。产业转移项目建成后,会产生部分流动资金及贸易融资需求,该类资金部分从当地进行融资,相对于产业转移投资有一定的滞后性。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企业开展此类业务的途径主要在集团总部指定银行申请,或是选择融资价格、规模和贷款方式有优势的当地银行。
4.结算需求。企业都有日常结算方面的需求,但在此方面企业有主动权。往往会根据融资合作银行的要求,在融资银行开立账户,并根据融资情况平衡在各家银行的结算。
5.直接融资及综合服务需求。直接融资相对银行借款来说融资成本相对低廉,同时银行信贷规模无法根本满足企业大量的借款需求,因此直接融资也就成为具备直接融资条件企业的首选。目前产业转移企业对银行业服务品种已从较为单一的结算、信贷等传统业务转向包括投资理财、财务顾问、上市保荐、债券承销等在内的全方位综合化服务。同时,企业在异地贷款、委托贷款、银团贷款等方面需求也在增加。
(二)产业转移过程中伴生的风险
产业转移带来大量业务机会的同时,也蕴藏着一定的风险。这包括:
1.企业风险。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仍以民营资本为主体,而一些民营企业从沿海地区转移到内地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自身竞争力不强,消化成本能力弱,在当地无法生存。这些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小、开发能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匮乏、环保意识淡漠、经营管理薄弱等诸多问题,在新的环境下依然无法得到根本改善。一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成本提升,这些“候鸟型”企业又将面临无法维续的窘境。
2.项目收益风险。由于产业转移项目投资较大,市场变化较快,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项目资金能否按时到位、项目是否按计划进度进行、项目投产后能否产生预期收益等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也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3.配套风险。产业转移的综合成本,不仅包括土地房屋、劳动力价格,还涉及产业配套等其他要素。对于转移企业而言,如果产业承接地没有形成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的综合成本无法降低,这不但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会产生负面影响还将直接威胁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
4.重复建设风险。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承接地的政府招商意愿和推动力都较强,各地政府在产业转移项目的承接上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地方在引进企业的同时忽略了对产业结构以及对转移项目的工艺技术水平的评估,在全局看很容易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影响整个行业的经营和利润。
5.环保风险。东部沿海地区为融入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不断促进本地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以实现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些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劳动密集、低附加值的问题。因此产业转移在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高速增长的同时,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特征也使之成为污染西部环境的主要因素,产业转移正在提升中部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四、政策建议
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为产业承接地区催生了大量的金融需求,为当地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商业银行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中西部地区机构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贴近市场,积极介入
产业承接地的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全面准确的企业和项目信息,对商业银行准确把握市场机会十分重要。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尽早获得各地当年重点招商计划和项目,确定营销目标,了解投资计划、进度和资金需求情况,提前介入客户,适时跟进,赢得市场先机。应搭建银政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企业贷款备选项目库,疏通融资渠道,提高银企对接效率。应重点支持在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把控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及时捕获市场机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争取更大业务空间。
(二)适当倾斜,加大投入
商业银行在资源配置上给予西部地区分行一定倾斜,在网点建设、人员配置、营销费用等方面适当加大向中西部地区分行的投入,助力当地机构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加强中西部地区分行人员培养的同时加大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干部交流力度,通过委派产业转出地优秀干部和业务骨干到产业承接地挂职或任职,加快中西部地区机构对转入产业的熟悉过程和相关业务能力的提升速度。
(三)因地制宜,一行一策
产业转移加大了相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发展速度、生命周期、发展前景、负债能力、行业风险等各个方面。产业的区域性差别为银行信贷投向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支持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信贷政策要关注两种差异:其一是产业差异。对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不同产业的支持力度应该不同,对产业发展层次比较高、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发展潜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情况的产业予以扶持,同时限制污染和落后的转移产业。其二是地区差异。对于转移到中西部的产业,由于各省区自然资源、产业配套、人力成本和管理水平互有差异,相应的风险等级也会有所不同。
(四)以客为尊,提升服务
进一步提升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服务能力,着力研究产业转移企业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应鼓励商业银行增设区域性产品研发中心,加强对产业转移行业的金融创新产品研发,为转移企业提供产业转移和升级咨询等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应建立目标客户和业务需求清单,组建由客户经理、公司部门产品经理、相关部门业务经理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服务方案,在服务过程中实现组合营销。
(五)精细管理,防化风险
根据产业转移的风险特点,在风险管控中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切实了解企业的真实需要,在大力支持产业转移企业的过程中严格进行贷款用途审查。二是仔细甄别企业和项目,对项目授信谨慎评估,密切跟踪建设进度和投产后收益情况。三是注意重复建设风险,对转移行业的运行情况、生命周期、发展趋势等情况要有较全面的掌握,着重把握好行业市场供需情况,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四是坚持绿色信贷原则,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授信风险。
参考文献:
1.Akamatsu K.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1962, 14: 3 - 25.
2.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 80: 190 - 207.
3.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37-43.
4.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32(2):1-10.
5.黄永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2011(7):197-198.
6.刘满平.泛珠江区域产业梯度分析及产业转移机制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1):45-49.
7.梅良勇、刘勇.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耦合的产业承接及其金融支持[J].金融理论与时间,2011(5):3-7.
8.任静.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3(3):323-327.
9.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12):96 - 99.
10.愈国琴.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回顾与评述[J].长江论坛,2007(5):31-38.
作者简介:
桂泽发 刘天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