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文化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发展与融合显现各自的特色。本文试从历史与社会变迁等方面对传统文化在台湾与其它文化的融合及发展加以分析。
  关键词: 文化传统文化;台湾
  中图分类号:G1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07)02-0095-03
  
  文化主要有二种涵义:一是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与升华。中华文明产生之后,在中华大地上从未间断过,一直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学以及民族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台湾具曲折的历史与别于他地的生态背景,在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形成融合独特地域特征的台湾多元文化。
  
  同源之水,并蒂之花
  
  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没有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文明那样只成为历史的遗迹,而是完整地传承了下来,走向新的千年。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单指中国),不等于封建文化,不仅指汉文化,更不是单指儒家思想,它是包括汉族文化在内的中华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生活劳动中积累下来的物质文化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领土,被称为“七省藩篱”、“东南门户”,是祖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明珠,台湾文化的根源是来自中华传统文化。
  台湾人中有近40万少数原住民族,属南岛语系,主要分布在山区。台湾岛历史上曾与祖国大陆联为一体,原住民其实是最早的一批从大陆东南沿海直接进入台湾的人。从3世纪到14世纪,台湾原住民只与祖国大陆汉人有往来,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台湾人大多数是明清以来的移民,人口中的78%祖籍来自闽。他们先辈来多自闽南或潮汕,或其它族群,他们所代表的是中华古老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由中原移民带入闽南――潮汕、客家地区后又进入台湾的,华南汉人农耕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等亦随之进入台湾地区。查继佐在《东山国语•台湾后语》一书中说到:“闽浙居民附舟师来归,烟火相接”。此外,台湾还有大陆其它地区移民,大多是在1949年前后去台湾的,他们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到了台湾后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之深植于台湾。由此可以看到,无论是台湾的早期居民,还是后来的移民,都是从中国大陆分数次登陆台湾。大陆开拓者“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大大加速了台湾整体开发的进程”,台湾文化“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1]宋楚瑜拜谒黄帝陵时也说到:“我们不必去检验DNA,看到刚刚的仪典,晓得在台湾,不分河洛人,客家人或外省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血缘,都是本于同一血脉。”[2]在语言文字,文化艺术,伦理道德宗教或是风俗习惯上,两岸都有着太多的共同性。台湾文化是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同大陆一脉相承,是中国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衍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有很长的时间游离在祖国的怀抱之外。荷国殖民统治、日本侵略,这样的背景之下,较之大陆,台湾传统文化的发展就有其特异性。
  (一)传承与弘扬
  受中华文化熏陶的祖国大陆移民到台湾经过数代的繁衍,将中华文化传统植根于台湾人民心中,并结合台湾风土和历史演变,创造了有特色的中华文化――台湾文化。
  中华文化系统传入台湾是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郑氏集团在陈永华主持下,积极推广大陆文化,以汉族模式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建孔庙设学校,开办科举,使台湾社会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在清代时期,统治集团为了维护统治和开发台湾,开始系统地实施文化、伦理教育,严格科举制度,大力倡导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广泛传播。清朝统治台湾的200余年,为台湾奠定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
  日据时期,台湾各界人士为保卫中华文化,抵制日本占领当局的“皇民化”作了不懈的努力。国民党统治台湾后,其文化逻辑是推行一种传统思想,以确保台湾成为对抗大陆和苏联的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台湾当局为了巩固统治基础,肃清杂乱诡谲的政治环境,统一岛内思想文化,实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包括:1.积极展开全面性“国语”推行工作。1946年4月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成立,这使台湾“国语”普及率很高,近90%的人能讲“国语”。2.强调中华文化和传统思想。强调民族观念,阐扬固有伦理、道德,热爱传统化,养成修己善群、勤劳服务的习性,培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发展与传承,对于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生根、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育方面,台湾基础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台中明道中学建校之初,即以“复兴中华文化,弘扬中庸道统”为宗旨,“明道”之命名。该校弘道馆内有四库全书、历代圣哲像及历代书法源流、传统科技图书及图片展示,使全校师生能有所启示与省思。台湾整个基础教育,从教材到教学设施,都十分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学体系中,高中的国文课本65%以上都是文言文,这还不包括诗词,老师在讲授把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综合起来。高中生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不少是《四书》的内容,以《论语》、《孟子》为主,《大学》、《中庸》为辅。在大学的中文系,传统的东西也学得多[3]。
  台湾民间一直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扬。台湾各界人士为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做了很多工作。宋楚瑜先生来大陆祭祖时说“祖先虽远,祭祀不能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能不读。”作为一个移民的社会,祖先崇拜、叶落归根的观念是台湾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台湾,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灵堂牌位,凡有重大事件或节日,都必须先祭祖问安。每年的9月28号台湾都会遵循古礼举行盛大而庄严隆重的祭孔大典弘扬儒家思想。
  (二)交汇与融合
  文化是一种带历史痕迹的现象。文化在历史的连接和传衍中传承与变异,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每一时期的文化都与这个时期的历史特征相适应,并随着这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台湾的发展曲线中,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台湾的烙印,独具特色。
  1.台湾众多民族的文化交融
  台湾大部分人是汉族,少数原住民是台湾地区系属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共分10个族群。台湾原住民族居住在台湾这岛屿上发展出的文化多采多姿,他们原以刀耕火种为主,外加狩猎或捕捞为辅的生产方式,分别有其固有的图腾崇拜和文化模式和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传统文化。他们独具特色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宝贵的财富。原住民族渐渐地与其它不同的族群互相接触与交流,而逐渐地产生了融合,吸收外来的文化为一体,成为台湾文化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2.外来文化的渗透
  台湾在被荷兰人占据38年期间(1624~1662年),接受到了欧洲文化影响。19世纪末,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被侵占的50年间(1895~1945年)日本人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推行所谓的“皇民化”文化政策。台湾人必须学习日语,看日本电影,听日本歌曲,实行的日化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使台湾融入大和文化的一些特质,但是日本殖民统治并未完全改变台湾人民原有的生活形式与内容,未能形成较明确的日本文化特征。二战结束后,国民党当局对美国的依赖使西方各种思想、价值观念、文学艺术便大量移植到台湾,欧美文化对台湾社会所带来巨大冲击与变化,台湾在高度工业化之后经历了一个极度西化的过程。
  3.孤岛效应下的游离文化
  台湾曾长期处在殖民统治和国民党的高压统治之下,许多民众是上世纪中期的移民,他们一方面深深思念祖国大陆,另一方面又在世界众多国家与台湾断交、台湾形如孤岛之后,对台湾的前途失望,产生普遍的迷惘,民众对于身份认同的焦虑感也越采越强烈,近年来陈水扁等台独势力宣扬所谓“台湾民粹主义”,妄图将台湾与中国剥离,这使更多的人产生对和平的忧虑。在这种政治局面下,许多台湾民众不愿正视政治现状,避谈政治,这也导致台湾娱乐文化的发达。这种“游离感”在电影和音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杨德昌《恐怖分子》、《一一》等一系列影片中所探讨的主题中不难发现这样的担忧:我们将向何处去?
  4.宗教文化的渗透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在复杂的经济、政治背景中相互撞击、交汇为宗教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台湾宗教文化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形成的。
  据台湾当局公布的统计数字[4],截至1991年12月31日,台湾地区被核准登记的寺庙教堂共有11037座,教职及工作人员152702人,登记信徒人数为1973578人。这些信徒和寺庙教堂,分属于被台湾“内政部”认可为“宗教”的12种教门,台湾学者瞿海源教授得出的结论是:台湾20岁以上70岁以下人口中,只有9%的人不信仰任何宗教。说台湾“满天神佛”、“庙比村多”,确非过甚其辞。宗教文化的发展给台湾文化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5.台湾的独特族群特征文化
  台湾向来就有分族群的风气,在几百年间,许多移民分批登上台湾岛进行开发,开拓者之间和开拓者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利益冲突,时常酿成武力斗争,俗称台湾“三年一小乱,五年一大乱”。移民一般按地缘聚住,从事开垦和耕作。他们因争地、争水而引起不同族群之间的分类械斗常常发生。清代212年间,有史可据的械斗有28次之多。在被殖民统治的期间,这种斗争也指向了殖民者,反荷兰统治,反日本“皇民化”政策等此起彼伏。台湾人民反抗压迫、勇于斗争的气质,成为文化传统。
  此外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的融合、娱乐文化、选举文化等也是台湾文化中的有特色的部分。
  (三)迷失与反思
  1.久居兰室不闻其香
  在西化的冲击之下,台湾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不容乐观。许多青年学生被指责为“能讲一口流利外语,却写不出像样的中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育体制以应试为目的,带来的求分不求质的后果,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没有什么用处,对传统文化的实质与内涵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西方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随着台湾经济高速发展、消费的增长、社会形态的转变及台当局蓄意“去中国化”的宣传,使台湾新一代青少年普遍缺乏乡土意识,人际关系也明显淡薄,传统观念更为缺乏。
  传统文化边缘化的尴尬不仅体现在教育上,在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上也受到冲击。西方国家盛行的宗教节日圣诞节在台湾一样彻夜狂欢,而传统的节日如端午重阳却饱受冷落,日渐遗忘;中国传统思想里中庸谦和礼让等观念日益被利益至上、追求个人实现的西方实用主义所侵蚀;建筑几乎全盘西化,很少可以看到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中西文明大碰撞之下,许多人教育家庭、道德方面的社会基础结构未能及时跟进,几千年的信仰、道德、传统价值观、伦理和文化认同正面临着严峻的冲击。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台湾文化难以避免受到西方强势文明的影响,传统文化影响日渐削弱。许多台湾有识之士指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对立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应该做的是协调适应而不是完全抛弃。“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如果坐视财富的流失,甘受西方的同化,那一方面台湾人民并不能通过全盘西化来变成真正的西方人,另一方面将丧失台湾文化存在的根基与特征,民将非民。
  2.台湾当局“文化台独”的抹杀企图
  为了达到分裂台湾的图谋,近年来台湾当局一直实施所谓的“去中国化”文化政策,企图通过文化的异化和思想上的控制来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关系。1998年台“教育部”所属“国立编译馆”推出初中一年级教科书《认识台湾》。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自古以来的联系,否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部分的史实。“社会篇”从16世纪葡萄牙人“发现台湾”开始谈台湾历史,称“从17世纪开始”,“中国大陆的汉人陆续移来”。割裂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淡化中华民族意识。把岛内民众划分为以“台湾人”为认同的四大族群,宣扬所谓“台湾意识”;声称只有“四大族群”的语言文化等才是“值得保存、互相学习的共同文化资产”。把各族人民在台湾传播的中华文化与侵入台湾的西方殖民文化相提并论,统称为“外来文化”;台湾当局公布的2006年度的高中历史科课程纲要草案,竟把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等列入“中国古代史”,不算“台湾史”,国父孙中山沦为“外国人”。
  与此同时,台当局为所谓新而独立的“台湾国”铺路,企图在台湾完成“去中国化”达到“本土化”。“立足台湾的本土文化与华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轨”(陈水扁语)[5]。他们大量输入美、日通俗文化,通过西化来达到传统价值观观念的颠覆,让它们可能尽可能占领台湾城市人口的日常生活;另外就是接受美、日的对中国近现代史或海峡两岸关系的叙述与观点,混淆怀切断台湾青少年下一代的中国认同[6]。这无疑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台湾文化的母体是中华文化,要去中国化就会连台湾文化的根都去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在台湾有许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的人意识到,传统文化如果沦丧的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己任,积极宣传传统文化魅力。在1994年,王财贵就在台湾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他倡导教育从读经开始,主张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经典。“读经”教育在台湾得到广泛的响应,后经南怀瑾、杨振宁等人的倡导和推动,海外多处华人社区均开展了儿童读经活动,为这项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注入动力。著名作家龙应台也指出不能一切用“去中国化”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台湾如果排斥中华文化,只会是笑话一场,这种划地自限的做法最终将把台湾带进死胡同。
  
  一点启发
  
  1.中华文化是千年中国的传世瑰宝,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抛弃。文越千年而弥足珍贵,不能因为西方强势文明传播而忘记珍贵的中国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是大陆与台湾共同的财富也是浓于水的亲情血脉,要警惕台独分子“去中国化”割裂两岸关系的图谋。
  2.在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思考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开放的胸怀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保存与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台湾做得要比大陆好。我们要学习台湾在经济转型的时期怎样实现传统的文化较好地向现代化转化。由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台湾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特别是在西化的冲击下,许多低俗浮浅的东西大量进入,鱼目混珠,使台湾传统文化发生了许多变化。
  3.强调传统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源泉,并不否定其它文化对台湾文化的贡献。这一点上不能犯文化沙文主义,同样也不能将台湾文化作为与中华文化对等的文化系统,犯了整体与部分混淆的错误。
  
  参考文献:
  [1]摘自1993年8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办公室发布《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
  [2]摘自楚天金报新闻2005年5月14日。
  [3]摘自《台湾学者畅谈“向古人借智慧”》,《中国青年报》2005年03月27日。
  [4]摘自张新鹰《台湾宗教识略》,《世界宗教资料》1994年第2期。
  [5]摘自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就职演说新华社电。
  [6]摘自《台湾研究年度报告(1998社会与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85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