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并且在初中生受教育期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既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方式,也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进行有效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就现阶段而言,初中语文教学担任着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主要任务。所以,相关研究学者对如何有效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研究,并将其作为了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渗透工作进行了有效研究。
1 教师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
就现阶段而言,教师要想使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保障,就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进而为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自身应对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进行了解及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基于此,教师必须不断努力,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对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以此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课余备课的时间来弥补自身在传统文化知识上的缺失,以确保教师自身能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引用历史典故进行教学,进而使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有效开展得到保障。例如,教师在对《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进行学习或是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应对该篇文章背后的文章来源、文章作者等课外知识进行充分挖掘。例如,《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来源于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所以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学习或是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列子.汤问》的作者、年代、背景等知识进行了解及掌握,并从中抽出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历史故事,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
2 教师应在教学开展前引入传统文化
在教学开展前引入就是在学习语文课文之前,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或是视频的形式,对语文课文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渗透,这样既可以很快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环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对《木兰诗》这篇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导入一篇关于对父母孝敬与敬爱的图片或是视频。在图片或者视频播放完成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刚才播放的視频和图片进行提问。比如“你们认为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是什么?”、“那你们认为什么是孝顺呢?”、“如何才能做到对父母的孝敬与敬爱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在他们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木兰诗》中表示对父母敬爱与孝敬的句子配上相应的图片,并利用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比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等句子。当幻灯片播放完毕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木兰诗》中所存在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解读,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提升学生的孝顺之心。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效的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
3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
教师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对《行路难》这篇文章进行讲解及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该古诗文中的“玉盘珍羞直万钱”中的“羞”与“直”单独放到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该文章中的“直”在现代汉语中是“值”的意思,一般是指价值的意思,在《行路难》中翻译过来就是值钱的意思。该文章中的“羞”在现代汉语中是“馐”的意思,一般是指精美度比较高的食品,在《行路难》中翻译过来就是山珍海味的意思。教师可以根据《行路难》中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古代铜钱属于传统文化吗?”、“为什么这些山珍海味这么值钱呢?”、“这难道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饮食浪费现象吗?”、“勤俭节约是否属于传统文化?”。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现阶段饮食浪费的现象或是早期铜钱的使用情况进行思考,并借此将“杜绝饮食浪费”、“勤俭节约”以及“不滥买滥用”的传统文化思想讲给学生听,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做到“杜绝饮食浪费”、“不滥买滥用”。一般来说,语文教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比较有内涵,所描绘的景色也比较优美。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优美的文章,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师对《饮酒(其五)》这篇古诗文进行讲解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带领学生赏析诗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文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探讨。比如,教师可以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对古诗文中庐山美好环境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好语文,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4 教师应在文章总结的过程中进行渗透
文章总结的过程是语文课堂结束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合理的总结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所以在文章总结的过程中合理的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进行讲解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赏析岳阳楼中壮观景象的同时渗透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去岳阳楼旅游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肢体行为,教师可以将环境保护理念与文物保护理念引入到课堂中,告诉学生保护环境以及保护文物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这样既可引导学生体会《岳阳楼》这篇文章中的美好景象,也可以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总结中。教师在教学完成后,应引导学生对该节课学到理论知识进行思考,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合理渗透,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知识最好的传播方式,所以初中语文教学担任着对传统文化知识传播的主要任务。在此情况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开展传统文化渗透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 科学中国人,2017,0(5X).
[2]赵慧娟.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2017,(4):215.
[3]许殊红. 试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新课程导学,2016,(18):35.
[4]李斌.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 教师,2015,(16):68-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