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现象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信息的可得性方面发生了时空的错位;教育对象的现实性;教育者的权威受到挑战。这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应对性的要求,首先要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其次,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要善于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双向交流,善于将情感教育与说理教育结合起来,善于将正式教育向生活化教育延伸以形成合力。第三,拓展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拓展大学生政治素养教育,深化心理素质教育。
  关键词:后喻文化;“文化反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0)08-0062-05
  
  一、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米德在其名著《代沟》中提出,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可以把人类文化的发展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文化;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2007年9月,我们以“文化传承路径与思想状况”为主题在全国八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太原科技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皖南医学院、巢湖学院)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02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2份。针对题项“在家里,父母向您请教过现代科技方面的知识吗?”,271人回答“经常有”,约占16.1%;1025人回答“偶尔有”,约占60.9%;386人回答“没有过”,仅占23%。即,父母经常或偶尔向其请教现代科技知识的大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77%。可见,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后喻文化时代。
  发生在后喻文化时代的文化传承形式,社会学家称之为“文化反哺”现象。“文化反哺”是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积极主动的文化影响的过程,是与传统的文化传承模式可并行相容的新型文化传承模式。对“文化反哺”的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的界定。从社会学角度,“文化反哺”就是“反向社会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从青年学角度,可以看作一种青年文化;从文化学视野,则是“子女楷模文化”或“后哺文化”。这个现象本身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即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的文化吸收,或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主动地文化影响。在现实当中,这两种现象往往是同时发生,互相促进的。
  后喻文化时代文化传承的特点反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使之具有特殊性。第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信息的可得性方面发生了时空的错位。诚如吉登斯所说的:“在传统社会中,时间与空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时间’与‘什么地点’是不可分离的,而现代时间则是一种‘虚化’的时间,它脱离开具体的空间,具有一种超越空间的因果关系的特性。于是,具体空间的意义降低了,而将具体地域空间与全球空间联系起来,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被重组为一种整体的‘历史’。”①这就意味着,在时间方面,教育者并不一定先占有信息;在空间方面,现代科技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上展现出的魅力,早已穿越了人群所固有的区隔,意味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空间上的地位平等。第二,教育对象的现实性。后喻文化时代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敏锐地捕捉信息,与时俱进,实现与时代的互动,保持与时代合拍。这就意味着教育对象身上负载着诸多时代元素,由此丰富着教育对象的现实性。教育对象的变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逻辑起点,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最终会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三,教育者的权威受到挑战。后喻文化时代文化传承的特点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如何实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担当?实现此角色担当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方法、内容方面进行什么样的改革?进行怎样的创新才能应对日益变化着的新形势?教育者必须直面这些问题。
  二、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变革
  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首先取决于教育观念的变革。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者角色担当的要求,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念的“变”与“不变”
  在后喻文化时代,教育者常常有一种落伍的感觉,面对扑面而来的新型文化,觉得失落,觉得落后于时代,反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教育者感觉自己在教育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动摇了,对于青年大学生提出的问题感到棘手,对大学生的话语感到陌生,对大学生摆弄的新玩意感到插不上手。其实,这些现象只能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念需要更新,需要“变”与“不变”。
  一方面,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念要“变”。“变”指的是主体观念不能再是我说你听,居高临下,而应该在观念上认识到受教育者也有好多值得教育者学习的地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该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教育者本来的角色地位是需要受教育者认同的,没有受教育者的认同,就不能实现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受教育者的认同要赋予其主体地位,“认同强调的是个人或者群体的自我建构,即强调认同承载者的主体性。”② 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讲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本价值观念,注意大学生群体的层次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层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方法应当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教育中就应当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现在,大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日益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这一情况,在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和发展个性方面达到有机的结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最佳效果。
  另一方面,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念要“不变”。这里的“不变”,是指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不能变,教育者就是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能因为对新鲜事物的感觉稍微迟缓而改变自己的角色。认识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次来看:首先,要正确界定后喻文化的“文化”属性。文化可以分为知识形态的文化和思想形态的文化,当然这种区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区分,实则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非完全可以独立的。知识形态的文化往往与科技的发展关联度高,每一步技术的发展都会带来相应知识结构的变化或者累积了人类的知识总量,而思想形态的文化变化稍慢,尤其是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在社会发展中既具有历史延续性,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固守的力量比较强大。后喻文化所指称的“文化”实际上知识形态的文化属性比较明显,青年由于自身的特点,易于接受新事物,往往感觉敏锐,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强,在更多的技术层面,青年人占据着优势。其次,要正确看待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的关系。后喻文化时代年老的一代向年轻的一代所学习的“文化”,知识形态的文化最终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被整合到社会主流文化之中,思想形态的文化多属青年文化,青年文化经过时代的嬗变,其合理性的方面也会被社会主文化收编,因此,指导社会发展和运行的是社会主文化而不是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只能处在亚文化的地位。再次,要看到后喻文化时代的“文化反哺”是一种文化传递方式的变化,决非以颠覆的方式取代主文化。文化传递方式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主文化的衰落,相反,主文化由于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而愈显生机活力,对青年文化的关注是社会主文化应该的着眼点。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文化反哺”并非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效。生活在这个时代,教育者可能感到来自于受教育者敏锐地捕捉生活信息能力的压力,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诚然,每一种文化都是“权力”,按照布尔迪厄的说法:“无论是通过倾向(dispisition)、客体、系统的形式,还是通过机构的形式,文化都体现着权力关系。”③在权力之争中,如果教育者能够以主导性的姿态看待“文化反哺”,就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理直气壮。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念“不变”就恰恰要强调教育者的主导性,这是丝毫不能让步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与强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体现了教育者给大学生以什么样的诉求才能跟得上时代,符合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后喻文化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的大学,正是要教会青年大学生学会分辨信息的能力,正如美国学者T・R・莫斯森所言:“大学的力量并不在它传播信息的方式上,而是体现在有助于挑选、阐释已获得的信息的方法上。”④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必须与时俱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与强化。
  首先,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观念,强化资源意识。资源的外延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拓展,除了传统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还包括人的资源、体制资源、文化资源、情感资源、信息资源等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增强了自主性、创新性,每个人都期望通过对资源紧张而周密的安排来达到最大的效能,表现出很强的资源意识。同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价值目标,也要充分利用资源,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可得性资源都要挖潜,特别是非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发掘利用,值得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需要通过生活化教育的路径来进行,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课堂、校园文化活动这样的视野。
  其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账”价值观念的同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观念。后喻文化时代其实是信息传输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讲求效益,注重质量,是知识经济的显著特点和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鉴和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把效益放在第一位。在日益加快的商品市场化和社会现代化潮流的影响下,现代大学生价值观趋于实在,他们重实效、重现实、讲效益,其价值取向是求真务实的。诚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账”价值观念需要强化,但是要算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账。邓小平曾经提出:“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⑤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把追求效益的最大值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力求做到“投入少、产出多”。坚持做到做任何工作、进行任何教育都要从实际、实效、实情出发,把效益、效果、效率放在第一位。在衡量教育效果上,不能只看用了多少时间,搞了多少活动,主要应看帮助大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是否有推动作用。
  三、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对
  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对,主要解决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教”才能应对文化传输所带来的影响问题。根据新的形势,利用新的技术,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性的突破口。
  (一)善于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双向交流
  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利用现代技术,网络、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技术平台,要适时地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不能漠视新兴媒体技术。同时,在运用这些技术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到与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在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和利益观念的增强,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重视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需求意识的培养和开启。双向交流方法的特征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地位平等,教育过程中信息是双向流动的,教育者十分重视教育对象的信息反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通过获得的信息,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善于将情感教育与说理教育结合起来
  后喻文化时代,青年大学生普遍的感觉是被裹挟在现代化的迅捷发展中,展现出非常矛盾的情结,渴望张扬自己的个性,但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丧失了自我,“现代化运动向每个社会成员许诺的自由个性,不仅没有为之提供确信的根据,而且在它的现实的展开中收回它的许诺,以冷漠无情的高技术流程和严格的管理秩序限制和剥夺个体的个性和自由。这充分展示了现代化运动对于社会个体的生存的矛盾意义。这就是说,一方面,它以无限未来为目标的发展,需要自由而富有个性的探索者、建设者;另一方面,它的更高一层次的发展又是更高级的标准化、秩序化的生产活动。”⑥现实生活中,青年大学生常常喜欢单方面张扬自己个性的一面,而不理解现代化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说理教育法非常重要,教育者要善于运用理论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来直面现实问题,这是不可动摇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无论在什么时代,人的情感性满足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个单项的灌输过程,而是一个心灵沟通、思想交流的过程,它并不像其他知识那样简单的给与,而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只有充分的认识了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所具有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从而使他们心悦诚服的接纳、理解并且自觉的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既要坚持科学性,又要注重艺术性,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情感教育与说理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情真意切,情理交融。
  (三)善于将正式教育向生活化教育延伸以形成合力
  正式教育是指那些直接的、规范化、程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生活化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各有特色 ,互融共存。在后喻文化时代,正式化教育不断地受到来自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影响的挑战,大学生常常感到困惑的恰恰是那些来自生活化领域的问题。而且由于网络环境中身份的隐匿性、自由性、选择性以及内容的公开性等特点,决定了采取围和堵的教育方式是不奏效的。因而要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出发,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与大学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教学、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正式化的教育载体,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精神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校园文化审美、娱乐、陶冶情操的功能,通过创设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要善于捕捉生活化的信息,善于把握大学生生活世界的真实状况,善于总结大学生思想实际的特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大学生的生活领域,以形成正式化教育与生活化教育合力。
  四、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与深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拓展与深化,主要解决的是在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教什么”的问题。这就必须了解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空洞说教,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益处。
  (一)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如前所述,后喻文化时代文化传承的路径发生了改变,与科技发展带来的媒介增多直接相关,在青年大学生看来,从媒介得到的东西意味着流行,意味着时尚,在媒介的喧嚣中全然不觉被媒介的诉求所感染。这与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不高有一定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强调的是应试,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媒介素养更是缺乏。孰不知“大众传媒作为权势集团表达自我意识形态的工具,生产着凝聚社会的霸权代码,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及其复杂。”⑦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要主动拓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让大学生学会运用媒介合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掌握分辨媒介信息是非的技巧,提高媒介分析能力。这样,面对日益丰富发展的媒介,大学生就能够从容应对。
  (二)拓展大学生政治素养教育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素养教育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认识上的,认为“政治素养不是每个人的必须”;二是对敏感性政治话题的回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政治文化建设,“任何特定个体对其社会文化的参与绝非出于偶然,主要取决于他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及他为获取这一位置接受了什么样的训练。这几乎也就是显文化所论及的。因此,研究个体的行为,不仅要涉及他所处社会的整体文化,还要关系他所处的社会加诸他的特定文化要求,毕竟他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⑧按照这个逻辑,就要拓展大学生政治素养的训练,要摆道理帮助大学生明白政治素养其实是人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素质,没有一定的政治素质,一个人不可能得到发展。
  后喻文化时代,其实是一个文化多元时代,政治文化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敢于应对西方政治文化的挑战,及时在教育中反映思想政治文化的最新成果,回应大学生思想中的政治文化问题。例如,人权问题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国家关系中是十分敏感的问题。科学的人权观念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实施马克思主义人权教育,培养正确的人权意识,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还有一些论调,如“中国威胁论”、“历史终结论”等等,也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及时表达。后喻文化时代文化传输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新信息不可能靠“捂”、“盖”,而应该大胆回复,小心求证,积极回应。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教育。
  (三)深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后喻文化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蜂拥而至,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处理得不好会给青年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加大,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异,而产生了多样心理状态,甚至心理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有必要深化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一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社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有些信息表达的显然是不准确的,由此而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则是不必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青年大学生分析这些信息垃圾带来的焦虑,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讲座和座谈。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给自己正确定位,更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增强自信心。学会敢于否定自我,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清除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是加强优化人际关系的教育。后喻文化时代文化传承方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人际关系可以忽略,相反,应该优化人际关系教育,不要以为科技平台能够取代现实的人,而更应该看到科技发展背后人的力量。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主动的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方能获得各种社会信息,各种机遇和帮助从而走向成功。反之,只能在狭隘、猜测、封闭、烦恼的生活中一事无成。
  三是深化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有着良好的影响,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是中小学阶段应该进行的教育,但是为什么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这一问题?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对此漠视而导致这一环节的薄弱,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人格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心理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化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注释: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M]. 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5-16.
  ②李友梅,肖瑛,黄晓春. 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 4.
  ③[美]戴维・斯沃茨. 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 陶东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
  ④T・R・莫里森. 远距离教育的未来[J]. 国外社会科学,1989,(11):62.
  ⑤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0.
  ⑥肖鹰. 青春亚文化论[J]. 艺苑,2006,(5).
  ⑦张华. 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77.
  ⑧[美]拉尔夫・林顿. 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M]. 于闽梅,陈学晶译.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8.
  (责任编辑李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87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