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类认识外星球的“二律背反”及认识宇宙的辩证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人类对外星球认识中产生的种种矛盾是宇宙中各星球之间客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作为宇宙的一个天体,地球同外星球之间既具有共同的本质,又具有不同的表征和演化规律。这一状况决定了人类对外星球的认识既不能离开地球人类的思维框架,又不能局限于已有的思维框架。离开了已有的思维框架,我们就失去了认识外星球的基点,局限于已有的思维框架,我们就会将外星球等同于地球,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是人类认识宇宙的辩证法。
  关键词:外星球; 二律背反;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07)06-0006-03
  
  一
  
  人类在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些矛盾。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仅限于在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现象界来认识对象,那就不会有问题和矛盾。但是人类总是企图超越认识能力的限度去认识那些诸如“世界本体”之类的东西,这样就会陷入一个认识上的怪圈,即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会产生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并且这两个结论又同样地可以在理论上得到证明,康德把这个怪圈称之为“二律背反”[1](P18)。
  二律背反现象的产生,同人的认识能力直接相关。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区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形式,认为这三种认识能力具有各自不同的形式和功能。感性是最低一级的认识能力,它的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功能是借助时间和空间这种先天的形式对外在的杂乱无章的现象加以排列和整理,使外在现象在人脑中获得了空间上的方位和时间上的次序,从而形成了感性知识。知性是稍高一级的认识能力,它的形式是概念和范畴,功能是以概念和范畴去思考对象,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感性知识进行综合统一,从而形成知性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理性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认识能力,但理性没有自己对应的认识形式;理性的功能是对知性知识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理性同感性和知性的区别在于,感性和知性都是以有限事物为对象,因此它们得到的也是有限的、相对性的知识;而理性则要求超越现象,达到对本体的认识,因而它是以无限的本体为对象,它所得到的是无限的、绝对的知识。由于理性没有自己特殊的认识形式,所以它不得不借助知性的概念范畴,而知性的概念范畴又具有有限性的特征,这样,当人类运用有限的知性范畴去追求无限的世界本体时,必然会限于矛盾,即认识上的二律背反。康德不仅提出了问题,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不要超越认识能力的限制,即追求认识能力达不到的东西。
  
  二
  
  康德的“二律背反”理论,揭示了认识宇宙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是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恩格斯评价它以尖锐的形式揭露了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片面性[2](P12)。但康德解决问题的方式同人的认识本性相悖,人的认识不可能遵循康德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在一个给定的圈子里耕耘,它总是在不断的超越中得以进步。然而,当人类超越地球,企图达到对外星球的认识之时,又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康德为我们设定的二律背反的怪圈中。按照现有人类对外星球的思维模式,我们对外星球的认识同样可以推导出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其一,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同样是按照地球演化的规律进行的,所以可以把地球人类的思维框架推广到外星球上去,人类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所形成的对外星球的认识都是普遍有效的;
  其二,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并不服从地球的演化规律,它们有着各自特殊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而已经形成的对外星球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地球人类思维框架基础之上的,是地球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逻辑外推,所以,人类对外星球的认识是不能成立的。
  地球同其他星球之间确实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作为宇宙的一员,它们至少在最初的起源上应该是相似的。按照康德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3](P144),太阳系中的各个星球在起源和形成过程中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因此,以地球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规律来类推其他星球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规律是可以成立的。然而,同样的开端却并没有导致相同的过程和产生相同的结果,太阳系中各行星在存在和演化过程中又表现出诸多的不同之处。首先,各个行星存在着质量上的差异,物质构成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出现环绕太阳运行的圆周运动;其次,各个行星存在的外部条件也不一样,它们离太阳的距离不等,因此各自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和所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这一状况直接决定了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存在状态和演化规律。
  地球独特的物质结构和空间位置以及同太阳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地球的存在方式和演化方向。自从地球形成以后,就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最初地球上存在的只有最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是构成地球的基本成分。后来在大气、阳光等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开始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了氨基酸、糖、嘌呤、嘧啶、核甘酸等有机小分子。原始大气中的甲烷、氨、氢、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及阳光等宇宙射线为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提供了条件。各种有机小分子由于种种偶然的原因聚集在一起,通过脱水合成等化学作用,又形成了蛋白质和核酸等具有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原始海洋成为这一转化的场所。蛋白质和核酸的出现,标志着形成生命的条件已经具备,而当具有催化功能的原始蛋白质和起模板作用的原始核酸结合成为多分子体系时,最早的生命就诞生了。[JP3]原始生命产生以后,生命又经历了一个从非细胞到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在地球上延续。
  由于太阳系中各个星球的构成特性及其外部条件上存在的差异,因此它们在各自的存在和演化过程中就不可能遵循地球的演化规律和发展逻辑,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当我们将地球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地球人类的思维框架推广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时,就会遇到种种问题和矛盾,就像我们拿牛顿的经典力学来描述复杂世界的复杂现象时,必然会产生问题或矛盾一样,因为复杂性现象并不服从于牛顿的经典力学,经典力学只有在用来说明和描述简单世界的低级运动形式时,才是普遍有效的。逻辑上类比法的使用是需要相关前提和条件的,即假定类比的两类对象属于同一类事物,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征。而在无法确定这一点之前,我们就简单地将地球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推广到其他星球上去,或者以地球人类的现有思维框架去认识其他星球是有问题的。
  
  三
  
  虽然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今非昔比,但是康德当初所揭示的人类在认识宇宙时所面临的“二律背反”对于当今人类认识外星球来说仍富有意义。
  在人类认识外星球的过程中,我们一开始就陷入了种种矛盾,但这些矛盾只不过是对现实矛盾的一种反应。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去排除这些矛盾,应当排除的是形而上学独断论的思维方式。既然我们无法证明太阳系乃至宇宙的其他星球有着同地球相同的表征,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推导其他星球也必然会遵循地球演化的规律,会重复地球昨天的故事。我们甚至无法断定,到底是外星球不服从地球演化的规律,还是地球人类现有的思维框架不适合外星球的演化逻辑。
  如果我们从地球同外星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出发,尝试变换一种思维框架来认识外星球,或许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对生命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如今人类对生命的定义是按照地球上生命的表征来进行的,它把生命现象描述为“由核酸、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功能的生物体”[4](P423)。这个定义对于地球生命来说应该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拿这一定义去描述或评价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就未必合适了。地球上的生命以碳元素为基础而存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难道就一定要以碳元素为基础吗?没有碳元素,也许不会有类似于地球上的生命现象,但是没有类似于地球上的生命现象是否就等于没有生命,这至少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乃至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行星,它同太阳系以及宇宙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地球存在于宇宙当中,被宇宙所包含。作为整体的宇宙所具有共同本质或特性对于地球这个部分来说都应该具备,但是地球所具有的某些特殊性对于宇宙整体来说却不一定具备,这也是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辩证法。我们只能以整体所具有的特性来推导部分应该具有的特性,而不能以部分具有的特性来推导整体所具有的特性,也不能将此部分具有的某些特性简单地推广到彼部分去。换言之,我们不能将地球的本质、现象及其演化规律作为整个宇宙的本质、现象及其演化规律,也不能将地球的本质、现象及其演化规律简单地推广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去。如果我们对其他星球所具有的特殊性视而不见,坚持以地球人类的现有的思维框架去认识外星球及其外星球的生命现象,那我们会不会在固执之中又走进了一个认识的死胡同?
  美国的宇宙生物学家们就主张,要想搜寻外星生命,就必须抛弃地球人类的思维模式,对“生命”的概念重新进行定义,并且据此对地球以外的生命现象重新进行评估。例如生命是否可能由其他化学物质构成,以及生命是否可以不需要地球生命所需要的水、氧气等条件来维持。一旦这些工作得以完成,那么现有人类对外星生命的认识都要被否定,因为目前所有对外星生命的认识都是以地球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存在条件作为前提和依据的。一旦前提发生了变更,结果也会相应地改变,那样人类通过空间探测器所观察到的死气沉沉的外星表面,也许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生命繁荣景象。
  人类对外星球的探索和追求还将一如继往地持续下去,但是这种认识既不能离开地球人类已有的思维框架,又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思维框架。因为离开了已有的思维框架,我们对外星球的认识就缺少了一个认识的基础;局限于已有的思维框架,我们又会把外星球等同于地球,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是人类认识宇宙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1]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Contradiction of Human Recognition on Other Celestial Bodies and the Recognizing Dialectics of Universe
  YANG Li-x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course of recognizing other celestial bodies are the reflection of impersonality contradictions. As a globe in the solar system or in the universe,the earth ha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other celestial bodies. This determines that we should neither depart from the thinking logic of humankind nor be localized by it in the courses of recognizing other celestial bodies,because if we depart from the thinking logic of humankind,we will lose the thinking framework to recognize other celestial bodies; but if we are localized by it,we will equate other celestial bodies with the earth and make the complex problem become simplified. This is the dialectics of human recognition of universe.
  Key words:other celestial bodies;contradiction;dialectics
  (责任编辑:刘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99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