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敦煌唐墓出土的模制伏龙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为配合敦煌机场扩建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5年7~11月,在敦煌市东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爷庙湾新店台汉唐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一唐代模印砖墓M121出土了33块集龙、麒麟、猴、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的模制花砖。因为它有龙、麒麟、犬的形象和特点,所以初始有人叫它麒麟,有人叫它天狗。它呈蹲坐状,巨口,舌长伸,鬣毛后竖;颈部有一火焰宝珠装饰;前腿直立,后肢作蹲踞状,尾穿过后腿裆向上卷至头部;躯干及尾有鳞片,首、肩部和四肢饰有卷鬣。砖长38.8厘米,宽30.5厘米,厚5.5厘米。威武雄壮,亦动亦静,浩气凛然;由于是蹲坐的,后又被称做“坐龙”。
  砖墓M121呈正方形,边长3.3米,残高0.84~1.08米。四壁最底层为一层平砖侈出,其上砌一层菱角牙子,以上错缝平砌,第13层夹菱角牙子。依后壁(北壁)所砌棺床上铺素面方砖和8块玄武模印砖。西侧棺床上铺素面砖和5块坐龙模印砖。东侧棺床上铺素面砖和4块坐龙模印砖。两侧棺床正面腰部以模印砖砌出门形。墓道及甬道地面铺坐龙模印砖24块。
  虽然M121砖墓曾被盗扰,没有出土有关墓葬时代的直接证据,但此墓的砌筑方式和结构特点与同时发掘的其他能断代的墓室相同或相近,从而表明此墓葬的年代在7世纪末、8世纪前期的盛唐时期。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龙的造型,而这些造型与神态各不相同,都带有自己的时代气息。之所以造型神态各异,固然是因为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与龙在不同时期的地位有关。早期的龙虽然地位尊荣,但一般人家也可以使用龙的形象,自己在家中用龙形雕梁画栋并无不可,成语“叶公好龙”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到了唐代,龙的地位有所提高,却仍然是民间常见的装饰图案。只是到了明清时,龙形变成皇家专用的图案,制作时强调的就不是艺术效果而是无上的威严至尊了。所以在唐代,帝陵中并不一定有龙,而民间墓葬也不一定不用龙。敦煌唐墓出土模制龙砖也就合乎礼仪。但问题是它为什么不像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若干件“赤金龙”那样,取一种行走的样子,而要将龙做成蹲坐状呢?
  根据敦煌出土的占卜文书中的解释,“坐龙”或许与唐代《宅经》类著作中提到的“伏龙”有关。按“伏龙”是宅中之神,似只流行于唐宋间,其特点是每年定期在宅院各处行走,到一处就“伏”下来。有“伏龙”在,不宜动土。这种“伏龙法”在现存唐代典籍中很少记载,但敦煌出土的占卜文书中则有一些记录。比如法藏P.2615号文书中的“推宅内……伏龙法”(据《敦煌宝藏》)云:
  伏龙法:正月二月八月在灶,四
  月五月在大门,六月七月在墙离
  (篱?),九月在房,十月在台,十一
  十二月在堂。又一法,伏龙年年之中
  移经八处,正月一日庭中起,周而复
  始:伏龙正月移在中庭,去堂六尺,六
  十日;三月一日移在堂门内,一百日;
  六月十一日移在东垣,六十日;八月
  十一日移在四(西?)隅,一百日;十
  一月廿一日移在灶内,卅日;周还正
  月一日在堂。
  法藏P・3594号文书所记方法与上件文书中所谓“又一法”几乎全同:
  推伏龙法:正月一日(庭)中伏,六十日;三月一日堂中伏,一百日;六月十一日东北口伏,六十日;八月十一日西南伏,一百日;十一月廿一日灶下伏,卅(卅?)日。右犯之灭门,慎之。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P・3594号文书,该文书在“推伏龙法”四字下画有一条龙。这条龙除左前足抬起外,与敦煌唐墓出土的“坐龙”更接近。特别是这条龙也采取了一种蹲坐的形象。由这种接近推测敦煌唐墓出土的“坐龙”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宅内之神“伏龙”。“坐龙”之所以取“坐”状,就是因为它“伏”在某处的缘故。敦煌唐墓出土的“坐龙”低头蹲坐,更具有“伏”的含义。
  将“伏龙”放在墓里,可知墓是按墓主人宅院的形制布置的。墓中多处放“伏龙”可能用于时时镇宅、镇墓或某种忌讳,以达到消灾免祸、祈福求瑞的目的。
  敦煌唐墓出土的模制“伏龙”砖,构思巧妙,造型独特优雅,形象逼真,工艺精致,栩栩如生,它集四种动物特征于一体:龙头、犬身、麒麟背、猴尾。中华民族是龙文化的故乡,几千年来,龙的造型多种多样,但将几种动物完美结合于一身的伏龙形象在中国历代龙的姿态中极少见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30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