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苏州高新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丽

  摘 要:在分析苏州高新区旅游资源基础上,提出旅游开发建议设想,为高新区旅游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旅游资源;特色;高新区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59-02
  
  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大部分省市先后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提出了优先发展旅游的战略,各旅游目的地都在努力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当前对于高新区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高新区旅游开发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以苏州高新区为例,对其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展开初步研究,以期为高新区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所谓“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地方旅游发展过程中,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为当地旅游业利用以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体现地方独特风格和色彩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苏州高新区地处苏州古城西侧,沪宁旅游带黄金分割点上,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总面积258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西部都市中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苏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高新区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目标,使旅游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苏州高新区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苏州高新区自然资源以“一湖(太湖)、一山(阳山)”为主;人文旅游资源则围绕“一河(京杭大运河)”而展开,其他自然与人文资源交错点缀其间,构成高新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结构,为旅游产品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富有特色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特色自然旅游资源
  山地自然旅游资源――以阳山、大石山等山地景观为代表的山地自然旅游资源;
  珍稀生物旅游资源――以白马涧桃花水母为代表的珍稀生物旅游资源;
  湖岛生态旅游资源――以太湖、大小贡山岛等湖岛资源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
  从高新区资源状况看,集聚度高、特色鲜明、感召力强的主要是特色自然旅游资源,“真山真水园中城”已成为描述高新区的经典话语,阳山、大石山等山地自然资源如同明珠镶嵌于苏州的城市之中,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太湖旅游资源尚未开发,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旅游后发优势明显;白马涧桃花水母被誉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作为世界级珍稀生物,其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是高新区特色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色人文旅游资源
  刺绣、玉雕等工艺类文化旅游资源――以镇湖刺绣、缂丝,东渚玉石雕,通安、浒墅关草席等为代表的工艺类文化旅游资源;
  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轴,串联浒墅关文昌阁、枫桥、横塘老镇等为代表的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
  高新区历史文化悠久,其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为两类,即以刺绣、石雕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类文化旅游资源和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刺绣作为苏州传统手工工艺,已成为高新区代表性文化因子和符号,2006年首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国刺绣的文化魅力;大运河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资源,目前正在由国家统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江苏也正着力开发大运河旅游,因此高新区应借势而为,努力成为大运河旅游线的重要一环。
  (三)特色社会旅游资源
  创业教育类社会旅游资源――以中国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教育园为代表的创业教育类社会旅游资源;
  高科技产业类社会旅游资源――以高新区科技城、环保产业园等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类社会旅游资源;
  会展类社会旅游资源――以高新国际汽车城会展中心为代表的会展类社会旅游资源。
  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导向留下了许多特色的社会旅游资源,秉承高新区发展脉络,将这些特色社会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可以彰显高新区的区域个性文化,而随着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现代人求新求异的观念在旅游中得到相当体现,这些特色社会资源能够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可以成为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一极。
  二、苏州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指向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都要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因此,必须从更高层面上看待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新的观念指导旅游开发。
  第一,树立开放的旅游资源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就高新区自身而言,其众多的特色产业优势资源使其旅游资源的界定早已超出国家标准,因此在高新区旅游开发中,应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采取“跳出资源看资源”的战略,树立开放的旅游资源观,诸如上述的各类社会旅游资源,突出高新区“科技、生态、人文”的特点,促进高新区旅游资源更好开发。
  第二,旅游资源开发的选择性。高新区旅游开发必须走“品牌之路、精品之路”,尤其要注重开发建设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对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认真筛选,推出有市场前景、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重点景区、重点项目,实施政策、资金的倾斜,集中优势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突出几个亮点,创建出精品品牌,带动其他资源的开发,在重点开发建设的同时,在条件具备、市场有保障的前提下积极指导其他资源开发建设。
  第三,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一致。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要注重生态环境、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立一整套利益分配共享和旅游开发后果评估机制,最终建立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高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主要在经济上引导产业结构向良性化调整;在环境上开发与保护并重,塑造优美的旅游环境。
  三、苏州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一)加强旅游资源的集聚整合,注重区域内外的互补联动
  虽然高新区旅游资源在大空间上呈现集聚化态势,但在小空间上则表现出点多、分散的格局,以人文资源为例,除镇湖刺绣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外,其他的人文旅游资源品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因此,高新区应以整合意识统领旅游资源开发,如在运河开发上,以运河为主轴,串联沿河景点,集中打造运河文化带。同时重视与其他区域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组合开发,以周边成熟景区为依托,突出差异,聚集人气,形成内部整合,外部联动的动态发展格局。
  (二)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快乐、轻松、休闲为开发基调
  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在进行市场――产品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发高新区旅游产品,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引导消费和创造新的旅游需求。高新区应以自然生态山水为基础,在产品开发和体系结构上,以现代城市休闲理念为指导,以快乐、轻松、休闲为开发基调,进一步突出休闲旅游特色,在旅游开发中实现文化轻松化,生态休闲化,打造苏州乃至长三角的休闲新天堂。
  (三)重视充满野趣的自然资源在休闲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社会人们开始乐于回到充满原始野趣的自然环境中,这种回归心理形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驱动力。高新区“真山真水”的城市形象向人们展示了区内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白鹭群翔,芦苇荡漾的太湖沿岸湿地,百草丛生,百鸟争鸣的秀色青山,使高新区在长三角的城市丛林中独具特色,在太湖周边日益人工化的大环境下,高新区应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凸显自然野趣概念,以城市丛林中的自然特色为基础,营造野趣化的休闲旅游氛围,推动高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四、苏州高新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苏州高新区旅游发展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将政府主导作为高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性政策,对此政府部门及相关旅游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第一,成立“高新区旅游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管理全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旅游、宣传、交通、林业、水文、环保、卫生、文化等部门组成“综合执法大队”,对全区旅游业发展和营运环境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同时成立“高新区旅游协会”等其他民间行业组织,共同推进高新区旅游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第二,政府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对旅游建设项目提供一定的信贷支持,形成多元化旅游投资格局;高新区应积极争取政府资金的投入,努力将众多投资资金向旅游开发延伸,综合设立高新区旅游项目资金库,鼓励区内外各类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高新区旅游;尽快建立起一套效益驱动、投向明确、产权清晰、政策配套的产业投资机制,建立和积累高新区旅游业发展基金,可以按旅游经营实体营业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收取,主要用于非盈利性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项目建设。
  第三,严格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严格控制有污染项目的建设,防止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高新区建设的旅游活动项目必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要增设相应的垃圾,与污水收集、处理方式,防止水体污染,各类污水要实行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实施“活水”、“清水”工程。
  第四,目前高新区旅游业发展的层次还较低,急需通过各种手段引进和培养人才,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旅游管理人员培训计划,聘请专家开设旅游开发与管理培训班或选送旅游管理人员外出参加相关培训班的学习,可与苏州大学等省内或省外高校进行合作,为高新区旅游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曹敏娜,王兴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研究[J].人文地理,2003,(2):37-41.
  [2]陈家祥.国家高新区功能演化与发展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9,(2):78-83.
  [3]王树海,闫耀民.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3):84-88.
  [4]魏柯,周波.试析高新区建设与城市功能发展的互动关系[J].四川建筑,2003,(8):24-26.
  [5]陈家祥.中国国家高新区功能偏离与回归分析[J].城市规划,2006,(6):22-28.
  (责任编辑/石 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