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先秦儒家对“孝”的哲学架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仁君

  [摘要]孝是人类对父母感恩之情的自然流露,是天地间最可贵的情感之-。先秦儒家通过对人类孝意识和孝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从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把“孝”纳入人类伦理道德体系,使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之一。由此所形成的庞大思想体系,代表了孝内涵的初义和孝道德的原型。先秦儒家的关于孝的哲理化论证为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对人类道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关键词]先秦儒家;孝;哲学架构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102-4
  
  孝是人类对父母生育、养育和教育之恩的感怀之情的自然流露,是天地间最可贵的情感之一。先秦儒家通过对人类孝意识和孝行为的反思,将孝纳入人类道德体系,使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之一。儒家先圣孔子最先把孝纳入他的仁学体系,孝成为了“仁”的基础和出发点,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起码条件。孟子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孝德思想,并以“性善”为人性基础,以“推恩”为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实现“仁政”为最高目标,把先秦儒家孝德思想推向哲学高度。荀子从社会现实出发,以“人性恶”为出发点,以调和“孝”的内在矛盾为要旨,全面论证了孝的社会功能。
  
  一、孔子首先把“孝”纳入“仁”的哲学体系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说,其核心是“仁学”思想。孔子关于“孝”的理论在《论语》一书中有着大量的论述,他将孝纳入仁学体系中,提出“孝为仁之本”的观点,第一次把孝提升到“仁”的哲学高度。
  1.孔子的孝论是对古代孝意识和孝行的反思。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这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转变时期,也是一个“礼坏乐崩”、“天下无道”的动乱时代,就像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旁时吟唱的那样:“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狂人对当时社会德行衰败、人心惟危、政治昏暗的黑暗现实的控诉引起了孔子强烈的共鸣。孔子对鲁国当权的三卿祭祀祖先仪式结束时奏天子之歌《雍》诗来撤除祭品非常反感,常叹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如果不仁,礼和乐还有什么用呢?人如果不仁,也不会从内心去尊敬和爱戴父母,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对于当时人们以为“能养就是孝”不以为然,认为只停留在物质方面的养,与养活动物没有区别,不是真正的孝。祭祀祖先和父母也是一样,要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如无敬爱之心,祭祀也是不能表达孝心的。
  2,孔子关于“孝”的目标体系的论证。
  《论语》中“孝”字共出现19次,“仁”字共出现119次。仁学思想是一个博大的哲学体系。
  首先,孔子将“孝”作为仁学思想的起点和基础。孔子的学生有若曾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如果将孔子仁学比喻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树,那么孝就是立地之根基,失去这个根基,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孔子认为孝需要推广,做到推己及人。孔子回答子贡时说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强调显达之后应施助于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意志强加别人。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泛爱众,而亲仁。”“亲仁”其实就是对有仁德的人要尊敬、亲近,这是孝的一种表现。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有酒食,先生馔”就是说遇到酒食,让给年长享用,同时加上敬爱之心,这是孝的推广。
  第三,仁爱万物是孝的一种表现,也是孝的再扩大、再推广。《论语》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叫孔子钓鱼,不用系满钓钩的大绳来捕鱼,不射归巢的鸟。《礼记》中曾子曾引用孔子的话:“夫子日:‘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可见,孔子的孝论不仅仅局限于人伦关系,还延伸到宇宙万物的自然关系,这体现了孔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目标。
  第四,孝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和谐。孔子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所以对于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如何治理国家的回答,孑L子最满意是曾皙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沐风沐浴,踏歌而行,这是社会和谐的表现,是理想的政治目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小和谐是社会大和谐的必要条件,社会和谐需要从孝亲开始,进而逐步推广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3.孔子对“孝”的基本内容的系统论证。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孝的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养”。正如《说文解字》释孝:“善事父母者”,善事父母,就是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这是最起码、最基本的孝。对父母的疾病,要时时担心,“父母唯其疾之忧。”第二是“敬”。孔子对只养不敬这种所谓的孝行十分鄙视,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赡养父母和老人,保持敬爱和悦的容态才是真正的孝,对于死去的亲人也要做到“祭如在”,毕恭毕敬,虔诚思念。第三是承志。孔子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无改”其真正含义是“承志”,“志”是指“父之道”。第四是先孝后忠。孔子主张孝是忠的前提条件,即谓“孝慈,则忠”具有孝心和忠心这样的德性,才可能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
  孔子通过对孝的整理与提升,古代的孝不再只是一种自然的意识,不再只是一种简单而随意的行为,而是一种人类的基本德性,是一切德性的起点,爱人、爱国家、爱万物等美好德性都是从爱亲人开始的。孔子关于“孝为德之本”思想理论,奠定了儒家孝德思想的基础,为先秦儒家孝德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其孝德理论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上一座坚实的丰碑。
  
  二、孟子对“孝”的人性基础和政治目标的论证
  
  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子思又是孔子之得意门生曾子的学生。曾子以孝著名,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孝子之一,传说《孝经》就是他所作。《史记》记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於鲁。”孟子作为曾子的后传人,对先师孔子及其弟子的孝德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为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孔子以“孝”解释仁的根本,但是“孝”的根本或人性基础是什么呢?孔子并没有做出解释。对于人性而言,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孔子并没有做明确回答。孟子明确提出人J陛善的观点,他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没有不善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一样。人性本善为孝德的哲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康学伟教授指出:“孔子以人类所共有的人心之仁作为孝道的要

基,孟子则进一步以性善来解释仁的来源,这就使得孝道的哲学基础更为牢固了。”孟子对孝德之内在依据的先验性解释,虽然与道德是社会产物的观点相违背,属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其思维方式为后世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
  1,孟子性善论与孝德思想。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先天都具有善的种子,至于能否达到圣人的境界,在于后天有没有决心去保持这种善的德性。
  仁义礼智这四种善的德性,是人人天生就有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就是善的种子,是人先天固有的本性。
  由于每个人先天具有善端,所以不需要经过学习和思虑就拥有它。所以,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能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孩童没有不知道亲爱自己父母的,亲爱父母是仁,是孝,孝敬父母是人类的自然情感。
  孝敬父母不能用“利”来衡量,不能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孟子说:“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如果臣、子、弟怀着功利思想去事奉君、父、兄,那就失去了仁义,这种人伦道德就要灭亡。
  上述文字表明:孟子的孝德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的,孝是人先天的良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就像《后汉书》记载的那样:“夫仁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本根也。”说明孝敬父母是人的本性所致,是人人都应该具有的道德。
  2.孟子认为“孝”的政治目标是实现“仁政”。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性善论之人性假设的主要目的也是为其仁政学说作理论支撑的。他说:‘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什么是“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就是惊惧同情之心,同情之心就是仁爱之心。把这种同情之心运用到政治上,就是仁政。施行仁政可以得民心于天下,老百姓就会亲近和拥护他,以死报效君王。他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还说:“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晚之,犹解倒悬也。”孟子用老百姓得惠于仁政就像倒挂着被解救一样高兴的生动例子形容人们对仁政的渴望。
  百姓生活富裕,子女能养活自己的父母是孟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生活在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换时期,战争使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老人得不到赡养是社会普遍现象。所以,孟子孝德思想也特别重视物质方面的赡养,他将物质赡养作为第一层次的孝,“世俗所谓有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现在这种规划民众产业的措施,不能使人们养活自己的父母,这违背了仁政。同时减轻刑罚,薄敛赋税,深耕土壤,清除杂草,使百姓生养休息,“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就能做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仁政学说的最高目标是使富民富国,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养,这与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一致的。
  重视以孝德为核心的道德教化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又一重要内容。对于孝德教育的巨大社会功能,早在孔子思想中就有体现,“弟子人则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在这里所指的“文”,主要指“孝”、“悌”、“信”等内容,其中以孝为核心。孟子仁政学说继承了这一思想,他说:“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孟子认为除了搞好物质生产之外,还应该让青壮年在空闲时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所以,统治者要重视学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总而言之,孟子仁政学说重视道德教化,而孝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化的核心。
  
  三、荀子对“孝”的人性基础的再认识和内在矛盾的调和
  
  荀子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 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性恶论”、“隆礼”和“重法”是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孟子从“性善”出发,认为孝是主体内心的自觉和自我的道德修养;荀子则主“性恶”,认为孝是一种他律道德,需要用外在的“礼”来约束和规范。较之孔孟孝德之说教,荀子孝德思想更贴近现实,这正是荀子对孔孟儒家孝德思想的独到见解和创新发展。
  1.荀子性恶论对“孝”的人性基础的进一步论证。
  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的人性论是根本对立的。荀子主张“性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人为”的意思。显然,苟子认为人类的文明和道德都是“伪”出来的,不是自然固有的东西,而是社会的产物。他指出:“夫子之让乎父…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孝悌之情,都是对人性相反的,不是先天固有的情感,就像“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一样,禽兽是自然的产物,虽有父子关系,但没有父子之间的孝慈亲情。冯友兰指出:“孟轲主张性善,是企图以此证明奴隶社会的道德原则和秩序是出乎自然。荀况主张性恶,是企图以此证明封建社会的道德和秩序是出乎必要。”由此看来,荀子与孔孟关于父子人伦间的孝德思想,就其人性基础而言,有很大的差别,是先秦儒家孝德思想的新发展。
  2.“从父”与“从义”:荀子对“孝”的内在矛盾的调和
  较之孟子,荀子更重视“从义”。他将孝德划分为三个层次,“人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不难看出,荀子对孝德的三个层次的划分是在对前人孝德思想的内在矛盾的深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人,对于父母的缺点我们应该这么办?可能这也是“主张孝”和“反对孝”的分歧所在。苟子希图在这个分歧上找到平衡点,提出了“从义不从父”的观点。荀子在具体分析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从义不从父”,他说:“孝子所以不从父命者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概而言之,荀子的孝德思想的最高原则是“从义不从父”,其最高目的是建立封建社会伦理的理论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从总体上看,先秦儒家从哲学视野出发,将“孝”纳入其思想的重要内容,对“孝”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哲学架构,把“孝”提升到人类普适性道德的高度,不仅为后世研究“孝”的内涵、价值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为“孝”的实践价值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中华孝文化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李远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3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