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面对的现实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培养“5+3”一体化临床专业学位人才创新能力的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为解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临床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矛盾,提高“5+3”临床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5+3”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才,医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医生,而对其最基本的要求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但是人体是一个尚未完全认知的复杂有机体,疾病的发生和转归又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就要求医学人才必须保持终身的学习,才能不断地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国际上对于医学终身教育的连续性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并经过大量的实践加以证实。而如何最有效、最高效的培养医学人才,目前仍在不断的摸索探索中[1]。
  近年来我国探索医学人才培养的步伐越来越快。自1988年开始试行七年制医学教育,其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2013年,国家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制度正式在我国确定。2014年11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从2015年招生开始,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将全面调整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正式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进行全面结合,从而大幅缩短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周期[2]。“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保留了本硕融通、一体培养的优势,又吸纳了以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双轨模式的优势,为临床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因此“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种切合实际的、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满足社会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然而如何保证二者有机紧密衔接,如何确保培养质量,如何培养未来的卓越医学人才和领军人物,是摆在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管理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3]。
  长学制的医学教育使学生在校5年本科学习与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学习相融相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同步并轨,质量和效益并举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临床医师人才[4]。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区别于普通医生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具备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一定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个仅仅靠临床经验与诊治指南进行医疗工作的医生。但创新实践能力并不能等同于掌握“实验技能”。许多临床医生及导师还停留在培养创新思维就是“做实验”的认识上。事实上“5+3”专业型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应该是创新思维能力和临床结合基础的综合能力,前者主要集中在疾病诊治的临床观察、病例对照研究等方面,后者主要集中在利用一些实验手段解决临床中发现的问题,目前的转化医学也是其中一部分[5]。这两方面的发展需要具有很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未来卓越医学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方向。
  一、改革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培养“5+3”一体化临床专业学位人才创新能力的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为解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临床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矛盾,提高“5+3”临床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八年的培养周期中做到临床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相辅相成,均衡发展。其培养目标是医学人文和科学素养高、医学理论知识扎实,熟练掌握临床技能、具有正确的临床思维和较高的临床诊疗水平,具有较好的科学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综合型医学人才[6]。
  二、改革方向
  (一)临床和创新实践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以及临床科研实验室的科研实践能力。这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在一体化的培训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将设计科学实践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作为基础课程传授给学生;2)整合优质资源,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校级医学教学中心:整合基础医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及药学等相关学科,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符合临床与基础融合教学要求。
  (二)创新实践学分制实施模式,该模式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完成一定的创新实践学分,有利于学生在学分限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兴趣方向,开拓创新精神,提高综合能力。这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知识获取途径,碰撞思维火花,激发科研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和探索,最大形式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临床创新实践质量保障模式,为医学生提供更标准化更多层次的实验平台,激发其创新实践潜力,使其在接受系统的临床实践培训之余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并创新思维,强化其科研创新精神。这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借鉴欧洲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型,重点管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及质量评估,运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方法将研究生培养质量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紧密结合。在教育质量保障中实施过程化控制与精细化管理,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具体改革措施
  (一)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专业课程内容。推进模块化课程改革,将专业课程分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三类,打破专业课理论和实践课程分离的局面,符合条件的课程可以在实验室、临床科室里进行,开发并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手段和CAI课件的课程,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增设创新实践课程模块,授课形式多样,涵盖医学统计学、科研设计、临床流行病学、科技信息检索、生物医学论著写作等多门方法学课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卓越医学人才的成长更显重要。
  (二)改革教学方式,探索基于临床创新实践能力并重的自主学习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改革。新的教学方式以学习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和实践型教学相结合为改革路径,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着重开展案例评析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拟教学、第二课堂教学和诊所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临床创新实践能力全面发展。
  (三)导师制度,促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创新意识。采用老师与学生自由组合,兴趣优先,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一位“5+3”专业学生配备导师。导师不仅包括学院的专任教师,同时也包括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临床医师。使得长学制学生的科研培训贯彻始终,有助于早期培养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
  (四)整合临床与基础学科平台,加强临床和创新实践活动。整合基础医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等试验平台,开放相关试验室。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鼓励学生在导师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早期接触临床,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创新精神贯穿在整个临床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查阅文献、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多学科实验室轮转训练,寻找合适的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
  四、结语
  以上改革的操作性路径既是一个前后递进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齐头共进、相互支撑的过程。前后环节可以在实施中相互启迪、补充修改和完善。整个过程贯穿八年长学制教育的始终,全面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3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李玉华,唐小玲,陈立章.对七年制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5).
  [2] 王刚,李洪波,何大維.对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3”的认识和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24(2):306-307.
  [3] 潘华峰,叶晓宪,史亚飞,等.“5+3”一体化临床专业学位制度下研究生科研创新实验能力培养新模式[J].重庆医学,2016,45(29).
  [4] 刘向华,袁栎,刘志军,等.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7(05):82-84.
  [5] 李俊伟,张翼宙.医教协同背景下“5+3”一体化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9-10.
  [6] 高兴亚,唐文,喻荣彬,等.“5+3”本硕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3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