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营养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形势下,中职职业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的肯定和重视。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享受到有效课堂的成果,要求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文章以中职《营养学》课程为例,通过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来让学生真正享受有效课堂的成果。
关键词:中职;《营养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已是当前营养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它与新课改的精神相吻合,与教育改革的脉搏相合拍。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但还是初步的,肤浅的。当前,部分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串讲串问,死板灌输,学生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讲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长此下去,学生的发展是不健全的,缺乏自主能力,缺少创造能力。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理念,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本文以中职《营养学》课程为例,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课堂有效性的理念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课堂有效性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二、提高中职《营养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营养学》是中等职业学校食品、烹饪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及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学科,为职校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法制观念。为了真正让学生享受到有效课堂的成果,要求教师在教授《营养学》这一学科时有“对象”意识,也就是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一)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创新、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里获得知识很技能。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集中,融洽很步调一致的氛围。如:在学习《儿童与青少年营养》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则视频,内容是关于青少年热衷于吃零食的现状和数据等,还呈现很多常见的零食图片等,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儿童与青少年为什么热衷于吃零食?你平常在生活中喜欢吃什么零食?如何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零食?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在情景的创设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也积极参与讨论并踊跃回答问题。并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分几个组合作完成关于周边小区、学校等6~18岁儿童及青少年吃零食的情况调查,并分析出排行前十的零食名称,另外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做出有益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零食排行榜前十。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并分析解决问题。
2.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的自尊心特强,教师应对学生的爱融入到教学中,肯定他们的成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啦啦队”的角色,努力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并为之喝彩。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果蔬类、豆类、动物类营养价值”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课下自己选择一种感兴趣的品类,搜集其相关营养成分的资料,文献等然后进行演讲评比,在演讲的同时,不仅锻炼了自己,也通过这种学习交流的氛围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教师更要爱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学生的参与评价;对某些学生的失误不要过分的指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解答。
3.实施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师生角色互换。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是支配课堂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学生不应该教师活动的附庸,而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在创设人人参与的教学环境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补充自己平时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的与课题有关的信息。通过学生阅读自学、表述交流和辩论,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说理论证能力,又培养了尊重他人的态度和协作学习的精神,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举办“为社区老年人制定合理膳食结构”的主题课堂,让学生自己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在课上讨论,針对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人群进行合理的膳食建议。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补充,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点拨,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教师点拨设疑,让师生互动教学向外延伸。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运用,需要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在学习营养学课程时,可以通过一些故事的引入,巧设问题,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从而强化知识构建,在教学中,对于某些阻碍学生学习的问题,教师要对其要点给予恰当的点拨、疏导,开阔学生视野。尤其是对那些与人们社会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设疑,让学生在课后还有“营养学”的思考、讨论、争议、探索,使师生互动教学向外延伸。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能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兴趣的有无、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营养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营养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熱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营养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营养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
(三)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问到善问。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到教学中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无价值,教师都要给以鼓励。对学生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立即回答;关键性的问题要反过来问学生,让学生自己释疑;对一些与本课无关紧要的问题,可课后回答;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如果学生达到了既会发现问题。又会探究问题的境界,我们教师也就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生的主体性也就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三、结语
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式下的中职《营养学》课堂,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每位教师都有必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常思考如何更好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更加扎实有效,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扬.加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学教育[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3):204-205.
[2] 林芃,李清.结合实际进行《营养学》知识教学的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44-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6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