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援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美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重要一员,给予中国大量的援助。日本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势力不断扩张的情况下,美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逐步形成了“遏制日本,援助中国”的外交政策,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军事方面,通过《租借法》加大了军事物资的援助力度、整训中国军队、组建“飞虎队”;经济方面,通过借款等一系列方式给予国民政府巨额经济援助;政治方面,应中国的强烈抗议,美国宣布废除在华特权,同时积极活动,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的战时援助,增强了国民政府抗击法西斯的实力,为打败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相持阶段;美国援华;国民政府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121-02
武汉会战结束,抗日战争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面对日本法西斯猛烈的进攻,国民政府应如何防御?采取了何种政策?国际上又给予国民政府何种支援?史学界历来颇有研究,学者们从租借援助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获得了较大成果。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美国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对国民政府的军事、经济、政治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地探究。
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时期的中美关系
(一)国民政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的原因
七七事变后日本更加肆意的侵犯中国,然而国民党军队刚强不屈抵制日军的同时,也积极寻求国际的支援。日本在20世纪中期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国土近4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有6千万,但资源紧缺。日本加快国民经济军事化发展的同时挑起九一八事变。中国虽然有超出日本7倍的人口,114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资源丰饶。但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下,是一个生产力低、工業薄弱的农业大国,军事工业很难开展,只能生产一些步兵装备等小型兵器。中国与日本相比都比较落后,所以国民政府需要寻求国际的声援。国民政府的持久消耗战和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无疑都是正确的。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用十天时间侵占上海的计划,日方损失兵力40 672人;武汉会战共四个月,日军死伤4万多人[1]。这些会战使日本兵力大损,攻势作战失败。在战争中,国民政府的英勇镇压敌军,爱国情绪高涨,促成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但从整体角度来看,敌强我弱,中日两国实力相差较大,国民政府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国民政府当局除了英勇抵抗外,也需要向国际积极争取援助。
(二)国民政府实施“苦撑待变”的外交方针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初期,国民政府实行“苦撑待变”的外交方针。国民政府在此对外政策上奉行“外求友,少树敌”的策略。蒋介石认为美国可以对中日间的战争起到有效的影响,“美国是民主舆论国家,中日战争可以引起美国的正义感,而且罗斯福总统也有解决远东问题的想法。”[2]所以国民政府把争取援华制日的外交工作重心放到了美国。由于中国军队牵制住了日本向其他地区进攻,延迟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改变对国民政府的态度,进行部分援助。
(三)美国援助国民政府政策的形成
美国也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改变了中立的态度,走向援华。1937年7月12日,国民政府私下打探美、英两国有没有想要出手解决中日危机的意愿,然而他们对此事反应不是很热情,解决中日危机的想法不是很大。美国因实行孤立主义政策,致使美国对日的政策较为和缓。为了避免刺激日本,美国禁止向中国运送军火,日本的侵略也变得更加疯狂,德意日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以及日本的南下扩张,对美国政府的威胁越来越大,也挫伤了美国的在华利益。美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中国。基于日本内阁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内容,是对当时已有的东亚国际体系的破坏、既存华盛顿体系的挑战,美国政府进一步看清当前的国际局势,美国认为日本除了要推翻蒋介石的统治,扶持傀儡政权,继而占领全中国之外,还有完成“大东亚共荣圈”称霸全世界的意图。因此,援助中国,遏制日本就成了美国对待东亚外交政策中一个主要的手段。
二、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援助
(一)军事援助
在相持阶段初期,日本南进给美国带来极大的威胁感。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不想与日本在远东形成两股敌对势力,但美国又担心日本因征服中国在未来的美日大战中占据优势,因此美国政府在远东地区的外交有着两面性,即给中国一些援助又对日本妥协。美国考虑到日本的战略及对美的威胁,开始在军事方面协助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获得了美国政府提供的军事物资支援。1941年5月18日,第一批租借物资从纽约运送,这批物资共值一百多万美元。7天后,美国同意支援价值近五千万美元的军事物资。1941年7月下旬,美国政府又同意了为中国航空队提供人员和配备设施。
整训中国军队。第一次缅甸战役败北之后,史迪威认为要想攻击日本,就需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军队,这样不仅有取得成功的希望,也可以保护正在中国建设的空军机场。到1943年底,中国有30 000多官兵接受整训,从装备到军械以及编制和美式军队一样。中国军队的单兵和集团化作战能力都得到极大的进步,对配合英美盟军的军事行动起了巨大作用。
美国志愿者赴华作战是抗战时期的宝贵援助之一,陈纳德将军组建的“飞虎队”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奉献。自一战第一次使用空中力量以来,空军就已经成为辅助打击地面的主要力量,在二战中,空军的作用也同样重要。1941年8月1日,蒋介石宣布由陈纳德担任总指挥组建一支在中国西南进行空防的空军单位,美国志愿飞行队“飞虎队”就这样诞生了。尽管这支航空队在短时间内解散,但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支队伍击败敌机300架,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斗志,使中国的空军队伍有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二)经济援助
美国对国民政府的经济援助主要是通过贷款来实现的。经过国民政府的努力,和美国政府签订了一些合同,分别是《桐油借款》《华锡借款》《钨砂借款》《中美第四次借款—金属借款》及《平准金协定》和1942年3月31日签订了《中美五亿美元借款》。太平洋战争后援助的五亿美元,是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取得的一笔数额最大的借款。 珍珠港事件后发生后,为了使国民政府能够有力的牵制住日军,美国加大援华力度。中国军民英勇作战是蒋介石争取美国援助的强大资本,美国政府做出了退让,在1942年2月7日,受权财政部部长代表美国政府向中国提供五亿美元贷款,这种经济援助是没有担保、没有利息、没有指定用途、没有任何附带条件的一种贷款。中美双方于1942年3月31日签订了《中美五亿美元借款》。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美国政府一共对华进行6次经济援助,数额共6.7亿美元[3],1942年初,美国向国民政府提供了5億美元借款。在这段时间内美国的经济援助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问题,壮大国民政府军备物资。
(三)政治援助
国民政府还积极地争取废除所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制约着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不利于几国的协同作战。因此,废除这些条约成为国民政府外交政策中的另一个基本点。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美国签署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美国在华特权被废除。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主权的国家,也具备了国家应有的特征。
罗斯福他相信中国的实力,中国是不可被战胜的国家。在召开“阿卡迪亚”会议时拟定《联合国家宣言》,象征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重要的一员,已经具有四大国的地位,开始参加国际会议和活动。1943年11月22日,召开开罗会议,世界上的大国在美国的支持和动员下也都认可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蒋介石第一次以第一大国的身份参加的战时大国首脑会议。中国所确立的大国地位,在本质上看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浴血奋战取得的成果,也与美国的帮助有关。
三、美国援助国民政府的作用
(一)军事援助的作用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美国给予国民政府大量的军事支援。美国在中国最艰难时刻伸出援助之手,这无疑是济困扶危,促进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美国和国民政府进行军事合作的同时,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即在欧洲战场投入大部分美军。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侯中国己经进行了十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不但没有投降,反而顽强抵制的斗志越来越高昂。在抗日战争持久战中消耗巨大、骑虎难下的日本帝国主义不惜背城借一,踏上南进之路。但因日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导致日本和德国在中东会师的计划破产。
(二)经济援助的作用
美国的经济援助无疑是一次雪中送炭,在中国最危难时刻借款给中国,使中国渡过危机。美国在经济上的支援,对中、美两国和世界进步都献出自己的力量。首先有效地缓解了国民政府财政危机,稳定了战时国民政府的经济。国民政府将一部分外债作为担保来发行内债,筹借更多的资金,成为坚持持久抗日战争的经济基底,也有力地缓解了日趋严重的财政问题。其次通过给中国军队援助一些军备物资来提高军事实力,美国借贷给中国的资金,解决了国民政府军事物资不足的问题。最后激励中华民族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也增强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胡适称期间的借款对中国起到“打强心针之效能”[4]。
(三)政治援助的作用
废除中国与列强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以及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这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反帝斗争换来的结果,通过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赢取大国位置,虽然在此时中国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但套在中国身上近一个多世纪的枷锁被解除,这是中国在抗战史上的一块丰碑。标志着中国以前失去的国家主权已经得到归还,大国地位得到了世界的肯定。美国在政治上的援助,即增强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又使美国获取中国舆论的赞扬。
参考文献:
[1]张晓卫.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D].济南:山东大学,2008.12.
[2]张寿奇.论二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D].合肥:安徽大学,2010.32.
[3]陈永祥.宋子文与美援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公司,2004:15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稿[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78: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1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