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如其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当谈及文品与人品的关系时,常有“文如其人”和“文不如其人”两种情况,而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这是本文所欲解明的问题。本文从“文如其人”这一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论断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中国文学成就最辉煌的汉唐宋时期的一些经典文艺作品,最终得出结论,即“文”是否如其“人”,与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观念密切相关。另外,本文在分析时结合美学方面的相关洞见,最终认为“文如其人”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诞生的前提。
  关键词:“文如其人”;原因;创作动机;创作观念
  一、何谓“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是我国文学批评的传统理论之一,它实际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文章诗句之风格合于作者本人之性格。关于这一点,南朝钟嵘在《诗品》中便以曹操为例进行过论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再以国内中学语文涉及较多的唐宋文学名家为例,苏轼在仕途上屡遭打击,“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由于对道家思想的某种参悟,苏轼并未在残酷命运的摧折下沉沦,而是选择以淡泊豁达之心境来面对人生的困厄。这一点可以说体现在东坡所作的相当一批作品中——如为大多数中国人所谙熟的赋作《赤壁赋》与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虽体裁不同,艺术美感也殊异,但二者内在的思想特质则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作者之性格与心怀体现在其所作一批作品中,使这一批作品具有相同的风格特质,而非仅仅体现在某一篇作品中。
  其次,文章诗句反映了作者的“心声”。在这里,“心声”必然是作者内心真实的思想、情感、立场、价值观等。这层意思所涵盖的例证很多,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这两层意思构成了“文如其人”的基本内涵。然而而从事实出发,纵观我国文学史,“文如其人”的例子的确不可胜计,但“文”远不类“其人”的案例也并不鲜见。故本文欲结合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案例,来探究“文如其人”与“文不如其人”背后的原因。
  二、“文如其人”背后的原因探析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指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从中我们不难推出一个结论:言辞文章最初产生的目的正在于抒发和记录内心真实的所思所想。同样,《礼记·乐记》中也指出音乐起源于人内心蕴含的情感,换句话说,人类最初作乐之动机(目的)在于抒发内心的情感。而音乐与文学又同属“艺术”的范畴。故而综合上述结论,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李太白其人豪迈浪漫,其文也同样渗透着这般气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为何杜少陵其人忧国忧民,其文也同样体现着这等忧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为何晏几道其人委婉多情,其文也同样弥漫着缠绵的情思:“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那恰恰是因为在他们那里,诗文回归了其最本真的目的,那就是抒发因“感物”而产生的“物感”,就是单纯地,没有任何功利性考量地来直抒性灵。
  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中,作者起句便言“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苏轼尝评之曰“不减唐人高处”,“唐人”者何?初唐时循袭“江左遗风”,继续沿着齐梁宫体的路子作诗的人与沿着陈子昂与“四杰”开辟的创作新途前行的唐代文人均属“唐人”的范畴,但能为东坡所击赏的必然是后者。而前后两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后者作诗的动机(目的)在于抒情言志,因而同样是写物,前者徒在咏物而后者能够有“兴寄”,如此,则诗作就有了气韵,有了格调。因而东坡以为“不减唐人”,也必然是因为此句有气韵,有格调。而经上文分析不难得知,气韵与格调产生的前提是创作目的上的“单纯”,即抒情言志。回看此句,虽是写江天暮雨、落日冷霜所构成的浩阔凄凉残败之象,但气韵与格调来源于“情志”的渗透,故必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联系柳永的生平,所谓“奉旨填词柳三变”背后饱含着仕途失路、漂泊天涯的悲慨,这种悲慨与词中的情绪是契合的。
  所以“文”之所以能如其“人”,其原因恰在于文艺家们创作动机(目的)上的“回归本源”,即如刘勰所谓“心生而言立”,言辞章句徒以表达文人的“真性情”为指归。
  三、“文不如其人”背后的原因探析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文不如其人”。实际上前文所提的“创作动机(目的)”既可使文章诗句合于作者的人格和性灵,也会使“文”迥异于“人”。例如功利文学,御用文学,文人创作这两类文学作品,其目的并不在于“吟咏性情”,而是求得高官厚禄或博君王一笑,这就必然会导致“文不如其人”。例如司马相如所作的《子虚》,《上林》两篇大赋,我们的确可以从它们语句的铺张扬厉极富气势中窥得汉朝之雄风,从它们内容上的品类之丰富来体察汉朝的“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然而请注意,这两篇大赋始终只能使我们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风貌,而司马相如其人的心性和品格如何,对我们来说仍是模糊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司马相如的创作动机(目的)不在言己之“志”,而徒在以歌颂大汉来取悦当朝皇帝。诗文与人的背离可称“文不如其人”,而若诗文没有体现人,笔者认为这也同属“文不如其人”的范畴。再以柳永为例,他的《望海潮》堪称佳作,但其创作动机(目的)是为了讨好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以求得一官半职,故这样的“谀词”必然不是其肺腑之音(联系柳永所作《鹤冲天》中“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等异于流俗之语可知其不乏狂狷之气,而非纯粹一蝇营狗苟之徒),从客观上讲它是“文不如其人”的。
  “文不如其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创作观念上的偏差。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批判江西诗派的后学诸生道:“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确,过度地字斟句酌以求辞采的华丽,过度地强调用典,强调所谓“出处”,虽然能够增益文采,但由于忽视了“言情”,既使文本与作者本人的人格与心怀相脱离,又使得诗文不免陷入追求形式美而流于空洞的陷阱中,无法成为“情采兼备”的经典之作。
  宋人张孝祥在《念奴娇》中唱到:“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这几句词的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审美愉悦,其文句的幽美,句式上的整散结合以及对苏轼“今夕不知何夕”的化用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根本原因则是词人以浪漫的笔调,恣意地抒发自己的一腔豪迈之气,凌云之气以及乐观,豁达的心态。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言“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恰可以佐證“圣贤典籍,莫不情采兼备”。而那些执着于用字用韵的精准的文人们之所以写不出佳作,其病灶正在于文人们忽视了对自己“性灵”的阐发,而如此一来,“心声心画”必然失真,“文”必会不如其“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文”能否如其“人”,“心声心画”能否不失真,与文人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动机和观念不同,其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即“文”与“人”的关系也就不同。然而“文如其人”之所以是一个源远流长,影响深广的文艺学论断,笔者认为其原因正在于它指出了一种正确的创作路径——文当如其人。好的文学作品的诞生意味着作者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如何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元好问提出当以“真淳”,即传达个人心声为要旨。因而对于“文如其人”理论,我们当将其视为文学作品成功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
  [2] 王泽龙.“文如其人”新解[J].文艺理论研究,2003(6):89.
  [3]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7-21.
  [5] 卢兴基.近古诗歌精神与元好问[J].文学遗产,1999(3):67-69.
  作者简介:郭泽生(1997- ),陕西西安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20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