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国古代家训家法中的“节俭”思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古代家训当中蕴含丰富的“节俭”思想。古人认为,节俭关系到个人成败、家庭兴亡、国家盛衰的问题。中国古代家训中“节俭”思想体现在生活的节用与丧葬的节葬方面。
  关键词:家训;节俭;节用;节葬
  魯迅先生曾指出:“倘有人作一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家训是华夏文化一份珍贵的遗产。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分量和位置。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人际关系讲究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中与家庭有直接关系即占其三,而君臣常比作父子,朋友则拟之为兄弟,与家庭也有间接关系。孟子就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成为个体生存、种族绵延、子女养育、人格发展、道德维系、文化传递以及国家建立和社会秩序维护的基础。为了维系这种伦理关系,中国的家庭向来重视以做人为中心的家教,对家庭每个成员,尤其是年幼一辈,从小进行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借以内则敦睦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外则作为子孙立身处世之本。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凡为人父母者,无不以传统的教育思想训教自己的子女,积累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家训,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
  在浩如烟海的家训中,关于节俭的内容引人注目。古人崇尚节俭, 反对奢侈, 认为节俭不仅是节约一些钱物的问题, 而且是关系到个人成败、家庭兴亡、国家盛衰的问题。首先,俭以养德。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训诫儿子,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只有在日常行为中处处履行节俭的理念,才能通过实践影响认识,从而让内心达到淡泊、宁静状态,其次,俭能持家。曾国藩提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他在写给次子曾纪鸿的另一封信中谈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曾国藩告诉儿子,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孙们能当大官,但他却不愿(自己子孙)当大官,只求他们能成为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勤俭自持,习惯劳苦,既能身处安乐之中,又可身处俭省之中,这就是君子。他做官二十年,从来不敢沾染半点官僚习气,饮食起居,还是遵循简朴家风,可以非常节俭,也可以略微丰裕,而过分丰裕就不敢享用了。凡是官宦人家,从节俭走向奢侈很容易,而从奢侈转到节俭却相当难。儿子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同样,俭能治国。早在西周时期, 统治者就认识到了追求奢侈无度的生活是导致殷商灭亡的原因,此后的统治者也一再提醒这一点。《说苑》记载:“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也。’文子曰:‘然乎?吾观国人之父母衣麤(粗)食蔬,吾是以不敢。且吾闻君子以德华国,不闻以妾与马。夫德者得于我,又得于彼,故可行;若淫于奢侈,沈于文章,不能自反,何以守国?’仲孙它惭而退。”(《说苑》)
  曹魏大司农桓范《政要论·节欲》云:“修身治国之要,莫大于节欲……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那么,应该如何做到节俭呢?
  首先,中国古代家训要求家庭的生活日用要俭朴。曹操在《内诫令》中就以自身尚俭的实例告诫家人,务必勤俭朴素,对吃、穿、用各方面做了严格规定。比如,他言及日常所用之物时说:“孤不好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遇乱无韦笥,乃作方竹严具,以帛衣粗布作裹,此孤平常之所用也。”严具,即用来盛放梳篦、毛刷等日常生活用具的小箱子。曹操所用严具由新旧皮掺杂制成,遇到战乱没有严具的时候,就用竹子编成方盒,外用粗布包裹以代替。至于衣被之物,曹操还说:“吾衣被皆十岁也,岁解浣补纳之耳。”即便在患病之时,曹操厉行节俭的决心仍未动摇:“孤有逆气病,常储水卧头,以铜器盛,臭恶。前以银作小方器,人不解,谓孤喜银物,令以木作。”逆气病是内气上冲引起的头疼病,曹操常年为此病所困,只有在床头置水并常常用冷水浸头才会缓解疼痛。起初他用铜质的盆,放久了会产生铜臭之气,后换成银质水盆,又怕别人说他喜好银器,于是干脆换成木盆。南宋时期的倪思提出:“衣以岁计,食以日计。一日阙食,必至饥馁。一年阙衣,尚可藉旧。食在家者也,食粗而无人知;衣饰外者也,衣敝而人必笑。故善处贫者,节食以完衣;不善处贫者,典衣而市食。”南宋陆九韶告诫子孙:“其田畴不多,日用不能有余,则一味节啬。裘葛取诸蚕绩,墙屋取诸蓄养。杂种蔬果,皆以助用。不可侵过次日之物。一日侵过,无时可补,则便有破家之渐。当谨戒之。”陆九韶认为,天地不多,日用开支不充裕,就要讲究节约,使用度有结余。衣服用蚕丝纺织而成,房屋用蓄养家禽的收入来建造,杂种蔬菜果品,都可以补助家庭开支。日常开支需要精打细算,不可起用次日的东西,一天用超了,无可补还,就会逐渐破家,应当谨记,并引以为戒。明代的也为家庭的日常管理制定了明确的细则,确保节用,避免浪费:“每年计合家大小人口若干,总计食谷若干,预备宾客谷若干。每月一次照数支出,各另收贮。务令封固仓口,不许擅开,以防盗窃。其支用谷数,仍要每次开写簿内,侯下次支谷之日,查前次有无余剩若干,明白开栽查考。冠礼、婚礼,各量力举行;丧葬送终为大事,礼宜从厚,亦当称家有无。一切繁文及礼所不载者,通行裁革。待客品物本有常规,如亲友常往来,即一鱼一菜亦可相留。司马温公日:“先公为郡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或五行,不过七行。酒沽于市,果止梨、栗、枣、柿,肴止脯醢菜羹,器用磁漆。当时士大夫皆然。”   其次,传统家训主张节葬。《汉书》中有关西汉人杨王孙要求“裸葬”,及其与亲人、友人的论争,是比较早的记载:“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 ,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 ,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 ,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 ,仆迫从上祠雍 ,未得诣前 。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 。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於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 !且夫死者,终生之化 ,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 ,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 ,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 ,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 ,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椟 ,葛藟为缄 ,其穿下不乱泉 ,上不泄殠。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祁侯曰:“善。”遂裸葬。”针对亲人友人的反驳,杨王孙提出,古代的圣君,因为人无法忍受亲人死去的痛苦,所以制定了(《孝经》那样的)规矩,现在(人们守规矩)却过分了,因此他就要光着身子入土,以此来矫正社会不正之风。铺张浪费地埋藏实在对死者没什么好处,可是世俗之人以互相抬高陪葬品的价值来攀比,费尽钱财,让它们烂在地下。要是今天刚埋进去,明天又被盗墓的人(图财)挖开,这才真和暴露在野外没什么两样!况且对死者来说,从出生到死去,这是他的必然归宿。回归的人得到了回归,死去的人得到了变化,这是事物各自回到他们的本来面目。回到无知无识、无形无声的本来面目,这才符合道家的主张。装点仪式夸耀自己,铺张埋葬让死者与归宿隔离,使想走的人走不了,想变化消失的人不得变化,这是让所有事情都得不到恰当的处所。况且,人的精神归天所有,人的肉体归大地所有。精神肉体分离后,都要各自回到它们的本来面目,所以称之为鬼,鬼就是归的意思。死者的尸体放在那里孤身独处,它难道还会有知觉吗?(如果用金钱绸缎把它包起来,用棺椁把它装起来,它的肢体被包裹束缚着,嘴里含着玉石,想变化变化不得,日久天长变成了干枯的肉干,千年之后,棺椁烂了,它才能回归大地,靠近大自然赋予它的住宅。这样说来,何必厚葬,让死者不能直接入土返回大自然赋予他的住宅中!当年尧埋葬的时候,把木头挖空做成个小棺材,用葛藟捆绑一下,那墓穴深不及泉水,上不至散发出腐尸味。所以圣明的君主活着时人们容易崇尚,死后也容易埋葬。他们不把工夫用在没用的地方,也不将钱财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现在人们浪费钱财铺张埋葬死者,让死者久久不能回归自然,死去的人感觉不到,活着的人享受不着,这叫做大糊涂、特糊涂。所以,他可不做这样的傻事。最终,杨王孙死后就光着身子被埋葬了。(《汉书.杨王孙传》)
  有学者认为,在唐宋以前,训主往往在临终前留下遗训,表达薄葬的愿望,带有遗嘱性质,宋代以后逐步发展成为家训中的有机部分,不仅是训主对自己后事的处理意见,也是对子孙后代的共同要求。在著名的《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就讲到,“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吾今羁旅,身若浮云,竟未知何乡是吾葬地,唯当气绝便埋之耳。汝曹宜以传业扬名为务,不可顾恋朽壤,以取湮没也。”他认为,死亡是人常有的事,不可避免。自己现在寄居在外,自身就像浮云一样飘荡不定,都不知道何处是葬身之地。他要求只要在他断气以后,儿孙们随地埋葬就行了。儿孙应该以继承功业、弘扬美名为要事,不可顾恋朽骨坟土,以至於埋没了自身才华。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家训当中蕴含丰富的“节俭”思想,体现了古人的生命观念和生活哲学。在中华传统家训中,“节俭”,不仅仅是家庭日用的问题,对于国家、家庭与个人都具有深刻关系,关乎个人成败、家庭兴亡、国家盛衰。中国传统家训主张的“节俭”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在个人层面上,“节俭”可以培养人的美德,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家庭层面上,“节俭”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安排和 使用,保证家庭成员更好地生活;在国家层面上,“节俭”可以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长金著.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 冯瑞龙,詹杭伦.华夏家训[M].天地出版社,1995.
  [3] 乙力编.中国古代圣贤家训[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50.
  [4] 唐浩明.唐浩明点评曾国藩语录[M].华夏出版社,2019:809.
  [5] 赵金龙.传统家训中的家庭消费观[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05).
  [6] 曹雪.魏晋家训中的节俭观念述论[J].沧桑,2014(04).
  [7] 张艳国等著,家训辑览[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62.
  [8] 王长金著.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00.
  [9] 王长金著.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12.
  [10]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M].远方出版社,2006:109.
  [11] 孟凯.儒家节俭思想的现代诠释[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作者简介:严文强(1968.10- ),男,四川新津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人类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83588.htm